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成為「我」之前,我花光了時間去準備

在成為「我」之前,我花光了時間去準備

作者?荔枝

編輯?ROOT

2016年下半年,來自美國的艾瑪·克萊因(Emma Cline)發表了她的處女作小說《女孩們》,在此之前,她是《巴黎評論》《紐約客》等雜誌的撰稿人。

這部小說突然以迅雷之勢席捲39個國家地區,斬獲無數讚譽。這也令她名利雙收,單單版權就售出200萬美金。

艾瑪·克萊因在2014年曾獲《巴黎評論》「普立普頓獎」(新人獎)

或許是社會文明進程中的一環,更或許是長期壓抑後的爆發。近年來,Femalism成為雜誌、媒體的流行辭彙,亦是電視電影創作的熱門主題,並且取得不錯的市場效益。

從《七月與安生》走到《嘉年華》,提起女性題材的華語電影,不再局限在許鞍華等幾位風格獨特的導演,更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與作品。

國際電影市場中更不乏佳作,2014年倫敦電影節甚至推出了「F級」電影分類,鼓勵與女性有關的創作。

加拿大前華裔女議員利德蕙於2002年想參議院首次提出修改國歌,16年後,加拿大國歌歌詞中「在你的兒子們的指揮下」終於修改為「在我們所有人的指揮下」

關於女權的呼聲似乎前所未有地高亢嘹亮,但社會思想的動向就顯得太過緩慢。

翻出1942年刊登於《解放日報》上丁玲所作的雜文《「三八節」有感》,當時女性在所有的選擇面前,都必須被審判、被議論的命運,時至今日依然原地踏步。

不禁令人從樂觀的幻夢中再度驚醒。

而《女孩們》故事發生的1969年,早已時過境遷。艾瑪·克萊因用她生動的筆觸,以此揭開我們青春期的憤怒、膨脹、孤獨、迷失。

但是,比起描述這本書的「主義」傾向,不如說它書寫著對女孩滾燙的愛意。

也許會出乎你的意料,原來世界上的所有女孩,都是女孩。

女孩們

作者: [美] 艾瑪·克萊因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原名: The Girls

譯者: 韓冬

出版年: 2018-1

頁數: 353

1

「陽光刺過枝葉,柳樹昏昏欲睡,熱浪拂過野餐毯——一切如常,然而幾個女孩從日復一日的世界裡穿行而過,擾亂了這一天的尋常。她們像一群光潔的鯊魚,肆無忌憚,破浪前行。」

《女孩們》的故事並不複雜,也不神秘,足夠獵奇,足夠細膩。

它以美國著名的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為背景,講述了家境優渥的主人公伊薇十四歲的時候,因機緣巧合加入邪教,從中獲得了渴求已經的歸屬感,並自願奉獻出身體和精神,在犯罪邊緣遊走的經歷。

作者用第一人稱,以插敘的形式傾吐出成年後的「我」,回顧迷失的青春期里的自己,和那些女孩們。

美國嬉皮士運動期間,女孩的青春期比之我們顯然更富戲劇性,毒品、性、死亡都是這部小說的組成元素。

嬉皮士1960s起源於二戰結束後,無主要領袖及統一綱領,由青年人自主發起、加入,旨在反主流反傳統,大多支持性解放與使用致幻藥物。嬉皮士分支眾多,道德差異巨大,他們之間並不互相認可

故事從時過境遷之後拉開帷幕。已是中年人的「我」幫遠行的老友打理別墅,老友的兒子帶女友偶然經過,暫居別墅。

青春期的他們對「我」的邪教經歷充滿好奇,繼而喚醒「我」噩夢般的回憶。

在「我」的回憶中,邪教組織里的女孩們猶如大片荼蘼的罌粟,艷麗嬌軟,令人著迷又暗含罪惡。

但是,女孩和「我」又那麼相似,一樣臣服於愛的謊言,一樣渴求著更多的關注,想找到存在的價值。

那些女孩不同於居住富人區的「我」,她們大多無家可歸。邪教組織的領袖拉塞爾(Russell)通過性和藥物,製造出愛與自由的假象,將她們束縛,成為他的武器和玩具。

「我」是兩個世界之間的紐帶,鏈接秩序與失控。無論是家境優越的童年時光,還是陷入回憶時的旁觀者身份,始終為漸入瘋狂的故事留有一線理智。

女孩中「我」最喜愛的名叫蘇珊,有一頭黑色的長髮。「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和其他嬉皮士女孩在餐館後廚的垃圾桶中翻找食物。後來在超市與她偶遇,蘇珊想買衛生紙,卻因為衣冠不整,被店員當小偷驅趕。

她們雖處於社會邊緣,「我」卻被她們深深吸引。

她們奪目、放肆、自由,並且真實,彷彿要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而「我」卻平凡、孤獨,所有的渴望都成了失望。

