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安國最經典的一首詞,曲折多致,筆法精妙,堪稱傷春詞中的佳作

王安國最經典的一首詞,曲折多致,筆法精妙,堪稱傷春詞中的佳作

《清平樂》原是唐教坊曲,關於其名來由說法不一。或說是寄予了海內清平的祈求,或說取自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

《清平樂·春晚》

宋代: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王國安是王安石的弟弟,他文思敏捷,其詩博而深。這首詞上片描畫暮春風物,體察入微而融情於景。起筆先聲奪人,不同凡響;詞人將自己對春逝的悵嘆與不舍,轉嫁到嬌啼不止的黃鶯身上,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憐惜和共鳴。黃鶯本是春天的象徵物,在此被賦予了人的情態,人們彷彿在那聲聲啼唱中感受到詞人勸春勿歸的焦慮和留春無望的失落。緊承前面以聽覺爭勝的兩句,「滿地」兩句則給人撲面而來的視覺刺激。詞人有意顛覆邏輯,由果及因,先寫殘紅滿地的凄涼景象,再回溯緣由。昨天風雨無情,使得原本絢爛盛放如宮錦般艷麗絕倫的花兒零落成泥,盡染污濁。黃鶯鳴唱,殘紅滿地,原本都是暮春常見的景象,鳥鳴花謝更是自然界亘古不變的法則,只因詞人懷有深切的惜春之情,所見所聞都醞釀出幾分悲傷的況味,正應了那句「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

下闋抒發惜春感懷,寄寓身世感慨和傲然風骨。「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又是以聲傳情。那如泣如訴的琵琶聲,像在傾吐對春光的無限依戀。前一句化自李賀《馮小憐》「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小憐即北齊後主高緯寵妃,因「慧黠能彈琵琶」,後世常用以代歌女。歷代詩詞亦喜用「春色」比喻美女,詞人也許正是由春意的消逝聯想到朱顏的凋落和懷人的寂寥。「曉來」暗含了長夜漫漫輾轉反側之意。虛度良辰美景之際,神思也追尋遠在天涯的心上人而去。同時,美人遲暮之悲也觸發了詞人英雄末路的感慨,政治失意,青春已逝,真要長嘆功業未成而華髮生。

詞人獨具匠心地選擇暮春時節楊花翻飛的景象收筆,自有深意。楊花色澤如雪,與「朱戶」正形成一紅一白的視覺衝擊,又寓意高風亮節。人皆謂「水性楊花」,不屑其輕浮個性;然而在詞人筆下,楊花寧願乘著春風過自由無拘的生活,也不願飛入權貴人家求取垂憐。它已成為詞人心中不為五斗米折腰理想人士的化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唐代崔護代表詩作,記載真實事件,內含千古名句!
紅豆寄相思!含「紅豆」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