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水耕蔬菜不一定比較安全,泰國驗出農藥殘留

水耕蔬菜不一定比較安全,泰國驗出農藥殘留

水耕蔬菜不一定比較安全,泰國驗出農藥殘留

【Technews科技新報】近年來關於植物工廠與水耕蔬菜的報導非常多,然而這些以全人工設施栽培的蔬菜,曾被戲稱為「整形蔬菜」,因為外表乾淨美觀,每公斤售價甚至可高達數百元,不認同這種栽培方式的人則提出質疑,這種缺乏天然日照與土壤滋養的產物是否有足夠的營養價值?

業者往往強調生產的蔬菜無毒、乾淨、全年供應不受季節限制,因立體化栽培所以單位面積產量大等諸多優點,再搭配以 LED 燈提供光照兼具現代感與科技感,因此植物工廠生產的水耕蔬菜價格並不便宜。

最近泰國媒體報導,在一次針對水耕蔬菜進行的農藥檢測,有近三分之二的受檢樣品發現農藥殘餘超標。受檢的 30 個樣品中,有 19 個樣品農藥殘餘超標,另外還有 3 個樣品也檢出有農藥殘留但未超標。公布該檢驗結果的「泰國農藥警戒聯盟」(Thailand Pesticide Alert Network,Thai-PAN)呼籲,水耕蔬菜的生產、銷售團體及重視該議題的公益組織能共謀解決之道,一起訂定規範及正確的水耕栽培方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和健康。

Thai-PAN 發言人 Prokchon Usap 說:「一般消費者以為,水耕蔬菜必定較傳統栽培的蔬菜安全,不至於有農藥殘留的疑慮,但我們檢驗的結果證明這是錯誤觀念。我們在水耕蔬菜驗出 25 種用於傳統栽培法的化學藥劑,其中包括除草劑、殺蟲劑、除霉劑等,更恐怖的是,其中有 17 種藥物會被植物吸收,當農藥進入蔬菜的莖、葉時,再怎麼洗也洗不幹凈。」

除了農藥殘餘的問題值得擔憂,食用蔬菜的另一項隱憂則是硝酸鹽累積。不論傳統或水耕栽培者,為了加速蔬菜成長有可能施予過多氮肥,如此可能造成蔬菜莖葉中累積過量硝酸鹽類,當硝酸鹽進入人體後,可能經消化酵素轉化為會致癌的亞硝胺,進而增加罹癌風險。

綜合以上討論,傳統土壤栽培或植物工廠的水耕蔬菜並非影響蔬菜安全的主要因素,反而是栽培者的專業與良心影響較大。許多業者能提供第三方的檢驗結果證明生產的蔬菜安全無虞,這對消費者而言等於購買時多了一項參考依據與保障。

(首圖來源:pixabay)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生命是宇宙間的一大奇蹟,疾病讓我們感嘆她的短暫,而醫學則嘗試著挽留她。就讓我們一起見證醫學的進步吧。

Latest posts by YAP KUO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Google 正與美國國防部合作,協助開發 AI 來分析無人機畫面
借腹生子空投食物,加拿大科學家大膽計劃拯救北極熊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