父親忙著和年輕女性創造新的家庭,母親陷入絕望,不斷尋找感情的寄託,與此同時,暗戀的男孩帶著懷孕的女友離開,閨蜜也與「我」產生隔閡。

在第一次交談的時候,蘇珊對「我」說:「你知道嗎?我遇見你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你走過的路,都被你記在心裡。」

或許旁人聽來,這話無關緊要。「我」卻自此將蘇珊看做深淵中的繩索。

蘇珊與「女孩們」的到來,是孤獨的「我」進入邪教大本營的契機,她們將那期待已久的關注與家庭雙手奉上。

大家坐在一起彈吉他玩音樂是曼森家族的一項重要活動

20世紀60年代後,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暴行在美國掀起腥風血雨。

他們頭目名叫查爾斯·曼森(Charles Manson),他自小便是監獄的常客,善於揣摩人性弱點,習得蠱惑人心的本領。他擁有著許多狂熱的追隨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女性。

曼森讓手下犯下多起極端兇殘的命案,試圖挑起戰爭。2017年底,他離開人世,至今名字仍是惡魔的代稱。

即便惡貫滿盈,人們談論起曼森的時候,卻總像是在講述一個傳奇。而追隨他的女性角色,就成為勳章似的存在,用以佐證他的無窮威力。

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那些受他指使舉起屠刀的女孩們,在被捕後毫無畏懼和羞愧,依然神采飛揚、談笑風生。

曼森家族的女孩們走向審判,一路高歌

她們體態細痩、雙手浸滿鮮血,卻毫無落網的窘態和恐懼,似乎無所畏懼,只為心中所愛搖尾乞憐。

這或許就是這部小說最初的靈感來源。

2

「我是個普通的女孩,這是所有失望中最大的失望——在我身上看不到一點兒偉大的光亮。我的長相沒漂亮到可以代替成績的程度,天平不肯熱心地往長相或聰明上偏一丁點兒。有時我被一股虔誠的衝動壓倒,想要做到更好、更努力,不過最後當然一切都沒有改變。」

故事雖脫胎於曼森家族案件,但不可否認的是,《女孩們》仍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虛構小說。其中人物、暴行本身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軟化。

小說並未試圖給兇手翻案,只是沿著可怖的案件順藤而上,去展現青春期女孩,甚至所有女性,在成長與生活的過程中,無法逃離的困境。

在書封和幾乎所有推介它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文中的這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只是身為女孩,就會妨礙你相信自己。」將矛頭指向社會日趨尖銳的性別問題。

性的翻譯有兩種,社會學家通常用sex指生物性別,與身體結構有關;gender則表示社會性別,與社會角色有關。

在社會秩序中,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並非僅由生物因素的差異決定。

長期以來,由男性視角觀察到的女性形象,對女性的存在提出繁多暗示與要求,女性總有眾多的不可為之,不可大聲,不可抽煙,不可坦胸露乳。

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對女性身體過多的性能關注。

女性的身體似乎天生合乎美感,或是豐腴飽滿,或是弱柳扶風。然而,這美感通常是被嚴重低估。似乎,女性的美總是在為男性慾望服務。

女性也總對自己的身體不甚滿意。愛美之人如此,不愛美之人也同樣陷入不予言說的自卑情緒。

「不好看」成為對女孩最刻薄的評價之一。

2014年美國歌手Colbie Caillat發布的MV《Try》中歌手與幾位女性一起卸下厚重的偽裝,尋找本真。歌詞唱到「化好妝容,塗滿指甲,盤起長發,再跑一英里,保持苗條他們才會喜歡你。他們喜歡你嗎?」

Try

 Gypsy Heart Side A

Colbie Caillat 

00:00/03:44

但是事實上,即使摘下「黃色眼鏡」,女孩的身體依然極具美感,高矮胖瘦,或蜷縮或舒展,或強壯或脆弱,總有無盡的甜美滋味,在人間生機盎然。

此外,將某些侵權、犯罪行為,歸因於女性穿著舉止,或用辭彙來褒貶女性的行為,施以道德繩索,都無疑是對女性權利的剝奪,例如:「蕩婦」。

在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中被解釋為「放縱,行為不檢點」的「盪」字,和女性組成了專屬名詞,不僅是男性評價女性的辭彙,在女性之間的評價體系亦深受此類道德暗示。

社會規則長期對女性身體的物化,使之理所應當成為應被男性「使用」的物品。

2011年4月多倫多的「蕩婦遊行」,抗議者赤裸上身,手舉「停止對我身體的監管!它屬於我自己!」

荷蘭導演Sunny Bergman為此拍攝紀錄片《蕩婦名聲恐懼症》,播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終於引發社會的討論與反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遇電影 的精彩文章:

爛番茄98%新鮮、豆瓣9.3,它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這部島國科幻片腦洞真大!

TAG:奇遇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