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文章】種一棵樹

【原創文章】種一棵樹

種樹去吧!

一首鄉音濃濃的種樹,帶我回到了兒時。

種樹,這種事情現在的孩子很少幹了。不比我上小學的時候,是年年去種樹的。

記得那時,大隊上負責準備好待種的樹,我們負責帶植樹的工具,低年級的小孩子帶水筲,高年級的大孩子帶鐵鏟的,然後全校百八十人浩浩蕩蕩地奔向目的地,一路上說說笑笑,好不快活。

種樹有時是在地頭,有時是在道邊上。種的有時是楊樹苗槐樹苗,有時是柳樹枝。拿柳樹枝來說,我記得就是一根根大概像小孩子的胳膊那麼粗的比較光滑順溜的樹枝,底部削出斜口,插到地里就行了。那時也不知道為啥那柳樹沒有根立在地里也能活,也不知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句子,就知道那一排排一行行的光禿禿直立著的泛著青綠色的枝幹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抽出一叢頭髮一樣的細軟的枝條,長出嫩綠的小芽,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記得那時,看到小樹一年一年茂盛起來,內心是很有一種自豪感的。記得那時,老師給我們出數學題,也是很貼合實際的:「少先隊種柳樹和楊樹共134棵,楊樹的棵數比柳樹的3倍多14棵,兩種樹各多少棵。」

除了學校組織種樹,其實各家各戶也都種,也不是光為了種樹得檁條、做農具什麼的,什麼樹都種,各家房前屋後全都是樹,柳樹、榆樹、楊樹、槐樹、杏樹、桃樹、椿樹、桑樹……不成排不成行沒有規律,可以說是見縫插針。也正因此,每一個村莊里都是大樹簇擁擁抱著的,從春天開始,小村就開始綠意濃濃,柳絮楊絮漫天飛舞,我們就歡喜地去撿拾那落在地上的一個個毛茸茸的「楊樹狗」;或者去落榆樹上的榆錢讓媽媽給烙美味的榆錢糊餅;或者摘一串串槐花回家讓媽媽做餡吃。直至夏日,小村就濃蔭蔽日,蔥蔥蘢蘢,晚上小孩子們三一群倆一夥在林間找知了猴,或者去小樹上抓「瞎碰」,回家腌制之後就成了口中的美味;或者是在夏日時節品嘗著桑葚杏子,盡享鄉味濃濃。直至今天,小村那種掩映的聚集的氤氳的綠仍是纏繞在心頭的一幅畫。現在,到處都再少見兒時那種粗大的一個人根本合抱不過來的大樹了。

如今高樓林立的小區稀稀拉拉的幾棵樹和幾片草坪里怎麼也找不到曾經的感覺,是啊,一切都是新的,樹木也是初長成的,何談古樹參天枝繁葉茂。記得我帶兒子在小區里種過樹,可是無果,都沒種成功,不知是樹苗不行還是挖坑太淺還是照顧不周,所以想給小區增添綠色也沒如願。而且,小學語文課本上每年都教的看圖寫話的種樹圖也只是以圖片存在著,孩子們只是在畫上見過種樹,不似我們那時跳進過深深的樹坑,雙手跟著扒拉過土,和小樹真的比過高。

……

曾經人們熱衷於種樹,絕不裝樣子擺架子,是真心想種樹。正所謂「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

講兩個種樹的例子:

漢代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棵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棵杏樹。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萬株之多。

我還記得去蘇杭旅遊時,導遊說:蘇杭地區,哪家若生了一個女孩,就在自家的後院栽一棵香樟樹。香樟樹十六年成材,姑娘長到十六歲就可以嫁人,所以,當香樟樹成材的時候就是女兒待嫁之時。媒婆就上門提親了。若是女兒出生時,忘了種香樟樹,這個女兒就嫁不出去了。於是乎南方香樟遍地,多好啊!不知道如今,他們還會不會這樣做,至少曾經的善舉已經蔭及後人。

「前人能種後人傳,自有清陰滿庭戶。」前人種樹,流傳後世,一株樹就是一段往事,一株樹就是一段歷史,令人遐思翩翩。為什麼要種樹?其實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揭曉了答案: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種樹就是種樹,並不帶有什麼功利性。

再看如今一句「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可以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來綠水青山。」辯證地論述了綠化的經濟效益與環境生態的關係。經濟可以發展,環境問題不可不重視呀!改善環境同樣是發展生產力呢!

春回大地,東風和煦,小事不小,讓我們去種一棵樹吧!

那記憶中

遙遠的小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傑在線 的精彩文章:

由《我的爸爸是焦尼》想到的
抬眼,望向遼遠的地方

TAG:秦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