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明最新分享:晶體管微縮會終結嗎?
在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升級的過程中,High-K和FinFET的出現對摩爾定律的延續發生了重要的作用,並一再打破了過去專家對行業的預測。近年來,隨著工藝的進一步演進,業界又開始產生了對晶體管能否繼續縮進產生了疑惑。
在今日開幕的CSTIC2018上,FinFET的發明者胡正明教授發表了題為《Will Scaling End?What Then?》的演講,探討集成電路製造的發展方向。
胡教授表示,在1999年的時候,業界的普遍觀點是晶體管微縮將會在35納米的時候結束。
然而,就在同一年,UC Berkeley推出了45納米的FinFET晶體管。得益於新的晶體管構造模式,器件的性能測試參數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當時,胡正明教授團隊即發現,即使1nm的氧化層也無法消除界面以下數納米處的漏電,所以他們向DARPA提議了兩種Ultra-thin-body的MOSFET。
其中之一就是堪稱改變整個半導體歷史的FinFET:
另一結構就是UTB-SOI (FDSOI):
在談到限制Lg微縮的原因,根據ITRS的的觀點,硅的film/fin/wire能夠減小到6nm。
但是,MoS2、WSe和HfTE等材料的晶體天然厚度就是0.6nm,基於這些材料的2D晶體管擁有更短的Lg和更好的電學特性,但是製作工藝很困難,想要在12寸wafer上均勻生長其實有很大的挑戰。
他進一步指出,Full wafer available Seeded CVD MOS2 over SiO2
之後胡教授介紹了堆疊的2D半導體電路
還談到了CVD MoS2 溝道放置在鰭狀Si back gate的FinFET
胡教授強調了降低IC功耗的重要性
要達到降低功耗的目的,那就需要從以下三個方向考慮:
首先他分享了關於降低Vdd的觀點
然後胡教授還談到了負電容晶體管(NCFET)
他將30納米 FinFET和NCFET做了對比
並進一步強調了NCFET的特性
之後胡教授還介紹了Ferroelectric Negative Capacitance
還做了一個不同電壓下的表現對比
他還總結了以下幾點
胡教授表示,晶體管微縮會變得越來越慢。
一方面因為原子的尺寸是固定的,會達到物理極限;另一方面光刻和其他製造技術變得越來越昂貴。但是通過器件創新,cost-power-speed能夠繼續改進。
整個半導體產業一定能長期增長。不是每個人都會獲益,有輸家和贏家,但是因為半導體體量很大,贏家會很成功。過去幾年半導體產值超過1995年前所有總和,半導體成長不會慢於全球經濟增長,因為人們需要更智能的設備。
最後,胡教授就他這個演講,做了一個總結:
※Kirin 970的NPU實力究竟如何?
※Icinsights.:中國供應商成為DRAM價格走勢的X因素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