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犁II演繹沉船詞典

李犁II演繹沉船詞典

演繹沉船詞典

——解析阿爾丁夫·翼人長詩《沉船》的哲學意義

李犁

【沉船】

這是一條從遠古駛來的大船。船體已經破舊,有些零件也發生了故障。需要檢修和維護。它拉載的是一個民族,經歷了艱難險阻,穿過了黑夜和蒙昧,終於獲得了自由和文明。這個民族本身就是一條大船,有著滄桑和苦難,光榮和夢想,但到了今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迷茫。怎麼讓它走出陰霾,不因為自己的體質和病患而沉沒,這是船長阿爾丁夫·翼人寫作此詩的目的和意義。作為詩歌顯然這是一部悲天憫人的大詩。作者用自己充沛的元氣和大氣吟唱它所經歷的黑暗與光明、死亡與誕生、野蠻與文明、屈辱與尊嚴、流血與和平,還有未來和期待。作為撒拉爾的後裔他主動承擔船長的責任和使命,用他的英雄氣質為這個民族奏一曲磅薄的史詩。從這個意義來說,它也是更多民族、國家,甚至人類在漫長的歲月中緩緩前行的簡史。所以它的意義越過詩歌本身,進入到對人類的現狀和未來的思考和詰問。為了讓這首深奧的詩歌通曉化,本文試圖從這首詩歌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入手,我暫且昵稱或戲稱為「詞典」。

【白晝】

白晝在《沉船》前半部是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與此相近的還有太陽、黎明等。它們隱喻著這條大船要駛去的方向和未來。為了黎明降臨,為了讓白晝更長久甚至永恆,船上的人一代代付出了血和命的代價。連我們在閱讀時,心都好像被繩索拽得很緊,像走在危機四伏的懸崖上,小心翼翼,每一腳都要穩准狠。可見翼人在寫作時候的狀態,他是很用力的,生怕輕描淡寫不能表達中它的悲壯和艱難。對於光明,他們是滿含熱淚,但又必須迎接苦難,甚至犧牲,於是他們用「一顆頭顱還去另一顆頭顱/去追趕一隻受傷的黑鷹」,以這種決然之態去撞擊黎明,然而結果卻是「而西風已過/並為露出本質的白晝」。白晝是頑固的,但比白晝更頑強的是嚮往陽光的心和毅力。他們把自己的靈與肉還有期待和希望一點點夯進黑夜,去兌換比金子還珍貴的光明和未來,這是一個民族繁衍生息的理由和氣質。《沉船》就是以這樣幾乎殘酷的方式表達了人類追求正義幸福和美好的願望和行為。

【黑】

和此關鍵詞相連的有黑夜、黑狼以及絕望、死亡、葬儀等等。這是和白晝相反的一組辭彙和狀態。它象徵人類在追求光明和美好時候遇到的苦難以及必須遭受的彷徨和折磨。這是一種命運,像唐三藏取經必須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可是經歷了劫難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幸福。有時候犧牲是無效的。然而犧牲和劫難又是不可避免的,就是你不要它,它也會不請自來,只要你在船上,只要你還活著。所以人們在經歷了劫難和絕望甚至死亡的鞭撻之後,對黑暗和犧牲已經習慣,甚至充滿了樂觀:「沿著寒冷的冬天/在註定死亡的陰影下/風暴襲擊著大片沙漠/卻有一對戀人苦苦地相愛/但當夜幕降臨時/唯獨留下一句話:『我死就死在你的懷裡』」。這起碼有兩層意思,一黑暗和死亡嚇不倒渴望光明的人們;二愛情讓人蔑視死亡並使死亡充滿光輝。這就是翼人對黑暗和死亡的回答。應了那句忘記了誰寫的詩據:即使大雪封住了所有的路/也有向遠方出發的人。

