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購海瑪酒庄5年後茅台突然發力葡萄酒,「染紅」後的洋河、老窖為何也加碼提速?

收購海瑪酒庄5年後茅台突然發力葡萄酒,「染紅」後的洋河、老窖為何也加碼提速?

文丨微酒團隊

編丨乘魚

3月9日,與茅台相關的微信公眾號茅台時空與大國之釀均刊發了一篇文章《重磅 | 茅台國際化發展再進一步!茅台與法國卡慕簽署合作備忘錄》。點開文章,微酒記者發現,就其新聞來說,並非茅台新收購了哪家海外酒庄,而是要將2013年收購的法國海瑪酒庄在法國卡慕公司的支持下予以發力。

從新聞來看,3月4日,茅台集團與卡慕公司圍繞茅台法國海瑪酒庄的合作事宜進行了細緻磋商與會談。將海瑪酒庄打造成優級中級酒庄是雙方一致的目的。據悉,雙方圍繞海瑪酒庄的公司治理,2018年度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包括葡萄園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管理及財務管理在內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問題交換了彼此觀點,就酒庄的近期、中期、長期發展目標達成一致意見,並將會談通過的內容集結整理,寫進《合作備忘錄》,給予海瑪酒庄發展的方向性引導,為酒庄的生產經營打下良好基礎。

查閱海瑪酒庄歷史,也足夠顯赫,其始建於1670年,是波爾多梅多克地區最古老的酒庄之一,包括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和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等在內的政要名流曾到訪於此。當年的收購,被認為是茅台邁出國際化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酒庄成為茅台在法國葡萄酒黃金產地展示中國白酒企業風範的一個重要窗口。

隨後,2016年茅台引入法國卡慕公司,為海瑪酒庄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海瑪酒庄的銷售收入與生產經營持續改善。從此次由茅台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帶隊的溝通來看,2018年,茅台集團顯然將加強其發展,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茅台海瑪酒庄發展迎來新契機。

01

瀘州老窖、洋河也在發力

除了此次被稱為「國際化發展再進一步」外,無獨有偶的是,2018年,瀘州老窖在2013年收購的位於創建於1984年的澳大利亞南部麥克拉倫谷的Shottesbrooke酒庄(中文酒庄名取其音譯「希拉谷」)也開始發力了。當年的收購,也被稱為瀘州老窖正式涉足葡萄酒事業的標誌。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銷售,希拉谷葡萄酒已完成原有白酒核心省級銷售區域的營銷戰略布局。在瀘州老窖專賣店中均能看到其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瀘州老窖在其2018年葡萄酒運營策略中提出:2018年將是希拉谷葡萄酒深耕市場運作之年,是希拉谷葡萄酒繼續豐富產品系列、補充產品線的一年,是希拉谷葡萄酒開啟市場精細化運作、打造重點市場的一年,同時也是瀘州老窖在葡萄酒事業和國際化戰略上越走越遠的一年。將對希拉谷葡萄酒實行品牌化運作,根據產品特點投放到相應渠道,補充新產品,實現100元到2000元價位段產品全部覆蓋;實施紅線價格管理;加大媒體廣告投放力度,高質量、高頻次完成相關落地活動。

洋河在布局葡萄酒方面也一直走在前面,除了多年前介入星得斯外,2017年年底,報道洋河將以6600萬美元收購智利第二大葡萄酒集團與出口商VSPT集團12.5%的股權。VSPT旗下擁有7家智利酒庄和兩家阿根廷酒庄,同時也是洋河旗下葡萄酒品牌星得斯的第三家合作供應商暨主要供應商之一。

02

白酒巨頭能夠重塑中國葡萄酒格局嗎?

為何各大巨頭此時均將視野再度看向海外葡萄酒?是偶然還是必然?

談到該問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葡萄酒良好的發展趨勢和市場潛能目前是公認的,白酒企業很早前就有染紅,比如茅台的茅台干紅,五糧液的亞洲紅,但是,因為品類不同,渠道、消費習慣等均有差異,走了不少彎路。「現在,大家開始用進口葡萄酒的方式做中國市場了。這是進入了 一個新的階段。也逐漸找到了一些感覺。「業內人士認為。

不過,也有葡萄酒方面專家表示,近年來,中資機構在海外掀起了併購酒庄熱,據不完全同居,僅法國就被併購了200座,非酒類行業佔據一半左右。不過,對於酒庄來說,生產管理等難度較大,依然有不少企業或者個人走了彎路。在他看來,併購後,用當地專業人員做生產的事情,中國酒企負責國內銷售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那麼,對於在中國擁有很強渠道的這些名酒企業們,加大重視力度後,是否就會改寫目前並沒有的中國進口葡萄酒格局呢?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並不統一。

有業內人士認為,憑藉強大了銷售網路及資金優勢,一旦白酒巨頭予以重視,能夠獲得快速發展。畢竟白酒廠商與純葡萄酒廠商力量對比懸殊,有可能未來進口葡萄酒格局裡有這些白酒企業的身影。

不過,也有人士認為,或許不會。其原因為,近年來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這兩大烈性洋酒企業紛紛選擇了剝離葡萄酒板塊,在於葡萄酒利潤率為15%左右,以及和烈性酒具有不同的消費行為特點、渠道等原因。白酒作為高利潤的產品,葡萄酒在戰略上會不會放那麼重,是一個選擇題。

此外,在他看來,目前中資介入的酒庄購買行為多數為中等酒庄,法國200座左右的頂級酒庄目前並未多少人或企業涉足。對於茅台、五糧液等來說,選擇這些酒庄或許更好,其將對國際化形象有戰略性幫助。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進口葡萄酒銷售量增速為14%,雖然看似平穩,但是,中國每年人均開瓶量已經達到了2瓶,世界平均數為5瓶,法國等區域為60多瓶,這個數據意味著中國市場依然擁有強大的潛力。優秀的白酒企業目前面臨的是幾百億、上千億的目標,多元化發力也是其道路之一。

白酒企業越來越重視在進口酒的布局,為本就格局不夠清晰、行業成熟度不足的進口酒行業帶來了新的變數,酒商在進口酒層面的決策之難可想而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酒 的精彩文章:

「狼」來了!打造一批有「狼性」的經銷商,五糧人家已經悄悄地撕開了大西北的口子,你怕了嗎?
椰島王者歸來,保健酒格局疑似生變

TAG: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