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節特輯:好書讓女神更美
國際婦女節
2018.03.08
春暖花開的日子,女神們節日快樂!thats君與你一起迎來更美的自己!
好書讓女神更美。今天thats君推出女神節特輯,看看世界對女性的種種關注、定義與閱讀;各國歷代女性如何爭取自身權利、釋放獨特力量。
《哲學與女性》
阿里·阿布德·穆罕默達維 著
黎巴嫩迪法夫出版社
2013年
¥21.33 CNY
本書是多篇研究論文的合集,由阿里·阿布德·穆罕默達維博士主持編輯。他在前言部分寫道:「總體而言,女性主義表現為女性自發的抗爭與對女性權益的捍衛。而哲學作為一種批判性思維,主張辯證地看待自身與他者乃至整個外部世界,它是人類不斷了解自身現狀與將來發展趨勢的學科。女性主義號召全人類進一步了解女性,明白她們與男性一樣,是人類的共同組成部分,二者之間地位平等。而男性則應清醒地意識到,對女性的壓迫也是對他們自身的傷害。本書從哲學角度進一步闡述這一觀點,哲學是主張從本質對事物進行剖析,它拋開外形等不確定因素,也避談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以及一個人的成長環境與社會背景、文化因素等影響因素,只從人的本質出發。」
編者指出,女性無論從概念定義上還是在社會實踐中,都是哲學領域一個恆久的話題,這並非泛指女性方面的哲學,而是特指關於對女權的捍衛,從亞里士多德到尼采等諸多著名哲學家都以此進入女性哲學的範疇。因此更確切的說,女性哲學是為了使女性在概念和實踐中均實現與男性平等的一種哲學思。但是女性主義運動的產生和發展、女性主義從一種社會思潮成為一種哲學思想並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眾多理論實踐的鬥爭後才逐漸形成今天這種多元化、多視角的哲學理論。《哲學與女性》並未一一羅列哲學史上所有的相關哲學家以及女性主義派別,而是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學習研究,讓讀者對女性哲學的整體概念有所把握。
《新女性》
卡西姆·艾敏 著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6年
¥21.33 CNY
卡西姆?艾敏(1863-1908)出身埃及貴族階層,父親曾在奧斯曼帝國擔任省長,母親為埃及近代領袖穆罕默德?阿里的後裔。卡西姆?艾敏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18歲赴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公費留學,回國後歷任法官、檢察院檢察長等職,還是開羅大學的創始人之一。1906年發表《新女性》,從人類社會的歷史、結構基礎及現實問題等方面論證婦女解放的社會意義。他在書中寫道:「這就是我們所觀察到的基本事實,歷史經驗可以為之作證:『當女性地位低下時,整個民族也是衰弱而野蠻的;當女性地位上升時,則整個民族也會變得進步且文明。』」
《女性的解放》
卡西姆·艾敏 著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6年
¥14.2 CNY
卡西姆?艾敏認為,男女在體力和心智上是平等的,女性有權與男性一樣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進步,因此要推廣近代女子教育,使女性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進而具備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他在本書中指出:「如果女性被引導進入社會,如果她集中精力於積极參与社會,如果她運用她的智力和體力,她將會生產出相當於她所消耗的價值,而不是停留於她的現狀——一個只能依靠他人生活的負累。」「女性接受教育,首先應該是以她自己的存在為目的,而不是為了成為男性的財產——此人或許是一個未必適合她的終身伴侶。女性接受教育,應該以她作為一個完全的個體融入人類社會為目的,而不是作可以讓男性隨意塑造的質料。女性接受教育,應該使她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她幸福或不幸的原因,而不是從別人身上。」
《阿伊莎·台木爾》
阿伊莎·台木爾 著
黎巴嫩數字未來出版社
2007年
¥28.52 CNY
阿伊莎·台木爾(1840-1902),埃及女詩人,出生於貴族家庭,父親易司馬儀·帕夏·台木爾是伊斯梅爾帕夏政府的外事長,母親是一名賽加西亞貴族,同父異母的兄弟是大文豪艾哈邁德·台木爾,侄子是劇作家穆罕默德·台木爾和小說家馬哈茂德·台木爾。受父親影響和家庭熏陶,阿伊莎·台木爾熱愛閱讀,父親發現了她在這方面的天賦,為她找了兩個老師教授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知識。阿伊莎在14歲時嫁給了穆罕默德·伊斯蘭布利,從此開始了她衣食無憂、汲取各種文學和語言學知識的生活,天資聰穎的阿伊莎經過自己的勤奮學習,精通土耳其語和波斯語兩門外語,還深諳阿拉伯語詩歌格律,生於書香世家的她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獲得了同時代的女性所得不到的教育。父親的早逝使阿伊莎肩負起了教育弟弟艾哈邁德·台木爾的重任,也正是阿伊莎,造就了這位後來阿拉伯文學復興的領頭人。
