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看一幅國畫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當我們看一幅國畫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當我們看一幅國畫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呢?我們欣賞國畫的什麼,又應該怎樣欣賞?

《國家寶藏》開篇中,中央美院的教授馮海濤仿做的《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以稀有礦石為顏料、分五次勾勒著色、歷時數月才能畫完圖卷中的一小部分,我們也能略微感受到,數百年前那個十八歲的少年創作這幅長卷的苦心孤詣。

欣賞一幅畫首先需要知道畫的是什麼,怎麼畫的。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風俗畫代表作品。為何稱它為風俗畫?是因為畫中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畫面中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鮮明地體現了宋代建築、商業、服飾乃至民俗等方面的特徵。

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始於漢代。人物畫是中國繪畫中最早出現的題材之一,其後發展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等各個門類。除了人物畫,中國繪畫比較大的畫科還有山水畫、花鳥畫等。山水畫最早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存在的,到魏晉六朝時才獨立為一個專門的繪畫門類,並在後來成為中國繪畫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門類。花鳥畫最早能追溯到遠古時期壁畫彩陶上的魚鳥形象,儘管花鳥多為工筆寫實,但繪畫沒有攝影的即時性,因此古人畫花鳥也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並不單純只是寫生,宋代的院體畫派花鳥畫造詣達到巔峰。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是一副絹本設色長卷。絹本是指畫卷的材質,《千里江山圖》卷便是用的宋徽宗御賜的皇家絹本。除了絹,古人作畫的材料最早的有壁畫、磚畫,其後有絹、帛、宣紙、扇面等,多視繪畫的用途而選擇材料。什麼叫設色呢?粗暴點講,有顏色的話就是設色畫,可能跟大多數人固有的觀念有差別,中國畫是先有設色後有水墨,大約是在唐朝,水墨畫才逐漸成為國畫的一種重要的風格。

按照我們今天看來,《清明上河圖》並不算色彩很鮮明的畫,色調的飽和度遠遠低於我們對色彩的認知。這是因為中國傳統色彩是青、赤、黃、白、黑五色,其色彩和色調多從自然中來,國畫的顏料多為礦石,製作工藝複雜,價格昂貴,其著色效果自然也比不得今天的顏料。但是古人講究,國畫的色彩、色調多以自然景觀為參照,所以蔣勛才會說:「如果你在城市裡住久了,大概不太敢相信,山水會是這樣雄偉壯麗啊。可是,如果你到大山中去走一走,你就會知道,唐代人畫的這種山水,事實上的確是存在的呢!」

除了材料和色彩,觀賞《清明上河圖》時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特徵就是,整幅畫卷中,數以百計甚至可能上千的人物、車馬、店鋪、樓閣等元素皆是清晰可辨,人物的神態、車馬裝飾的細節等都歷歷在目。專業說法是,這幅圖在技法上兼工帶寫,細節上細緻入微,整體又富有詩情畫意。

那麼,所謂工筆、寫意又是什麼呢?工筆指國畫中工整細緻的一類畫法,約略等於今天的寫實、寫真之意,與寫意相對。工筆的巔峰在宋明,繪畫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等都可入畫。有顏色的工筆畫為工筆設色,沒有顏色的工筆畫為工筆白描,比較著名的畫作有唐代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說到吳道子,繪畫中有一句著名的術語,相信大家可能聽過,即「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其中「吳帶當風」就是指吳道子的繪畫風格,形容其所畫人物、衣袖、飄帶等具有迎風起舞的動態美。「曹衣出水」則是指北齊曹仲達創造的人物衣衫緊貼身上,就像剛從水裡出來一般的表現形式,多用於佛教畫以及雕塑造像。

而寫意畫,顧名思義,重在寫意,有大寫意、小寫意之分,重在表達畫者的主觀感情。最典型的代表繪畫類型就是「文人畫」,主張淡化形勢,貴在神而不在形,多半採用的就是寫意的手法。畫作表現畫者思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當形式真的淡化到一定階段,比如欣賞王洽的潑墨畫時,能體會到什麼樣的精神內核,這就要看各位看官的造詣了。

在硬體、技法上欣賞了一下《清明上河圖》,欣賞畫作的核心還是搞明白畫者用畫為我們講述了什麼。

前面介紹《清明上河圖》時,說它是北宋著名風俗畫代表作品,描繪了北宋都城的社會面貌。除了繁榮的社會圖景,畫者將北宋社會的危機隱晦地表現在了畫中,表達了自己對盛世危局的擔憂。

欣賞繪畫,是一個與畫家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了解過去某個時代樣貌的片段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繪畫搭建起了今天的我們跟自己文明的過去進行交流的橋樑。所以,在《千里江山圖》里,我們看到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是怎麼勾勒出自己的理想與焦慮,看到了畫者所處時代對藝術的尊重和溫柔,更看到了那個時代為中國文明貢獻的精氣神;在《清明上河圖》里我們看到了宋代的繁榮,也看到了盛世之下隱藏的危局,更看到了畫者對國家的擔憂;看中國文人畫,我們可以看到屬於中國文明特有的含蓄與深刻,更能理解和接受中國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

繪畫源於實用,即使中國繪畫審美已經不復誕生之初,但繪畫的這項功能依然是理解繪畫的核心。這個實用,不單是記錄事件心情、作裝飾、彰顯身份,更是畫者記錄自己、記錄時代,賞者認識世界、觀復自身的媒介。

中國歷史歷來有一亂一治的說法,繪畫的發展也可大致在其中尋得軌跡。太平盛世自然是繪畫藝術發展的絕佳時期,比如漢唐宋明,因為盛世意味著社會經濟的高水準,同時也意味著國民會要求物質生活以外的藝術熏陶。但是,社會政治的動亂,不一定會給繪畫帶來打擊,比如魏晉、五代十國。社會動蕩、政治腐敗,在某種角度看來,會是思想、藝術相當活躍的時期,因為桎梏更少,情緒表達便會更加濃烈。

就中國繪畫在歷史上取得的成就而言,今天國人對繪畫的隔閡程度還是會讓人心有戚戚然。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了那麼美好的東西,而我們卻失去了欣賞它們的能力,畢加索曾經說:「這麼多年來,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乃至東方人到巴黎來學藝術,中國畫很神奇,齊白石沒有畫水,卻讓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這是外人感受到的中國繪畫的魅力。偶然間看到,頗覺慚愧。

最近有個詞叫作「文化自信」,何謂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文化自信」逐漸開始出現在國民的生活中,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這樣的電視節目的大熱,相信國人能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加全方位的認知,國人也認識了更多像馮海濤先生、邱慶年先生一樣堅守著中國文脈的人們。幾個世紀前的陳師曾先生也正是對中國文化保有這樣的自信,并力圖將其介紹給最大眾的國民,才寫下《中國繪畫史》,今天讀來想必更能理解先生苦心。

中國繪畫是中國文明的瑰寶,更是世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繪畫藝術的親近與喜愛是我們文明中存在的基因,學會欣賞,繼承發揚,我們可能畫不出,但是我們得學會怎麼給孩子們介紹這些屬於我們的寶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盤子 的精彩文章:

TAG:我的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