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亡國之君,蜀國貽笑大方,吳國皇帝1句話卻讓人欽佩
文史
03-12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崛起,逐鹿中原,人人都想成為新的天下共主。然而經曆數十年的廝殺拚鬥,最終結果卻讓人瞠目結舌,三分天下的魏蜀吳先後被滅,司馬懿家族後來居上,橫掃三國,建立西晉,讓天下重新一統。
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夠戰勝孫劉曹,成為最後的贏家,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那便是司馬懿教子有方。司馬懿自己就被後世稱為「潛龍」,與諸葛亮齊名,其子司馬師司馬昭也都堪稱人中龍鳳,無論打仗還是權謀,均能獨當一面。孫子司馬炎,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反觀蜀國,劉備梟雄一生,在教育子女方面卻是大有欠缺。劉禪庸碌無能,即便老爹留下的一班大臣個個忠心耿耿,依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被俘後,司馬昭在宴會中問他想不想念蜀漢,他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徹底貽笑大方。固然有些人辯解說他是為了明哲保身,大智若愚,然而司馬家一向善待「亡國之君」三國末代皇帝基本都被妥善恩養,因此這種說法未必站得住腳。
相比來說,孫權的孫子孫皓,被俘後表現得還算硬氣。孫皓在位時也是個昏聵之君,沒想到亡國後反而清醒了過來。孫皓被俘後司馬炎將其請到皇宮,讓其坐在臣下的位置,並表示:「朕設立這個座位,已經很久了,就等著你來呀」,暗含譏諷。沒想到孫皓回到:「是嗎,那太巧了,我在南方時,也設立了這樣一個座位,等著您去。」一句話,將自己的硬氣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欽佩不已。
※明朝一人以曹操為榜樣,想要效仿他的經歷,卻被逼得跳了井
※他連上30道奏摺勸朱元璋「崇聖戒佛」,卻忘了最重要的一點
TAG:霧上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