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植物考古解碼古人「食譜」 西昌地區在一千多年前就五穀豐登了

植物考古解碼古人「食譜」 西昌地區在一千多年前就五穀豐登了

在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段氏如果要聚餐,餐桌上會擺上哪些菜肴?如果沒有植物考古的研究,作家筆下這些細節往往都經不起推敲。近年來,隨著在成都—涼山區域合作項目支持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等單位在安寧河流域、金沙江中游北岸、鹽源盆地、沙坪站遺址等遺址的系列考古工作推進,考古工作者對這一區域的食物發展脈絡漸漸清晰,同時填補了文獻中的一些空白。一直以來,有學者認為麥類作物和大豆可能是元明時期傳入川西南彝區,但隨著植物考古深入,最晚至大理國時期,大概唐宋時期,安寧河流域西昌地區已經五穀豐登。

滇北、滇中和涼山州南部出土麥類遺存遺址分布表

稻、粟、黍開始種植 

新石器時代晚期採集經濟退出舞台

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炭化種子被大袋大袋運往成都,顯微鏡下,植物考古人員要對這些種子「驗明正身」,古人到底吃什麼,都在實驗室里漸漸明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閆雪就從事著這項工作,經過對大多種子進行分析,她發現,在涼山州地區鹽源盆地皈家堡遺址、安寧河流域橫欄山遺址和金沙江中游北岸蓮塘遺址這三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已經有了種植業,稻、粟、黍是他們主要的食物。

閆雪介紹說,距今約5000至4000年的古人,已經靠種植業來解決吃飯問題,在這些區域,僅橫欄山遺址出土了葡萄屬,這也證實了各流域採集經濟比例很少。通過對商周時期安寧河流域高坡遺址、沙坪站遺址和鹽源盆地道座廟遺址浮選結果顯示,先民依然延續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食物結構,以稻、粟、黍為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在實驗室為種子「驗明正身」

新晉引入大麥、小麥

將種植時間提前到春秋戰國時期

餐桌上的食物並非一層不變,隨著政治格局變化,各地的食物也在發生碰撞。商周至戰國時期,當今會東地區屬於西南夷邛都,漢武帝時期,屬於越嶲郡。

《史記·西南夷列傳》載「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越巂郡「其土地平原,有稻田。」據晉代《永昌郡傳》,越巂郡川中平地宜黍、稷、麻、稻、粱。但漢晉文獻中均未提到該區域種植有麥類作物,這是否說明這些區域不吃這些?

閆雪告訴記者,最早記錄該地區麥類作物種植的文獻是明代地理著作《蜀中廣記》。該作引《渡瀘初略》,在雅礱江下遊河谷明代衛所屯田中,種植作物以豆和麥為主。但會東縣團山包遺址和大山包遺址出土的植物遺存為了解會東地區麥類作物出現時間提供了考古證據。「團山包遺址出土的麥類作物將該地區麥類作物的出現時間由文獻記載的明代提早到了春秋時期」。

大理國時期 

安寧河流域西昌地區五穀豐登

據文獻資料,唐代以前安寧河流域西昌地區並不種植小麥和大豆。唐後期西昌被南詔政權佔領,後大理國承襲其建制。這一時期西昌地區屬於中央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疆界地帶,文獻記載更為簡略,缺乏關於西昌地區農作物的記載。

在以往研究中,有學者根據文獻記載的涼山地區河谷地帶明代衛所屯田中穀物以豆和麥為主,認為麥類作物和大豆可能是元明時期傳入川西南彝區。閆雪介紹說,由於在沙坪站遺址大理國時期兩個灰坑出土了稻、粟、黍、小麥和大豆五種作物,這也可見最晚至大理國時期,安寧河流域西昌地區已經五穀豐登。沙坪站遺址出土小麥和大豆已將其傳入時間提至大理國時期,結合唐代以前歷史文獻推測,西昌地區小麥和大豆可能是唐宋時期傳入的。

重要遷徙通道

討論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依靠當前的階段性成果,我們對涼山州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漢代等時期農作物結構有了一定認識。」 閆雪介紹說,眾多遺址中,皈家堡遺址延續時間長,聚落布局較清晰,植物遺存保存情況較好。接下來,考古人員將展開討論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聚落的功能分區等問題。

據她介紹,涼山彝族自治州從地理位置上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區。境內高山、峽谷、平原、盆地、丘陵互相交錯。橫斷山區大江大河形成的天然走廊是新石器時代甘青地區人群向西南山地的遷徙的重要通道。先秦時期甘青地區和西南山區的文化互動素為學界重視,童恩正先生曾提出「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的觀點。目前關於甘青地區和西南山地的文化互動研究主要採用文化因素分析法,根據各遺址出土器物的類型學分析,構建文化的時空框架。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宦小淮  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敬玲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李巍說│2歲多孩子學會50多個成語,怎麼做到的?
2018國產手機出海忙 搶佔海外市場成關鍵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