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留守兒童進城創造更好條件

為留守兒童進城創造更好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表示:「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

讓能進城的孩子隨著家長進城,這是從源頭上逐步減少留守兒童的重要策略。對進城務工人員來說,把孩子帶在身邊,考慮的主要是孩子接受義務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的問題。2008年,國務院提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流入地為主、公辦學校為主解決;對符合當地政府規定接收條件的隨遷子女,要統籌安排在就近的公辦學校就讀,免除學雜費,不收借讀費。201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通知,啟動異地中高考。為進一步創造條件,讓隨遷子女在城市平等接受義務教育,2016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以流入地公辦學校為主接受義務教育,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接受學前教育。同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到,適應戶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務,依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以上政策的推進,為隨遷子女在城市入學創造了更為便捷的條件。根據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共1394.77萬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近年來一直保持在80%以上。從2017年起,隨遷子女100%納入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補助範圍。但儘管如此,我國還有數量比較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不是進城務工的父母有條件卻不願意把孩子帶在身邊(當然也有極少數父母不願履行監護責任),而是缺乏現實條件,隨遷子女在城市求學、升學還存在一定門檻。要讓更多孩子能隨父母進城,就需要設身處地為進城務工人員著想,進一步降低接受義務教育和完成義務教育之後的中高考門檻,讓隨遷子女享有平等的同城入學、同城升學機會。

就接受義務教育而言,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是很大的進步。但需要注意,有的地方辦理居住證的門檻還比較高,一項針對落實居住證政策的調查顯示,46.4%的受訪者希望進一步降低辦理居住證的門檻。另外,在隨遷子女入學時,有的地方教育部門還在居住證基礎上提出其他要求。有些在城市出生、上幼兒園的孩子,在達到入學年齡時,卻因無法滿足入學條件,而被父母送回老家,或者到入學條件要求相對較低的臨近省市讀書。

我國異地高考從2013年起破冰,為部分隨遷子女一直能在城市學習、生活,打開了方便之門。而要全面破解這一問題,需要推進高考錄取制度改革。2014年啟動的新高考改革,為進一步促進高考公平奠定了基礎。

北京一家公益機構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顯示,農村學校學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無人照料的留守狀態學生佔比近三成。而這些兒童中,超一成農村完全留守兒童與父母一年見不了一次面;另外,有11.4%的學生反映父親或母親最近離世,但7.9%的學生選擇其對自己「幾乎沒有影響」,只有1.1%的學生選擇「重度及以上影響」。

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家庭人倫等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民進城的大遷徙中受到了衝擊。這個衝擊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良知人性。」這對全面、精準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要用良知人性,直面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困難和阻力,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健康的成長環境,享有家庭的溫馨,以及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2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