【追尋】

這是貫穿在這部長詩中最多的一個詞。是前兩個關鍵詞的結果和細化。它可以引申出犧牲、殉道者、英雄。這部長詩確實塑造了一個為了追尋敢於殉道的形象。這形象不是具體的,甚至有點瑣碎和散淡,模糊著卻時時感受到他的凜然和一往無前的氣勢和氣概。也許就是作者自己的一種英雄情結。但追尋什麼呢?目標並不明顯,也許就是生生不息繁衍下去,並且和平和美好。顯然這要遭遇更嚴酷的考驗甚至犧牲。我隱約會浮現蘇格拉底和屈原迎風而立的形象。為了堅持思想為了求索真理,而不怕任何磨難。一個連死都不放在眼裡的人和民族又能懼怕什麼呢?他們明白美好的活著是需要無數的死來奠基的,這樣死就是最燦爛的美。像德國詩人哲學家西美爾說的:死亡是最高的生命,必須以死來作獻祭。這就是濃縮的生命達到最純凈的形式。當然它的前提是信仰,為了信仰去死就是不朽的殉道者。所以作者對於這樣的犧牲是豪邁和柔情的:「如果犧牲是一部情書/它將是大家最親密的朋友 我的愛人/不管旅途多麼遙遠 燃燒的光焰/正在喚起眾多攢動的人群/躍向最深處 我的玫瑰花園」。

【生命】

與此相關的是我、人還有活著。不是敢於犧牲就不珍惜生命。生命就是我,就是人,就是尊嚴和世界的中心。生命對於人來說是具體的,也是最寶貴的。對人的了解對人類的關懷首先是從對生命的關切和尊重開始。但是在過去的很多歲月里,生命被壓製成一種標本,一種模具,甚至河裡的石頭,河邊的蒿草一樣任意宰割。翼人在這部長詩里對生命的真諦進行了考量。他認為「成千上萬的人要以生命為本/以自由為舞」。他也深情呼喚:「呈現生命的生命呦/你仁慈的愛巨大無比/令我在燭光下一次次懷想你們」。尊重生命,並讓它自由,給它愛,也讓它自由的愛。這其實就是活著的目的和意義,對於所有生命來說(不僅局限於人),還有比自由和愛更崇高的東西嗎?自由和愛是所有信仰和宗教最終要達到的境地。這才是徹底的解放生命,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可是問題是到了現在,人早已經失去了人特有的資質,人變得不是「人」了。這也是這部長詩一直掙扎和悸動的地方。那麼人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存在】

這也是這部長詩里出現頻率多的一個詞之一。可以說也是這部長詩思索質問的中心。和它關聯的是現在、現狀還有時間。這是許多詩人和哲學家思考的問題。我這裡只取人的存在和現狀來討論。如果像上述詞典所言,人是以自由為基本狀態,那麼現在人早己失去了人的特質。人在異化,異化成機器和機械化。科技和體制讓人變得程序化,人的行為基本是互相複製。人腦在萎縮,人的感覺在遲鈍,靈氣靈性都在逐漸消失。這樣下來,人將不會思考,不會愛。人將不再是人。這樣下去人類這支大船就真的要沉沒了。這就是翼人最擔心的。所以他在這首長詩里呼喚人要像人那樣活著。要感覺,要思想,要自我,要愛,要創造。沒有思考的生活就是和豬和機器人一樣。所以人還要認識自己,繼續追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像哲學家施勒格爾說:「人應該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和自由來進行一場革命,最關緊要的就是人要擠出自己的全力去尋找到自己的中心。人要麼就是毀滅自己,要麼就是自我更新,沒有第三條路。」自我更新就是將人還原為人,讓世界回到最初的那種狀態中去。

【時間】

這是這部長詩中讓人焦灼的辭彙。它相對應的還有四季的轉換,以及有限與無限。生命的有限與時間的無限註定了人的悲劇性。翼人這裡並不是直接寫時間對人和生命的摧殘。但是他的神經卻是一陣緊一陣松,還有莫名的擔憂。顯然時間是改變人的魔爪,也是人回歸人之路上的障礙。所以他寫道:「我依然是我豈能畫地為牢/或許時間的結局/令人難以想像/一夜間/飛翔的翅膀鮮血淋漓」,還有「時間如此匆忙地離開我的腦門/滑向目不所及的地方」。人是多麼脆弱,不僅在存在面前無能為力,在時間面前也是手足無措。那麼怎麼能讓有限的生命變得主動呢?那就是給時間以生命和美,時間儘管無限,但是很多是無用的相當於垃圾,那麼屬於有效的時間就是給時間填進創造還有美和愛。這樣時間就有了內容,從而生命化了。像哲學家謝林說的「當藝術把持住了人的消逝著的流年時,當藝術以完滿健動的美來表現一位已把兒女撫養成人的母親時,藝術難道不是把非本質的東西——時間,給取消了么?完滿的定在——也只有一剎那。」這就是瞬間化作永恆,因為藝術和意義一剎那的時間勝過無限。」

