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領域市場佔有率前十的集團,為何紛紛站位曾經勢不兩立的AT陣營?
買買買是當下零售業的主旋律,不同的是,當藥品零售行業內部通過激烈的「合併同類項」提高行業集中度之際,普通零售業正在經受「跨界打劫」式的線上線下整合——互聯網巨頭投資參股實體商業零售巨頭,快速打造出新零售的頭部梯隊:僅2017年末到2018年初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騰訊就撒金幾百億先後戰略投資了萬達商業、家樂福中國、永輝超市、海瀾之家以及步步高;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多時間裡,阿里已砸錢搶位線下零售銀泰、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以及大潤發和歐尚。由此,曾經與線上電商勢不兩立的實體零售業選邊站位成了鮮明的阿里系和騰訊系兩大陣營。
據統計,商超領域市場佔有率前十的集團,已經有7家選擇了AT陣營。互聯網巨頭對線下零售如此高頻巨額的投入,其超出所有人預期的急切進擊之勢,將零售業推至資本和創業的炙熱點,預示著2018年之後的零售業戰場,將是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之戰。
線上巨頭對線下零售的熱切,源於線上流量紅利見頂,曾經以線下零售顛覆者自居的電商的獲客成本、營銷成本、物流配送成本已高於傳統零售業的人工和房租成本,其以低質低價打市場的商業模式與消費升級的需求背道而馳,線下零售的流量及價值被重新估量。因此,當一年多前馬雲提出「新零售」,接著京東販售「無界零售」,騰訊推廣「智慧」零售,其意昭然若揭:對線下零售的流量和體驗價值的覬覦佔有。與電商對抗多年並明顯處於下風的線下零售對此心知肚明,並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但貴為零售業豪門的高鑫零售、萬達、家樂福們,為何如今集體倒戈接受聯姻甚至被收編的命運呢?
根本的原因是線上線下的融合符合用戶真實的需要,即便沒有「新零售」概念的提出,零售線上線下的融合也會自然演進。
首先,用戶的需求、用戶的生活場景是不分線上線下的,所以全渠道應成為零售業的標配。線上線下數字化打通之後,在此之上開發出更多的消費場景、更多的服務組合,才能創造增量;
其次,線上線下是不同的商業入口,代表著不同的流量和需求,線上的流量導入,帶動更年輕優質的消費群體進入線下,使新零售可以覆蓋全年齡消費群體。
線上線下融合也是零售業高效運營的需要。成本領先、細節決定成敗的零售業,對運營的高要求幾乎高於任何行業,而新零售對線下進行技術賦能,對人、貨、場進行數字化改造,可從根本上改變零售的運營效率。技術日新月異,移動支付、即時配送等基礎設施趨向成熟,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各種黑科技不斷演進,技術重構商業,已無障礙。
自一年多前「新零售」概念肇始以來,互聯網巨頭們傾力而為,新零售的理論基礎不斷完善,方法論也在急速頻密的探索中適於應用,新業態新物種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騰訊系以小程序、微商、京東到家這些工具對線下零售的改良式改造,阿里系將線下零售融入自己生態中的革命性改造,也給了線下合作夥伴多樣化的選擇。
線下零售的痛點和需求,擔憂和不得已,連鎖藥店同樣都有。但醫藥「新零售」的步履遠遠滯後於普通零售業,有其行業特殊性所在,如政策對網售藥品的管控甚至使醫藥零售呈現「逆電商」的動向,對供應鏈、物流、質量控制的特殊要求,低頻消費、專業服務的特性,都使得藥品零售對互聯網的敏感度比普通零售業低得多。
但同為零售業,用戶的根本需求和商業運營的基礎邏輯是一致的。新零售既為時代之潮,藥品零售豈能絕緣於外?事實上,線上巨頭們一直在藥品零售業有企圖:阿里健康和京東既有平台又有自營,既有線下門店也有工具和技術體系向外輸出,而正在連鎖藥店業內進行最大規模和最大區域收購的高瓴資本,同時也是百度、騰訊、京東的投資商……一夜之間,天翻地覆的商業故事在這個時代已經屢見不鮮,對於新零售,傳統的連鎖藥店巨頭們必須在戰略上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及早布局,審慎探索,才有可能在新浪潮到來之時不至於喪失主導權。
TAG:中國藥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