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禧陵墓隱藏的兩大秘密:一個顛覆千年皇朝規制,一個慈禧最恐懼

慈禧陵墓隱藏的兩大秘密:一個顛覆千年皇朝規制,一個慈禧最恐懼

慈安皇太后死了,慈禧最終登上了權力的頂峰,在圓明園的清漪園舊址之上營建頤和園,同時增葺西苑為自己享樂之用。然而戰爭的烏雲在使大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天下又遭遇了百年罕見的水災、旱災、蟲災,數千萬災民在水火交融中無家可歸,生死無著。但慈禧卻不顧國家大量割地賠款、財政極端緊缺的現實,毅然頒旨重修東陵地界的定東陵,於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重修菩陀峪定東陵,並詔令群臣在重修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將隆恩殿前的那塊丹陛石換掉。

按清宮規制,丹陛石上的「龍鳳戲珠」石雕圖案,應是龍在上,鳳在下,象徵皇帝為天,皇后為地,天地結合,也就是陰陽結合。但正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卻不管祖制和自然界的道理。她要反其道而行之,詔令臣工一定要將丹陛石雕刻成鳳在上,龍在下,以示自己為天,皇帝為地,自己為上,皇帝為下。於是,一塊鳳在上、龍在下 「鳳龍戲珠」的丹陛石浮雕很快鑲於定東陵的隆恩大殿前最顯要之處。

在丹陛石最下端的「海水江崖」圖案中,還雕刻著一隻小小的壁虎,從崖石縫內鑽出來,前身微露,兩隻帶有五個爪的前腿伸出,口內吐出一股如意雲朵。這隻小小的壁虎,只不過是一點裝飾或點綴,有無都無礙大局,但慈禧卻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因為內行人知道,這隻壁虎雖小,其暗含的寓意卻甚大。

相傳,清朝以前的皇宮曾飼養著許多壁虎,其食物以喂砂為主,3年可養成七八斤重。養成的壁虎被逮殺後,放在陰瓦上烤乾,而後磨成細粉,用此粉在皇后、妃嬪臉額處點一點,其色鮮艷而不退。故歷代王朝又將壁虎命名為「守宮」,並在宮中屢有試驗和應用。清朝宮廷雖不再飼養壁虎,但對其「守宮」的聲名卻深信不疑,妃陵寢的丹陛石上都暗刻一隻壁虎,以為「鎮物」。這種雕刻之法,作為清宮的一種祖制保留了下來。至於慈禧面對這個「鎮物」,是否想到了有辱她的尊嚴,或是感到自己葬入地宮後,靈魂真的被鎮住而不得自由,因而暴怒異常,也只有她自己才能解釋了。

不管怎麼解釋,慈禧對丹陛石上那隻小小的壁虎產生了恐懼。決定要重修定東陵的慈禧,才下令首先將隆恩殿前的那塊丹陛石換掉,重新安設沒有壁虎的石雕。

新改換的丹陛石,長3米,寬1.6米,周邊有纏枝蓮花、福壽三多圖案,中間雕著「鳳引龍」形象圖。此圖依然摒棄了龍鳳並排或龍在上、鳳在下的雕刻形式,而是鳳在上,龍在下,並採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藝手法,使圖案構思更加新穎,技法更加高超。不僅如此,重修後的陵寢內石雕建築,都是把鳳置於主要的地位之上,僅隆恩殿周圍的漢白玉石欄杆,就用浮雕工藝精刻了96幅龍鳳呈祥、水浪浮雲圖案,每幅圖案,都是彩鳳在前展翅飛翔,又回首顧盼。蛟龍在後面張嘴奮須,緊緊相隨。大殿周圍67根望柱上,柱頭雕刻打破其他帝後陵龍鳳相間的排列順序,全部雕成鳳柱頭,而將龍改雕在柱身上,柱身兩側各一條。飛龍昂首向上,仰望著柱頭上的翔鳳,表現著慈禧勢壓同治、光緒兩朝的非凡權威。

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興工重建歷時14年,直到慈禧崩亡前不久,始得完竣。其整體工藝水平、豪華程度,為中國明、清兩朝24代帝後陵寢之最。當這座獨一無二的輝煌陵寢竣工的消息奏於慈禧時,她已躺在病榻上已病入膏肓,行將歸天的慈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喜色,內心極其欣慰。這次總算在形式上大大地超過了慈安,並讓這位自己生前死去的對手無可奈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史拾貝 的精彩文章:

此人出生日期同皇帝一樣,皇帝大怒:殺了!抓來一看暗喜:有賞
相士偶遇小兵大驚:此人必成大業!遂將女兒下嫁,果然女兒成貴妃

TAG:趣史拾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