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啦!中國科學家3天發表6篇CNS文章
近年來,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進步明顯,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部分研究領域經常會有重大突破性進展。
《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作為目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學術期刊,每期發表文章數量都很少,發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關領域的頂尖研究成果。此前,青塔已經報道了2018年1月和2月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發表的部分CNS文章,前2個月三個期刊發文數量已經接近15篇。
進入3月份,這種勢頭依然非常強勁。僅最近3天,中國學者以第一完成單位或主要完成單位共發表6篇CNS文章,非常罕見。
這6篇文章分別是:中科院基因組所劉江、山東大學陳子江與廣州醫科大學三附院劉見橋合作團隊聯合發表一篇Cell;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教授團隊等發表一篇Scence;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等發表一篇Nature;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楊振剛實驗室參與發表一篇Nature;北京大學青年千人王劍威等參與發表一篇Science;湖南大學廖蕾教授等參與發表一篇Nature。本期一起看一看:
中科院基因組所劉江、山東大學陳子江與廣州醫科大學劉見橋等聯合發表一篇Cell
3月9日,Cell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基因組所劉江、山東大學陳子江與廣州醫科大學三附院劉見橋合作團隊完成的題為「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in Human Early Embryo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volution」的研究成果,首次報道了人類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染色質開放性逐步建立的過程,特別指出了人類胚胎合子基因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過程中轉錄因子OCT4是必須的而小鼠中則是非必需。
此外,該研究還從發育進化的角度來理解人類早期胚胎髮育中基因和轉座子的表達調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172-7
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研究團隊等發表一篇Science
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教授與其團隊成員張晨虹、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彭永德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題為「Gut bacteria selectively promoted by dietary fibers alleviate type 2 diabet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了大量來自飲食來源的不同纖維來擾亂腸道生態系統。然後,應用了菌株水平,微生物組廣泛的關聯方法來描述腸道微生物群的動態變化及其對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穩態的影響。
該研究有針對性地通過個性化營養促進活性短鏈脂肪酸生產者作為生態系統服務提供者可能提供了一種用於操縱腸道微生物群以管理2型糖尿病和潛在的其他與生態失調有關的疾病的新型生態學方法。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9/6380/1151
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等發表一篇Nature
3月7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崔振嶺教授、張福鎖院士等在農業綠色發展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千百萬農民一起實現綠色增產增效」。
該研究表明在過去十年里,與全國2090萬農戶一起應用優化的管理技術獲得了更高的作物產量,同時也減少了農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另外,Nature進行了專門的點評。
這一成果由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策劃並組織河北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全國25家教學科研單位共同參與,歷經10年不懈努力完成的。該論文共有46名作者,其中崔振嶺為第一作者,張福鎖為通訊作者。
據悉,本論文是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自2010年以來第6次在《自然》和《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立地頂天」的重大成果。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785
復旦大學楊振綱團隊參與發表一篇Nature
3月7日,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內科雙聘教授楊振綱課題組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結果為成年人類腦內是否有新生神經元的長期爭論提供了否定性新證據,顯示成年人腦海馬區沒有新生神經元產生。相關論文日前以《海馬腦區的新生神經元在兒童腦內顯著下降,在成人腦內沒有發現》(「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rops sharply in children to undetectable levels in adults」)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雜誌。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復旦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單位參與了這項研究。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博士Sorrells和Paredes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博士戚大石等為文章的共同第二作者,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教授Jose Manuel Garcia-Verdugo,復旦大學教授楊振綱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Arturo Alvarez-Buylla是文章共同通訊作者。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975
湖南大學廖蕾等參與發表一篇Nature
3月8日,Nature在線發表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黃昱以及湖南大學廖蕾(共同通訊)等人題為「Monolayer atomic crystal molecular superlattices」的文章。
文章報道了一種電化學分子嵌入方法,用於測定一類新的穩定超晶格,其中單分子原子晶體與分子層能夠實現相互交替。這種方法通過使用黑磷作為模型系統,插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產生單分子磷分子超晶格,其中層間距離是黑磷中的兩倍以上,有效地分離了磷雜環單分子層。由單層磷分子超晶格製造的晶體管的研究顯示開/關電流比率超過107,表現了優異的遷移率和優異的穩定性。
本文通訊作者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黃昱教授以及湖南大學廖蕾教授等。據悉,段鑲鋒也是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17年8月,段鑲鋒領導的團隊曾以湖南大學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發表一篇Scien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774
北京大學青年千人王劍威等參與發表一篇Science
實現功能強大的量子信息處理晶元是當前量子科技革命的關鍵。布里斯托爾大學物理系量子光學中心,北京大學 「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等單位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於2018年3月8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Multidimensional quantum entanglement with large-scale intergrated optics, Science online)上報告利用大規模集成硅基納米光量子晶元技術,實現對高維度光量子糾纏體系的高精度和普適化量子調控和量子測量。
布里斯托爾大學、現北京大學青年千人計劃學者王劍威,布里斯托爾大學博士生Stefano Paesani以及丹麥科技大學研究員丁運鴻位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論文作者還包括北京大學龔旗煌教授、布里斯托爾大學Jeremy O』Brien教授和Mark Thompson教授等、西班牙ICFO Antonio Acin教授,以及德國馬普研究所、波蘭科學院和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學者。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8/03/07/science.aar7053?rss=1
轉載自公眾號青塔
開年有獎公開課課程預告
※為什麼流感如此常見卻能使很多人喪命?
※Nature主編教你論文應該怎麼寫
TAG: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