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胚胎中篩查疾病
在胚胎的植入前遺傳學診斷中,有一項技術始終存在爭議,那就是胚胎的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篩查的含義就是「海選」,在不知病因的情況下,篩查胚胎中可能異常的染色體或基因,挑選優質的胚胎進行宮腔內移植。未來我們會依賴它成為試管嬰兒成功的常規利器嗎?
在胚胎中篩查疾病
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是患者最關心的數據,一般在40%左右,但隨著患者年齡增大而下降,尤其是38歲以上的女性,成功率出現斷崖式下跌,45歲以上,成功率僅2%左右。反覆失敗的患者最想問為什麼移植了胚胎還不懷孕?
PGD派生的PGS(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深入發展,學者發現試管嬰兒的胚胎有50%~57%的概率出現染色體異常!而且其出現概率隨女方年齡增加而增加。大部分的胚胎早期流產或無法著床的原因,是因為胚胎出現非整倍體的染色體異常。如果移植了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導致生育畸形胎兒,例如多一條21號染色體將發生先天愚型。
因此,在胚胎植入前進行染色體的非整倍體篩查,挑選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植入,可以改善助孕成功率和妊娠結局,避免植入胚胎後發生流產,減少對患者身體的傷害和節省助孕時間。
因此在PGD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出植入前胚胎遺傳學篩查技術(PGS),這類父母本身並無基因或染色體異常,但反覆出現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或胎兒,或不明原因的複發性流產和反覆種植失敗。這種為了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而進行的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是在胚胎植入著床之前,檢測胚胎的23對染色體數目是否有缺失或重複。
目前建議需要進行PGS的人群包括高齡患者、反覆IVF失敗者、夫婦核型正常的複發性流產患者、男方為嚴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等,以及有不良妊娠史(比如曾出生過染色體異常患兒)的患者。
PGS與PGD技術主要區別?
PGS與PGD的區別主要是目標人群和檢測內容上有差別。PGD是針對那些已知遺傳致病因素的小眾人群,其目的是阻斷相關遺傳病在家系內的進一步傳遞,檢測對象是患者和家族中的攜帶者,檢測內容為各種已知的染色體病和各種單基因遺傳病,而且通常因每個人不同的遺傳疾病而採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和策略。
而PGS針對的目標人群較廣,包括高齡不孕不育、IVF反覆失敗和複發性流產患者等,其篩查內容不針對於特定致病遺傳因素,通常以篩查染色體非整倍體為主,其目的是提高試管嬰兒的整體成功率。未來也可以對高危人群做單基因病和攜帶者的篩查。
PGS的適應症解析:
1、高齡患者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胚胎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概率增加,因此一般在35歲~38歲以上者,期望通過胚胎的非整倍體篩查,提高活產率。這個指征是爭議最大的,因為大齡婦女的卵巢儲備減少,卵母細胞的數量和質量都明顯下降,常常難以獲得足夠的胚胎和囊胚去進行非整倍體檢測。目前的臨床結局仍然無法證明PGS改善了高齡婦女的活產率。
2、反覆IVF種植失敗和複發性流產
因為反覆流產的絨毛組織的染色體核型檢查提示,其中約50%是染色體異常的。因此提示,夫婦染色體核型正常但反覆種植失敗和複發性流產,通過PGS,可能改善臨床結局,將預期的流產率下降20~30%。
3、男方為嚴重少弱精子症患者
嚴重少弱精的男性不育患者,常常伴有遺傳因素,無論是染色體的異常,還是精子發生基因的缺陷,都可能通過生育傳遞給下一代,因此對這類患者,可以進行PGS。
4、有不良妊娠史
如果這個母親懷孕過染色體非整倍體的孩子,雖然只是隨機發生的概率事件,但是下一個孩子發生的非整倍體的風險仍然較正常人群為高,如果反覆出現不良妊娠史,風險更大。可以通過PGS,篩掉異常染色體的胚胎。
5、胚胎選擇
PGS是選擇優質胚胎的途徑之一,目前胚胎師們在選擇胚胎移植的問題上有點傷腦筋。因為目前使用的胚胎形態學指標,憑「顏值」挑選優先移植的胚胎,畢竟不太精準,國外有的中心,對患者的胚胎進行常規PGS普選,這個策略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技術,在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史上,命運跌宕起伏,從眾星捧月到門前冷落,又到趨之若鶩。PGS的臨床應用,隨著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檢測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過去傳統對胚胎進行篩查的方法,已經被array CGH、SNPs array、高通量測序等技術所取代,可以對胚胎的全染色體組和基因組進行分析,大大提高了PGS的準確性,預計未來會越來越多的使用。
※基因檢測能預防老年性痴呆嗎?
※LH增高意味著什麼?降低又是怎麼回事?
TAG:蒲荷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