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日敵後游擊戰,戰果驚人,一個新兵換日軍100多條命

抗日敵後游擊戰,戰果驚人,一個新兵換日軍100多條命

說起抗日敵後游擊戰,想必許多人都聽說過,就是用打游擊的方式來和日軍周旋,那麼游擊戰的效果如何呢?說出來大家可能難以置信。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游擊抗日的故事,指揮這場游擊戰的人叫李文甫,他出生在山東的肥城市,在上學時期受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的參加了革命。

在抗日全面爆發後,李文甫以黨員的身份,回到了家鄉組織隊伍抗日,在組建隊伍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學生,對這些人好做工作。

此外他還通過各種關係,找到了當地鄉紳,請他們出錢買槍,出於自保的心理,一些鄉紳地主也都願意出錢買槍,很快李文甫就拉起了一支60多人的隊伍。

1937年10月,李文甫和徐麟村、王紹芬三名黨員一起,正式在肥城縣開展起了抗日工作,然而,在日寇侵略山東,快要打到肥城縣時。

縣裡的頑固頭子范維新帶著10多個手下,準備組織迎接日本人,不過在李文甫的策划下,一舉殲滅了范維新的團伙,後來抗日隊伍進一步擴大,發展到1000多人。

1938年,為了深入敵後抗日,李文甫帶著抗日隊伍挺進了大峰山,這是一座距離濟南城47公里遠的大山,此地位於平陰、長清、肥城三縣的交界處,是歷來的兵家之地。

李文甫把部隊稱呼改為了獨立營,戰士們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大峰山地區獲得了鄉親們的支持,李文甫一直想尋找機會打鬼子。

直到1938年6月,一天,偵查員報告,濟南的鬼子用汽車向平陰縣運兵,第二天就會到大峰山下,李文甫意識到這是一個打伏擊的好機會。

可是當時一連和二連外出執行任務了,只有三連留守,三連全體也才50多人,而且還有不少新兵,但如此難得的伏擊機會,李文甫不想錯過。

最終還是決定利用地形伏擊,第二天,三連的戰士埋伏在公路兩側,待日軍汽車來後,跟著連長的槍聲,按照戰前布置,扔完了手中的4顆手雷,就撤出了戰鬥。

直到第二天,才知道當時打死了100多個日軍,打傷200多日軍,獨立營三連僅一名新兵犧牲,此戰被稱為下巴伏擊戰,戰後老鄉們主動為獨立營送豬肉送糧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家故事 的精彩文章:

志願軍老兵一級戰鬥英雄,低調回鄉無人識,在火葬場背屍體遭鄙視
《亮劍》中的真正英雄,唯有他讓日軍集體致敬,不是李雲龍

TAG:獨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