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實現了納米線生長的精密監測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科學家們在監測微小的砷化鎵線的生長方面取得了成功。他們的發現不僅提供了對砷化鎵線生長的更好理解,而且還能為定製化具有特定特性的納米線提供了方法,這些具有特定特性的納米線可以應用到未來的某些應用中。
砷化鎵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它廣泛應用於紅外遙控器,手機高頻技術,玻璃光纖中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太空技術太陽能電池等領域。
納米簇:在德國電子加速器中心(DESY)納米實驗室記錄的生長在硅晶片上的納米線。圖片來源:DESY,Satishkumar Kulkarni / Thomas Keller)
該研究結果是由KIT的Philipp Schroth團隊和齊根大學的團隊做出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雜誌「Nano Letters」(「Radial Growth of Self-Catalyzed GaAs Nanowir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iquid Ga-Droplet Studied by Time-Resolved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上。
對於納米線的生長,科學家們使用自催化汽-液-固過程(VLS過程)。微小液態鎵液滴沉積在溫度約600°C的硅晶體上。然後,該晶片受到鎵原子和溶解在鎵液滴中的砷分子的定向束。經過一段時間後,納米線開始在液滴下方沿著硅晶片的縱向生長,所述液滴是納米線縱向生長的催化劑。
研究原理:用鎵液滴中的鎵和砷轟擊後,在硅晶片上生長出小且細的納米線。生長情況可以在X射線的幫助下進行監測。充分生長的納米線可以通過電子顯微鏡進行檢測(圖中背景部分)。 圖片來源:Philipp Schroth,KIT)
「這種自催化汽-液-固過程過程已經非常成熟,但迄今為止尚不可能精確地控制它。為了實現這一點,首先需要了解生長的細節,」本論文的共同作者、KIT的Ludwig Feigl說到。
在本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由KIT光子科學研究所和同步輻射研究所(IPS)專門設計的攜帶型腔室,本研究由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提供資金支持。研究人員們將該腔室安裝在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的研究光源PETRA III中,並每分鐘拍攝一張X射線圖片以確定納米線的結構和直徑。
最後,他們用電子顯微鏡測量充分生長的納米線。「我們發現納米線的生長不僅是由VLS過程引起的,而且是與第二個因素相關,所述第二個因素是在實驗過程中首次直接被觀察和量化的。這種所謂的側壁生長使得納米線在橫向生長並獲得了寬度,」Philipp Schroth說。
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恆定的鎵氣相沉積,鎵液滴變大。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液滴尺寸改變,液滴與納米線表面之間的接觸角也改變。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導致納米線突然繼續與另一個晶體結構一起生長,「Feigl說到。
這種變化與應用有關,因為納米線的結構和形狀會顯著影響生長所得材料的性能。
※可吞咽的感測器揭示了人類腸道健康的奧秘
※能夠在液體中移動亞微米大小的物體的新型納米鑷子
TAG:實驗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