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妖怪文化在我們生活中代表著什麼?

妖怪文化在我們生活中代表著什麼?

傳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被信以為真的,妖怪傳說自然也不例外。

「傳說的要點,在於有人相信。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個無可爭辯的遺憾:隨著時間的演進,相信它的人越來越少。」正是因為曾經對妖怪的存在深信不疑,人們平日的生活中才處處可見妖怪的影子;也正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已經越來越不相信妖怪的存在,與妖怪有關的風俗和故事才顯得越來越荒誕。

傳說是由信仰支撐著的,而信仰又是經驗的產物,當信仰受到衝擊,傳說也必然發生變化和動搖。

「古代的獵人在狩獵前向他的狩獵物致以歉意,因為獵人相信動物是像他一樣有意識、有心靈的。原始的伐木工撫慰著被他砍到的樹,同它說著話,把它當做人一樣地尊重它。在神話意識中,自然界充滿精靈、樹神和仙女。當我們長大以後,部分是由於需要,失去了這種泛靈論,而物質的、科學的以及實用主義的世界觀佔了優勢。自然界被計量和客觀化了,操縱它,成了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如今,就世界範圍來看,妖怪幾乎消失殆盡。妖怪的消失,只是因為人不再相信他們的存在。「原始人的知覺根本上是神秘的,這是因為構成原始人生活的物體的表象具有神秘的性質。而如今,我們的意識至少在設計我們周圍大多數事物的時候不再是神秘的了。

日本是一個有著極為豐富的妖怪傳說的國家,雖然她也在文明的陽光下暴晒著,也經歷著信仰的地震,可妖怪文化在日本卻不曾斷裂。弗洛伊德在《論無常》中說:「大自然和藝術的可愛,不可能真的消逝得無影無蹤。……無論如何,這美一定會保留下來,逃脫所有毀滅的力量。」

然而在中國,近代以來主流思想對民間傳統的否定以及解放以後頻繁開展的政治運動,將包括拜神、祭祖在內的諸多民俗事項一律列為封建迷信活動。民間信仰的根基不但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反而經歷了幾乎徹底的打擊和摧毀。

詩人北島在《城門開》中這樣來描述當下孩子們的童年:「在日光燈下,他們無處躲藏,失去想像的空間,過早邁向野蠻的廣場。」燈火本來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但這進化一旦過了頭,反而將大多數人的想像力驅散,使生活變得空洞而乏味。

當現代世界變得越來越鋥明瓦亮的時候,當一切都在科學的顯微鏡下無可遁形的時候,妖怪的氣息很容易變得細若遊絲。而這些生活在神秘領域中的非科學「生物」真的應該消逝於無形嗎?那些伴隨了人們千百年的神秘體驗與文化事象真的沒有存在的價值嗎?

事實上,正是藉助於對過去神明的回顧與重憶,個體才得以與神明同在,與此同時,他也被帶入那原始或神聖的時間裡。這種帶入也是一種聯繫,通過它,個體獲得一種『根』的感覺,並對當下的歷史進程和時間生出一種神聖感。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是區別於其他人的最本質的東西。不管是所謂正統的仁義禮智信,還是被儒家敬而遠之的鬼神妖怪,都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可否認,妖怪文化中有大量的污濁存在,然而如何去清理這個污泥與蓮花共生的池塘,如何將妖怪傳說中飛揚的想像、樸素的觀念、勃發的生命用文學的器皿穩妥地盛起,並端到包括兒童在內的所有人的面前,是一個值得投注熱情與精力去解答的問題。

科學在驅散愚昧的同時,也驅散了對神秘領域的嚮往。在理性所能管轄的範圍之外,人們信仰的基礎發生變化之後,面臨的晦暗並沒能被照亮。妖怪的生存,比任何事物都更有賴於黑暗。

最後,以榮格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作為對包括妖怪傳說在內的傳統文化的祝福:「我們所看見的是花,它是會消逝的。但根莖,卻仍然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妖怪調查局 的精彩文章:

論醜化唐僧,不僅西遊記該被批評,六小齡童老師也應該自我檢討

TAG:妖怪調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