【家園】

這是翼人一直在追尋的港灣,也是這支船離開和要抵達的原因和地方。因為故鄉被打碎,所以要流浪,因為找不到新的家園,船可能就要沉。家園是這首詩的開始也是結束。這裡不是給具體生命尋找依靠,而是對「類」,就是部落和民族。「試問何處是我美麗的家園/何處是我肥沃的土地/帶著陣痛和稀有金屬碎裂的夢想/一躍巨人的頭顱/遙想世紀末金黃的麥穗」。這就是離家漂泊的迷茫和苦澀。那麼方向在哪兒呢?德國詩人生命哲學家荷爾德林晚年把人的最終歸屬定為「返鄉」。他認為最好的家園就是故鄉,是我們出生的地方。人最後的皈依就是「還鄉」。荷爾德林在預感到人的不可逃避的無家可歸之境的同時,也預感到人類必將重返故里,重返童貞。還鄉就是返回人詩意地棲居的處所,返回與神靈親近的近旁,享受那由於偎伴神靈而激起的無盡的歡樂。這就是詩化的生活,就是詩意的人生。這也是劉小楓對荷爾德林「還鄉」的解釋。翼人在這部長詩里也說:「我的回答仍是天人合一」雖然不明確,但是也隱約感覺到應該回到當初擁抱自然是最詩意的棲所。

【愛】

這是這部長詩最清楚地指向。也是阿爾丁夫-翼人認為拯救沉船的藥方。不論是個體的生命還是民族,都應該要具有並堅持這種品質。愛是動力也是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人類與世界之間和諧的秘密武器。愛能讓戰爭停止,能抹平仇恨,能讓沉船新生:「在過去的歲月里/我們親如手足」,「歡呼吧我的子民們/是你們拯救了又一個民族的精靈/看到眼前的現實風風火火/正在化為重天的麗日/我的心已得到片刻的寧靜」。這就是愛的力量。在現代人普遍迷惘,甚至沒有了思考思想還有信仰和方向的時候,愛就是他們的宗教和神話。愛給他們勇氣和熱情,愛讓他們自我更新,讓他們找回自我,讓他們重拾靈性。但只有愛是不夠的。因為愛只是基礎,是人成為人的最基本的元素,處於人的守勢,屬於溫飽階段。人要發展,還需要有更大的意義和理念來支撐自己,來揭開人生的秘密,來給世界更大的價值。這就是理想或者大的信仰,這就是神,人需要有一個自己崇尚並為之願意獻身而且對別人和世界有益的大於自我的神。

【神】

在這部長詩中,也稱之為夢、理想。它是翼人寫作此詩的動機和推動力。翼人的寫作是為了它,同時它又讓翼人的寫作有了方向。不論是對翼人還是世界,它都是一種救贖。救贖自己的靈魂,拯救危機的世界。人不能活得太平庸,太自我,太放任,人要給自己的生命設計個意義,這個意義就是人生活下去的中心和根據,這就是人心中的神。對於翼人來說這個神還是詩,因為詩高於我們的生活的,猶如我們仰望的神。他用詩歌來推動銹跡斑斑的古船,用詩歌去照耀還蒙蔽還黑暗還寒冷的心靈,讓詩鋒利自己的感覺,讓感性變得更敏銳。詩歌讓人的心靈變得更偉大,也讓人的胸懷更遼闊和溫暖。這神有時高高在上,讓你仰望;有時又像母親一樣溫暖,像情人一樣柔情。詩人在烤熱自己的同時,也用它去溫暖更多人的心靈。像施勒格爾提出:詩的任務不在於維護自由的永恆權利,去反抗外部環境的暴虐,而在使人生成為詩,去反抗生活的散文(指平庸和低俗)。追求詩,就是追求自由,詩的國度本身就是自由的國度。這就是神的光芒和必然,也是這首詩歌給我們的啟示。

