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苔厚膩濕氣重?這4種食材熬粥,每天1碗,7天見效,快收藏!

舌苔厚膩濕氣重?這4種食材熬粥,每天1碗,7天見效,快收藏!

上海同濟醫院陳麗梅教授

春雨綿綿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身體變重了呢?這其實是濕氣在作祟!纏綿的細雨+悶熱的天氣,讓濕氣佔領了整個春季。如何祛濕、預防濕邪致病,就成了四五月份的養生重點。

濕氣乃萬惡之邪,濕從哪裡來?

中醫將濕邪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表現為:發病約在一周內,夾有外感癥狀,表現為怕冷無汗、身體酸重、頭重昏。病因是環境潮濕,多發生在夏秋及梅雨季節。內濕表現為:病情拖沓、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口渴、飲水後胸悶腹脹等。病因是體內水濕停聚,多發生在女性,久病不愈者、年老者及孩童身上。

體內濕氣重這樣來辨別

1、吃飯時腸胃不佳,飯點無餓感,稍微食用點東西就有胃脹感;

2、清早洗漱看面色和舌苔,眼皮腫、下眼袋、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3、回想自己的體態,一樣的飲食作息,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

4、工作時看精神狀態,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伴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睏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5、在陰濕天氣時如果出現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等變化,則說明身體內的濕氣較重,應引起重視。

有濕氣不用怕,每天一碗四神湯!

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蓮子、山藥、茯苓。四種食材的比例是1:1:1:1,約每味20克左右。這四位「神仙」,彙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祛濕、降燥等諸多益處,幾乎發揮出了「無敵」的功效,四神之名當之無愧。

1、煲湯

可以單獨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湯裡面,一起煮,因為四神湯的味道是甘淡的,不會影響其它湯的味道。

2、煮粥

煮粥時,將四神湯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長期堅持。

3、做糕點

將四神湯材料弄成沫狀,少量的加入到麵粉里,發酵成饅頭包子,也可以混入餡料里或者做成糕點。

四神湯,以甘平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藥以補虛為長;茯苓以去濕為長;薏仁有化濕之功,又能清熱,因為濕久會化熱,變成濕熱,薏仁最擅長清濕熱;蓮子養心安神為首功。四神湯里不但有茯苓化濕,還有薏苡仁來清熱,薏仁還能把濕氣轉化成津液,又有山藥蓮子補虛,且能鎮水,達到安神之功,使濕氣不再為害,從而整體調理身體,達到健康。

整體功效:祛濕清熱,健脾養胃,美白皮膚,補益心肺,調肝固腎。

人體一濕,百病兼得,濕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說風濕性關節炎、濕疹、包括某些頭痛、眩暈、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帶下、痛風、泄瀉、中風、高血壓等等都與濕邪有關,所以祛濕迫在眉睫,尤其是嚴重濕氣患者更要重視起來。

嚴重濕氣及時治,避免引發重大疾病!

在這裡提醒大家,祛除濕氣最好選擇中藥來治療,西藥僅僅可以快速緩解表面癥狀,並不能直達病灶,中醫藥在此病的治療上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可以有效地調整患者臟腑氣血陰陽失調狀態,達到陰平陽秘,向自我康復的方向轉化,這一特點是西醫目前難以達到的。

尤其是中藥膏滋,健脾利濕效果首屈一指,其特點是無任何副作用,對於濕氣這種久治不愈的病症尤為適宜。中醫講究「知病治病」和「標本同治」,總體來說效果比任何一種都要好。建議嘗試一下肖淑之夫陽清濕飲,是肖家傳承百年的,創始人肖淑之。

此膏滋主要成分有薏苡仁、茯苓、芡實、赤小豆等二十四味藥材,經過「三煎三熬」製作而成,充分保留了原材料的成分,發揮最大的功效,每天只需取適量沖水即可,入口如蜜,回味無窮,此方傳承百年,不僅能去除體內濕氣,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極大的降低疾病的複發率。

很多濕氣患者服用兩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排便順暢,精神氣色也逐漸好轉,此膏滋已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對於國內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但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祛濕小妙招

1、多喝粥護脾胃

要祛濕,需先調脾胃。對於脾胃功能差,並伴有濕氣重、頭身困重、大便溏稀、舌苔厚膩的朋友,建議煲粥同時加適量薏米,這是改善脾胃功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2、避免潮濕環境阻斷濕氣

保證「一天中和身體接觸時間最長的」衣物被褥的乾燥;也可利用空調的除濕功能,讓自己周圍的環境盡量乾燥。

尤其對於皮膚嬌嫩的孩子,年長的老人,以及體濕的人群來說,衣物棉被一定要乾爽。

3、多運動加速濕氣排除

少動、飲食不節制及壓力大,造成濕氣滯留體內。積极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或改善機體血液循環,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試試慢跑、健走、游泳、太極等運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舌苔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的人舌頭上沒有舌苔?是身體出了啥毛病?
過了三十歲以後,經常腰膝酸軟?醫生:看看你的舌苔就知道咋回事

TAG:舌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