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南懷瑾:禪宗六祖慧能,一首揭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南懷瑾:禪宗六祖慧能,一首揭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心怎麼去明,性怎麼去見?

中國禪宗里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這是唐朝的時候禪宗剛開始興盛發展,譬如說廟子上和尚敲木魚、吃齋、念經,這些都是形式,不談,我們談它的內容中心,所以禪宗的文化在中國叫「教外別傳」四個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學理之外,另外走一條路,直接指向明心見性,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換句話,禪宗是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接軌,產生的新的東方文明,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麼一個偉大的目標。

禪宗講傳承,到了中國初唐,禪宗第五代弘忍禪師在湖北黃梅住持。當時出了一個人,就是有名的禪宗六祖,惠能禪師。他開始並不是出家人,上代在廣東做官,因為是清官,後代沒有路費回老家了,就住在廣東新會,現在江門那個地方。他家裡很窮,只有一個母親。

南懷瑾:禪宗六祖慧能,一首揭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那個時候禪宗流行,有一天,他到山上砍柴拿到街上賣,聽到旅館裡有人在念《金剛經》,這部經可以說是指引明心見性的路。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領悟,這句話是《金剛經》的中心,講人行為思想的心性修養。他很好奇地問,你讀的什麼書啊?那個人說是佛經。惠能說,「我懂哦!」那個人說:「你這個砍柴的,都不認識字,你懂這個意思?」於是,這個人建議他到湖北黃梅去跟五祖學習。廣東到黃梅,現在開汽車很快,當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說,那麼遠,我又窮又沒有路費,怎麼去啊?還有一個母親在,我也不能離開,還要謀生養母親。那個人說我給你錢養母親,給你路費,這個人很了不起,智慧很高,也沒有留下名字。

惠能到了黃梅,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 獠」,你憑什麼作佛?惠能講,「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 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地區雖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都是一樣的。五祖於是就讓他留下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五祖的教育方法,就讓他舂米作苦工,消磨他的業障,磨礪他的習氣。過了起碼一兩年,大家都在那裡追尋明心見性的問題,他在旁邊當然也聽到。

五祖年紀大了,想把衣缽傳下去,就吩咐弟子們,每人寫個偈子報告,佛教的偈子類似中國文化里的詩詞。詩詞要押韻,要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韻,不管平仄,一樣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學問很好,修持、功夫也很高,就寫了一個偈子在迴廊牆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南懷瑾:禪宗六祖慧能,一首揭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為什麼引用這個呢?你們諸位問到,怎麼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緒、思想,尤其做老闆的,動不動發脾氣罵部下,動不動自己認為資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這個心理趕快改掉,看看神秀師父這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智慧,此心要平靜,沒有雜念妄想,沒有情緒。但是人的思想、情緒、感覺隨時會發生,鬱悶、痛苦、煩惱、自卑、傲慢,各種情緒,分析起來很多。所以要隨時拿掉自己心裡的情緒、思想、感覺,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養。「時時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鏡子一樣,灰塵都要擦乾淨。「勿使惹塵埃」,不可以使情緒、思想、感覺,落到上面,使心境永遠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剛睡醒一樣,每天早晨將醒未醒,那個有知性卻沒有思想或情緒的剎那,保持那個心境,就是最高的修養。

這位大師兄寫了這個偈子之後,全廟的和尚們講,這個偈子真好,傳到勞動舂米的惠能那裡,他說,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識字,旁邊有位江州別駕,就替他在牆上題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與萬物的自性本來是清凈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什麼東西都沒有,本來空靈自在的,「何處惹塵埃」!哪裡有塵埃呢!哪裡又有承受者呢!

惠能後來被稱為禪門南宗六祖。現在到廣東南華寺,他的肉身還存在。五祖之後禪宗分為南北兩派,北派講漸修,慢慢一步一步做功夫,做學問,達到明心見性。南宗是講頓悟的,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可以是聖人,都可以得道,眾生平等。

這個心性的本體,是中國文化禪宗所標榜的。人性的問題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可是現在中國文化剛好把這個丟掉了。

中國現在要恢復這個文化,才能和西方新的科學文化接軌。怎麼把善惡的思想、感覺,煩惱的行為,心理的狀態,統統研究清楚了,是中國文化教育最高目的之一,也是一切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倫理道德、行為科學、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的核心基礎。做好這方面的研究,中國文化很有希望復興起來。

《大學》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

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在印度講就是佛菩薩,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國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傳統上,把孔子看作是個人,不必加上亂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個人。 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從人道做起。 超凡入聖三綱 大學之道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歲入小學,到了十八歲,由童子變成大人了,開始教「大學」,教你如何做一個人。中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解釋《大學》這本書,它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 第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德」、「親民」、「至善」,是《大學》的三個綱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悟道;「明德」之後去修行,起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於至善」是超凡入聖,變超人,天人合一了。這是一個凡人成為知道生命來源的聖人的三個綱要。

南懷瑾:禪宗六祖慧能,一首揭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有人說要學佛,請問,什麼叫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做「佛」。自覺,就是自己覺悟了,所謂證得菩提,就是覺悟了,找到了生命的根本;覺他,是度一切眾生。這跟《大學》相通的,「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自己悟了,證得菩提,行為、功德,做到度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這些都完成了,「止於至善」,這樣就叫作覺行圓滿,就是佛。換句話說,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圓滿。所以,佛學跟《大學》所講的原則一樣。如果沒有中國文化這個修養的基礎,只想搞打坐成仙成佛,自誤誤人罷了。 不過反過來講,學打坐也對。既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麼德怎麼明呢?道怎麼得呢?怎麼明白生命的根本意義呢?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不是都講得明明白白嗎?

《大學》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靜、安、慮、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所以後來佛學說修禪定,這個禪定的翻譯就是「知止而後能定」來的,所以禪定,也叫作「靜慮」。 一切音聲皆是咒語 跟著三綱,還有八目,八個方向。怎樣能達到打坐功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學問和修養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叫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項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學。



本文節選自南懷瑾先生雜文,若喜歡本文,請收藏轉發出去吧,辛苦而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給我,也可私信余,感謝各位的支持,若有喜歡易經,傳統文化,國學經典的敬請關注我,更多實用術數敬請關注微頭條,祝大家,大吉大利,六事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