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的3月份註定記入歷史 廠商們為什麼這麼拚命

2018年的3月份註定記入歷史 廠商們為什麼這麼拚命

相信熟悉手機圈的朋友都知道,在這個我們正身處的2018年3月份,有大概那麼12場發布會集中召開。而且這些即將發布的新品對於上述的這些手機品牌來說也是非常之重要的旗艦類產品。那為什麼這些產品都選擇在這個月份集中發布新產品呢?

2018年開年的這三個月幾乎都非常的重要,一月份的CES有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二月的MWC有三星S9系列;三月份又來了這麼多的新產品。對於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上半年幾乎所有的重磅新品,但是對於媒體同行來說,真的是一場惡戰。

對於手機廠商如此早的發布今年重磅新品這件事,我覺得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來討論。

首先就是全面屏的原因,眾所周知在2017年,全面屏手機的概念迅速火遍神州大地,不論你是不是關注手機行業,都會被「全面屏」三個字洗腦。以至於我身邊一個根本不關注手機的朋友,在去年年底讓我推薦手機的時候還附加上了「一定是全面屏」的要求,但當我繼續追問其究竟知不知道什麼是全面屏的時候,他卻回答「就是屏幕大了唄...」我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的共同答案。

但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2017年的國產手機在貫徹「全面屏」這三個字的時候確實有很多不足。如果簡單解釋2017年的全面屏手機的話,那就是:「採用18:9比例的屏幕,並同時進行手機正面邊框寬度的最大化縮減的手機。」而且這個概念也很容易被用戶理解,其實就是在幾乎相同的手機尺寸下,屏幕面積增大,提供更大的屏佔比,帶來更好的視覺衝擊力。

但是!這些一切的一切在2017年還說得通,不過在去年的9月份,iPhone X驚艷亮相之後,國產手機再說什麼全面屏就都是扯淡了。所謂全面屏的核心意義就是儘可能的增大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機正面空間,做到最大程度的屏佔比面積,而iPhone X無論是從科技角度還是從視覺觀感角度來說,都要比國產手機高出好幾個檔次。

iPhone X的出現,無疑是對於偽全面屏概念的一個巨大衝擊,這也導致在2017年後期幾乎很少有廠商敢主動以全面屏去作為宣傳賣點。那既然這套把戲在2017年就已經行不通了,2018年該怎麼辦呢?所以趁著全面屏概念還沒有被徹底玩壞、本著科技沒有壁壘的原則,2018年我們將會看到一大批國產手機採用劉海屏設計,而這一切的開始就是今年的3月份。

(其實說抄襲還是不嚴謹的,至少在劉海屏這方面說抄襲iPhone X是不嚴謹的。畢竟人家蘋果對供應鏈掌控力那麼強,研發實力也強到無敵。所以更多的可以算是佔了一個體量大的原因提早發布,而其他廠商只能跟在蘋果之後拿到類似的屏幕,僅此而已。)

第二方面是因為去年全球手機市場首次出現了份額下滑的情況,2017年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這份數據和2016年相比下滑了4%。雖然在第三、第四季度,以蘋果、OPPO、vivo、小米為首的手機品牌仍舊實現了不錯的增長水準, 但是也難以抵擋手機市場整體趨於飽和的現狀。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拿出能夠讓消費者感覺到創新的產品就至關重要。

而這份創新需求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更多的還是以全面屏為主的,所以也就又回到了我們上邊說到的問題,誰能夠在2018年率先用異形全面屏和更加直白的功能點去抓住用戶的錢包,誰就贏得了今年手機市場競爭的有利條件。

近幾年的手機市場創新遇到了瓶頸,從拍照、處理器、電池等核心部件方面很難看到創新之外,手機品牌的營銷方式也越來越趨於統一。以OV為首的娛樂營銷模式,線下門店的快速激增都是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出來的市場變化。

  但是這樣的營銷模式就需要大量的產品去做背書,以OPPO、vivo的2017年舉例,雖然每家的產品也只有兩代更新,但是其延伸出來的定製款、新配色加在一起都超過了十款。而且在這鞋產品的背後,都有著相當程度的明星資源和市場資源支持,這對於中國的很多手機廠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OV在第三、四季度能夠得到持續性的增長也並不驚奇。

當很多廠商意識到這一點之後,2018年的產品更新周期自然會加快,從今年三月份開始,我們將會在每個月都能看到至少一款的重磅產品,再加上娛樂營銷方面的老牌天團和新生軍的加入,國產手機市場將會再次回歸到之前的「機海戰術」。所帶來的可預見性結果也就是「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所以今年我們除了將看到現有的一線梯隊巨頭繼續膨脹之外,很多沒有強硬後台的廠商也將慢慢被邊緣化,知道被市場淘汰。

其實廠商們都知道,如果不在一開始就搶佔有利身形的話,之後的幾個月只能越來越慘,所以OPPO帶來了R15、vivo帶來了X21、小米帶來了MIX 2S這些本來並不屬於這個月份該發布的產品,為的只是可以在開局的時候就可以以一個相對可以拿得出手的產品去贏得市場、贏得用戶。

而這背後展現出來的就是廠商們有些慌亂了,在還沒有將新技術的成本控制下來、沒有將供應鏈的持續供貨情況解決的情況下,只能拿出一些「相對」提升的產品來嘩眾取寵。不然到現在為什麼一點小米7的消息都聽不到?為什麼關於Xpaly 7和Find 9我們還是在「曝光」?

2018年,只會更加殘酷,廠商們的每一步也都是如履薄冰,而3月份的密集發布會也只不過是個開始而已。

本文編輯:白沛然

關注泡泡網, 暢享科技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泡泡網 的精彩文章:

繼續升 蘋果推送iOS正式版:依然修復bug 降頻開關得等等
劉作虎親自爆料一加6:搭載驍龍845,6月發布!

TAG:泡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