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智法師:《菩薩優婆塞戒經》怎麼由來的
純智法師:
《菩薩優婆塞戒經》怎麼由來的
(221—230)
《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
221、《菩薩優婆塞戒經》怎麼由來的?
答:這是由於善生長者的求佛問法,而由佛陀親口說出的,共有七卷二十八品,是為投合在家人甚至當時外道的根器而說的。這是一部很好的經典,從一個初信的俗人,直至成佛的歷程,都有詳細的指引,但是從受戒得戒的因緣上說,這是最難受難得的一種大乘戒。
222、何謂重戒輕戒?
答:所謂重戒與輕戒的分別,是在「根本」及「種類」的不同,或者是「性罪」與「遮罪」的不同。一切戒的根本,稱為根本戒,比喻殺、盜、淫、妄語,便是一切戒的根本。從每一種根本中所產生的同類小戒,稱為種類戒,比喻打傷眾生,是殺戒的種類;損他財物,是盜戒的種類;摩觸異性,是淫戒的種類;諷刺的話,是妄語戒的種類。至於性罪、遮罪也在前面講過,在此忽略。(參考鄙作《簡明在家居士律學答問之一》,第二章的五戒十善,書上也仔細地講過。)
223、什麼是種類戒?
答:雖然犯類似殺、盜、淫、妄語,然而沒有達到殺、盜、淫、妄語已遂罪的程度,或者剛想行動就停止了,便稱為種類戒。
224、《菩薩優婆塞戒經》對重戒輕戒如何稱為?
答:《菩薩優婆塞戒經》中,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經中稱六條重戒為「六重法」;二十八條輕戒為「失意罪」。
225、《菩薩優婆塞戒經》重戒有哪些?
答:有六條重戒:一,殺戒;二,盜戒;三,大妄語戒;四,邪淫戒;五,酤酒戒;六,說四眾過戒。(《梵網經》是十條重戒)。
226、受了菩薩優婆塞戒,意業違犯了,是犯戒嗎?
答:菩薩優婆塞戒的重戒,包括了身、口、意的三業。(在小乘戒中,身、口犯戒有罪,心意犯戒無罪,心意犯戒實際也不是犯戒,所以小乘戒,既不以意業為輕戒,更不以意業為重戒。)在大乘戒中,不但心意違犯了有罪,而且列為重罪。所以受了菩薩優婆塞戒,意業違犯了都是犯戒。
227、為什麼守好意業不起惡念很重要?
答:事實上,身、口二業的成為罪行,主要是由於意業的策劃、預謀和操縱,由意業的發動而成為身、口二業的,有善念、惡念、不善不惡、甚至無記。現在菩薩戒中所戒的,都是屬於惡的意業,那就是貪、嗔、痴三毒。菩薩優婆塞戒中的六條重戒,可概括為身、口、意三業,三業可歸納為一個意業所統治的三毒。我們眾生之所以沉淪於六道輪迴的生死大海,迷夢於漫漫的長夜之境,也不過是由於意業不善而致三毒為患。所以,守好意業不起惡念很重要。
228、《菩薩優婆塞戒經》輕戒有哪些?
答:1,不供養父母師長戒;2,沉樂飲酒戒;3,不瞻病苦戒;4,見乞不與戒;5,不承迎禮拜尊長戒;6,見他毀戒心生驕慢戒;7,不持六齋戒;8,不往聽法戒;9,受僧用物戒;10,飲有蟲水戒;11,險難獨行戒;12,獨宿尼(大僧)寺戒;13,為財打人戒;14,以殘食施四眾戒;15,蓄貓狸戒;16,蓄獸不凈施戒;17,不蓄三衣缽仗戒;18,作田不求凈水陸種處戒;19,販賣斗秤不平戒;20,非處非時行欲戒;21,商賣不繳官稅戒;22,犯國制戒;23,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24,僧不聽Zhi自說法戒;25,在五眾前行戒;26,僧食不公分戒;27,養蠶戒;28,行路見病捨去戒。
229、求受菩薩戒有什麼條件?
答:求受菩薩戒雖然很寬鬆,但是必須具備有兩個主要條件:
第一就是要有感戒之善;
第二就是要無障戒之惡。
230、什麼是感戒之善?
答:感戒之善,分為兩種:
一是菩薩種姓;
二是發菩提願。
點擊念佛堂聽念佛號
定靜工作室公眾號:
djgzs20161211mycdx
※《蓮華般若屋》化永法師:人生幸福的別樣味
※南懷瑾:所謂修行,修正自己
TAG:靜心定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