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村民挖地得一陶瓷,專家鑒定為無價之寶,主動捐給國家後獲獎勵

村民挖地得一陶瓷,專家鑒定為無價之寶,主動捐給國家後獲獎勵

說到中華歷史時,很多愛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其實中國燦爛的文明史不止五千年,如今在北京市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就有一件超過6000年的文物,即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非常古老,專家用碳十四測定,得知它距今6000多年,是原始社會早期的產物,已被國家確認為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陶缸整體是紅陶砂質,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在遠古時代,能製作出如此陶器,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陶缸最珍貴的地方,在於上面的刻畫,器腹外壁有一幅鸛魚石斧圖,占缸體表面積的一半,

畫面真實生動、色彩和諧、古樸優美,極富意境,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一幅陶畫。

可見陶缸的價值實在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畢竟時代太久遠,加上這件陶缸甚至代表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開端,小編估計最少價值100億,但說到陶缸的來歷,卻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陶缸是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閻村,被一個叫李建安的農民發現的,當時有村民在村頭挖地中蘋果樹,無意間發出這個陶瓷,但農民根本不認識,也就隨手扔在一邊。

由於李建安曾參加過洛陽的文物培訓班,所以有一定考古水平,他看到這個陶瓷之後,覺得定非凡物,便撿回家了。

李建安把陶缸洗乾淨後,發現上面的圖案,他覺得這肯定是古董,於是放在家裡保存,不料妻子卻責怪他,那個爛罈子回家太不吉利,夫妻還為此吵架了。

最終李建安無奈,便把陶缸送到當地原臨汝縣文化館,但當時博物館人員對古董價值不認識,對他並不熱情,也沒當這陶缸是個寶貝,李建安碰了一鼻子灰。

後來李建安多次把陶缸帶到博物館,並說這肯定是個好寶寶,希望博物館能收藏,有一次他終於遇到一個識貨之人,此人名叫張久益,是文化館館長。

在張久益的鑒定之下,終於發現這個陶缸是絕世之寶,尤其是上面的原始社會彩陶畫,簡直世間罕有,由於這件陶缸太過珍貴,張久益立馬把它送到河南博物館。

河南博物館收藏過一段時間後,又被國家博物館拿走,因為者寶貝太過珍貴,只能由國家最高級博物館收藏,儘管考古專家鑒定,陶缸上的彩畫大有來頭,應該是鯀和炎融的東西,可能是夏部族的首領時期的文物。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之所以能重見天日,李建安功不可沒,沒有他的堅持,或許這件絕世珍寶就此埋沒了,國家對他的表現,也給予了獎勵。

當時當地文化館代表國家,獎勵李建安五副手套,並還配上一面小錦旗,這也算是非常不錯了,在當時這樣的獎勵已經很了不起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此民族沒有國籍無依無靠,多次想加入中國被拒,如今才夢想成真
張學良獲自由後,透露出楊虎城一個秘密,揭開他被害的直接原因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