【翼人】

一個西部的漢子,一個用詩歌為民族命名的薩拉爾族詩人。他是一個大視野大氣度的詩人。這體現在他對這類大而沉重題材的嫻熟和輕巧上。這種題材很容易寫成大而空,或者撲朔迷離像謎語一樣。但他的品質和品格讓他把這首大歌唱得結實而低沉,甚至有點憂傷有點沙啞。前半部像嗩吶吹出的江河水,在高山峽谷中或蠕動或直衝;後半部像在平原大河中揚帆,昂揚而疾速。中間還有間或的停留和修修補補。更可貴的是翼人能從小的細節出發,來表現宏大的題材,這就使詩歌離我們很近,有了可把握性;同時從身邊熟悉的具體的意象入手,來表達神聖和神性,就使詩歌有了親切感;而更可貴的是他的表達和抒情都是很溫軟甚至深情的,有時淚花閃爍,這樣的方式來表現悲壯,讓悲壯有了溫暖和人間的味道。這是這首長詩讓我感動的地方。當然如果要求更高一點,還需要翼人在構思下一步長詩中,在整體與每個章節的安排上更有設計,讓每個章節各有側重,在意義表達上成遞進關係,這樣主題會更明顯,也避免因隨意造成一些內容的重複和凌亂。一點建議而已,完全可以不屑。

阿爾丁夫·翼人,又名容暢,英文名:Aldingfu-yiren,祖籍青海循化,撒拉族。曾先後畢業於青海教育學院英語專業、西北大學漢語言文學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任大型文化季刊《大崑崙》主編、世界伊斯蘭詩歌研究院中國分院院長、青海大崑崙書畫院院長、青海民族文化促進會會長。主要作品有:長詩《漂浮在淵面上的鷹嘯》《耶路撒冷》《母語:孤獨的悠長和她清晰的身影》《沉船》《遙望:盛秋的麥穗》《我的青銅塑像》《神秘的光環》《光影:金雞的肉冠》《錯開的花:裝飾你無眠的星辰》《蜃景:題在歷史的懸崖上》《被神祇放逐的誓文》等。阿爾丁夫翼人的創作實踐已納入屈原開創的「史入詩」空間史詩傳統並深具當代特徵,被評論界譽為「立馬崑崙的神秘主義詩人」。

作品曾榮獲第四屆中國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中國當代十大傑出民族詩人詩歌獎」、「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影響力詩人」、「第十一屆黎巴嫩納吉-阿曼國際文學獎」等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詩作被譯成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波斯語、馬其頓語、羅馬尼亞語、阿拉伯語、俄語、日語、韓語等,另有《中國當代十家詩人詩選》由12種外文版出版。作品入選《中國現當代傑出詩人經典作品賞析·高等院校選修課教材》《百年詩經-中國新詩300首》、主編《中國西部詩選》《新詩創作與鑒賞》(何休著、中國近現代傑出詩人作品賞析-高校選修課教材)《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歷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代表詩人作品選》、波斯語《世界詩歌之窗》(2010,5伊朗出版)、阿拉伯語、英語版《世界詩選》(以色列出版)等。

2010年他應邀出席「伊朗首屆國際詩歌節」;2011年隨中國作家協會作家代表團出訪美國,2012年9月赴以色列參加「第32屆世界詩人大會;2014年10月應邀出席南非「姆基瓦國際人道主義大獎」頒獎典禮及南非國際詩歌論壇等相關詩歌活動,參加歷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屆、第五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中國詩歌節等。

並在伊朗首屆國際詩歌節期間受邀接見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

更多推薦閱讀:

庄偉傑:立馬崑崙的神秘主義詩人

敬文東:民族象徵與生命簡史

李笠:讀阿爾丁夫·翼人的長詩《沉船

溫奉橋:詩的哲學與哲學的詩

楊煉:相逢在歷史哀歌的岸邊

大崑崙的文化基因仍然延續:「第二屆大崑崙文化獎」獲獎者頒獎詞和受獎詞

說明:

1.以上文字、攝影圖片為原作者原創作品,版權為作者所有,授權刊發。文字攝影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作品所有人,商業使用請聯絡微信公眾號w13916033760。

2.版權著作權事宜授權:上海浩信律師事務所邱世枝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嵐JASON視文採風 的精彩文章:

TAG:智嵐JASON視文採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