《韓莎詩集》
韓莎 著
黎巴嫩數字未來出版社
2005年
¥57.04 CNY
說起古代史上著名的阿拉伯女文青,韓莎當之無愧排名第一。韓莎本名泰瑪杜爾·賓特·阿姆魯·薩爾米亞,內志人,由於容貌姣好,且鼻子生得小巧,鼻尖挺拔,有如羚羊一般惹人憐愛,所以被大家稱做「韓莎」(意為羚羊)。韓莎生活的時代正處蒙昧時代與伊斯蘭時代的交匯期,她皈依了伊斯蘭教,成為歷史上著名跨代詩人之一,她紀念兩位家兄薩赫爾與穆阿維葉的悼亡詩可謂千古絕唱。她在七十一歲時走完了自己的悲歡人生,不斷看著身邊的親人離去:父親、兄長、丈夫……就連兒女們也紛紛戰死沙場。她將自己的悲與哀傾注到詩歌創作中,寫出了千古絕唱。她如此高貴、驕傲,偏偏命運要百般作弄。
《我一生途徑的站點》
琳達·馬特爾 著
法拉比出版社
2013年
¥52.68 CNY
本書是傳奇女性琳達·馬特爾的自傳,由她親筆記錄下自己一生的重要軌跡,讀者可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一個崇高的人格和不屈的靈魂。琳達·馬特爾通過她所建立的非政府組織,為實現婦女權利不懈奮鬥。她曾任婦女理事會主席,並多次參加地區性與世界性會議,如在墨西哥、哥本哈根、紐約和北京等地舉辦的聯合國大會,並在會上就"婦女與武裝衝突"等問題作了演講。此外,她撰寫並發表了多篇關於婦女、民主和人權問題的文章。琳達·馬特爾為婦女解放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為此曾多次獲得民間組織的表彰,如1998年獲黎巴嫩雪松獎章,2002年獲婦女運動先鋒的稱號。琳達·馬特爾用實際行動努力向世界證明:一個人的夢想不在於年齡,只要心臟跳動,夢想就會繼續。
《黎巴嫩當代小說中的女性(1899-2009年)》
傑米拉·艾敏·海珊 著
法拉比出版社
2016年
¥65.97 CNY
本書共分四章,第一章側重黎巴嫩早期小說(1899-1912年),第二章聚焦黎巴嫩內戰爆發前的小說(1958-1974年),第三章偏重嫩內戰期間的小說(1975-1999年),第四章著重介紹黎巴嫩內戰後的小說(2000-2009年)。作者研究各時期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女作家。如宰娜白·法瓦茲是阿拉伯小說奠基人之一;萊拉·阿西拉尼曾參與社會與政治鬥爭;哈南·謝赫作為黎巴嫩內戰時期的著名記者與作家,深刻反映了黎巴嫩南部婦女的生活;阿萊維葉·薩巴哈則大膽描寫了50年代女性的肉體和慾望;時下著名作家莎哈拉·曼杜爾,其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已不再局限於黎巴嫩,而是走向了世界。作者首先簡要介紹了每位女作家生平、文化背景、觀點立場以及她們作品,接著選取她們的代表作,分析其中女性角色,最後研究小說的寫作手法與主題,並於每章末尾總結該時期女性整體特點,使得讀者能夠很清晰了解各時期女作家們的不同。
《家國空間之外的女性小說》
哈迪勒·阿卜杜·拉扎格·艾哈邁德 著
約旦戈黛伊出版社
2017年
¥108.78 CNY
作者哈迪勒·阿卜杜·拉扎格·艾哈邁德,為伊拉克文學批評家,從事當代文學研究,獲巴格達大學阿拉伯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她在多家報刊雜誌上發表有論文,已出版《伊拉克小說的復調》等著作。本書是關於伊拉克女性文學的研究論著,從多角度對論題展開論述,對盧特菲亞·杜萊米等多位伊拉克著名女作家作品進行評介,讚揚了伊拉克小說通過女性的鬥爭與反抗實現了根本性發展、不斷顛覆傳統觀念。諸多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鮮明的個性,不再作為男性的附庸,或拘泥於家務瑣事,而是成為故事的主角,有自己的行事風格與獨立想法,甚至很多時候表現出比男性更堅強的一面。
《利雅得女孩》
拉賈?薩尼阿 著
薩格出版社
2007年
¥58.68 CNY
這部由沙特年輕女作家拉賈?薩尼阿創作、轟動一時的小說圍繞四名來自沙特富裕家庭女孩的社會交往和愛情生活展開,通過描寫她們趟過性別、婚姻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一系列禁忌雷區,表達了沙特女性對自由生活與美好愛情的嚮往追求。她們有著不同的個性和情感經歷,敢於通過手機簡訊、網路戀愛和參加聚會等時髦方式表達對異性的關注,分享各自生活的點滴。小說折射出當今沙特社會兩性關係的變化,真實地展現了當今沙特年輕一代的生活真實面目:互聯網、手機的廣泛應用為女性帶來了「話語表達的自由」、去海外旅行更是帶來了「行動的自由」;年輕一代越來越渴望擺脫家庭對自己人生的控制,爭取自由戀愛、自主婚姻,甚至跨越種族、信仰、文化的鴻溝。
TAG:thatsarab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