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會為了讓孩子聽話而「不擇手段」嗎?

你會為了讓孩子聽話而「不擇手段」嗎?

有一天我去超市買點東西,排隊付款就快要輪到我時,突然感覺後面有個力量在推搡我,這個衝撞我的力量很不規律,一下子衝過來,一下子退回去,然後再從另一個方向衝過來,主要撞擊在我身體的下半部分,我推測應該是個小孩子。

通常我都不太理會這樣的事,首先我覺得和孩子一起的家長一般都會制止孩子這樣「不太禮貌的行為」,其次我覺得小孩子一般都沒有惡意,所以我不太會把他們的不禮貌行為放在心上。不過這次遇到的孩子,撞了我好幾下都沒有停止,出於好奇之心,我轉過頭想看看他是否和家長在一起,以及他的家長為什麼沒有制止他。

就在我轉頭的一瞬間,我甚至都還沒看到那個家長的臉,就聽到耳畔傳來這樣一句話:「不要亂動,待會這個阿姨會罵你,打你的!」然後,這個孩子瞬間停止了不禮貌的行為,並後退了幾步,似乎嘗試著要和我保持距離。我就這樣無辜地被一個陌生人標籤成為了一個「惡人」,一個可以被利用來恐嚇自家孩子不要衝撞他人的符號。

聽到這話的當下,首先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被這樣符號化利用,且和本人的自我認同存在巨大差異時,我在情感上是很難接受的,其次當看到一個還在處於對世界並不了解,充滿好奇和探索年齡的孩子,卻要被家長灌輸成世上充滿惡人的樣子,我心裡感到有點悲哀。

這樣的事,非常之多,比如,「你要是不乖,不聽話,警察叔叔就會來抓你!」,「你要是不聽話,醫生就會來給你打針!」……

一恐嚇,家長們是方便了,孩子很快就會像家長們希望的一樣安靜,聽話,乖巧,不吵不鬧了,不給大人們添麻煩了,但實際上恐嚇給孩子內心帶來的可能是巨大的心理壓力,而讓他們「聽話」的正是這壓力,在他們的眼中,父母口中的警察、醫生、護士等各行各業的人成了像魔鬼一樣可怕的存在,這個世界似乎對他們來說充滿惡意,只要他們不表現得像父母所期待的「聽話」的樣子,彷彿很多人都會來找他們的麻煩,給他們痛苦,那麼他們只好表現得「好」一些了。

然而恐嚇這種方法只是圖一時方便,它不但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而且遲早會失效,甚至對教育孩子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沒有任何幫助。

恐嚇什麼時候會失效?當孩子漸漸長大,發現他即使不乖,警察也不會真的像父母所說的那樣來抓他;當父母突然有一天又告訴他,有困難的時候可以找警察叔叔,學校教育他,撿到錢要交給警察叔叔,警察怎麼又變成好人了?當他學到越來越的知識,越來越了解這個世界後,發現警察不過是一個職業,他們主要要抓的是違法犯罪份子,而不是像自己這樣不想按時按點吃飯睡覺的「不聽話」兒童……

恐嚇失效後,父母能威懾到孩子的可能性越來愈低,父母可能再也拿不出更有力的恐嚇手段,然後父母嘗試和孩子苦口婆心地說,這樣是為了他們好,但這時孩子可能已經不想再鳥父母的「鬼話」了,然後父母說孩子「叛逆」,孩子說父母「老頑固」不理解他們……

但許多父母依然不會放棄想讓孩子「聽話」的願望,他們可能會嘗試搬出很多救兵,心理諮詢師也常常會被拉入「拯救孩子」的陣營當中。相信我,做這行,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家長,他們帶著自己的孩子來找我諮詢,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讓我勸他們的孩子聽他們的話,因為他們的孩子不聽他們的話了,他們希望我做他們的代言人,成為新的可以讓孩子「聽話」的恐嚇手段,但很遺憾,我常常沒能如他們所願。

如果正在讀此文的你是一位家長,或者即將成為一位家長,或曾經/現在你也是一個孩子,那麼我希望你可以暫停一下手頭的事情,給自己一小會兒時間認真思考以下三個問題:第一,「聽話」的孩子真的是更好的孩子嗎?第二,為什麼家長這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自己的話」?第三,當父母雙方的話不一樣時,孩子應該聽誰的,如果再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話,孩子該怎麼辦?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可以讓孩子在生活的過程中,把遇到的事情和自己的真實情況聯繫起來,讓這些經歷/遭遇變得對自己的成長有意義,讓自己成長為一個他認為更好的人,而這些都不是通過恐嚇可以達到的。

就拿我前面的例子來說,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對一個陌生人做了不太禮貌的事情(我們假設此孩子的家長至少還能意識到孩子的行為是不禮貌的,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為一個更有禮貌的人),搬出「對方會罵你,打你」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覺得我不做不禮貌的事情只是為了避免被罵被打,那麼是不是有一天我不會被罵被打,或者等我長大了,甚至可以打得過別人時,那麼我就可以對別人做不禮貌的事情了?這裡面含著的一套邏輯是,我只是避害,但這和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對別人不禮貌對我真正的影響是什麼樣的沒有太大的關係。

假如換個角度,讓孩子試著感受別人對他做同樣或類似不禮貌之事時,他內心的感受和體會是怎麼樣的,此時他會怎麼看待對他做這些事的那個人,那麼他對別人做這些事時,別人有沒有可能也會像他一樣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和體驗,有沒有可能也像他討厭別人那樣討厭他,然後他是否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這樣被別人討厭的人?

我們不做一些事,最主要不是因為我們做了那些事會遭受到懲罰,而是因為做了那些事會讓我們變成一個糟糕的人,變成讓自己討厭的人,而我們並不想成為那樣糟糕的人,我們渴望成為一個很棒很好的人,僅此而已。但有點遺憾的事,從小被父母恐嚇到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數就是在以「避害」的處世準則與世界,與社會,與人相處的,而這些東西都脫離了真正的自己,更糟糕的是,他們可能會將這一套處世準則傳遞給他們的下一代。

儘管如此,我還是有點天真地希望,我們每個人可以離真正的自己靠得更近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芊潯心理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有個高冷的男盆友呢

TAG:芊潯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