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睡22個小時左右的考拉

每天睡22個小時左右的考拉

我們知道,睡眠對於人類非常重要,其實對大多數動物也都是如此。然而,有少數動物的睡眠時間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比如考拉,作為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的一種,它們每天的睡眠時間竟然長達22個小時左右,是名副其實的「大懶蟲」。

有人甚至戲稱,考拉的一生都在「醉生夢死」。那麼,考拉為什麼這麼能睡呢?

考拉又稱考拉熊或樹袋熊,至少在澳大利亞生活了1500萬年。它們長著一對有茸毛的大耳朵,鼻子扁平,沒有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其已經退化成了一個「座墊」。考拉臀部的皮毛厚且密,因而使得它們的平衡感極強,保證其能長時間坐在樹上,這也是為了適應考拉嗜睡的習性進化而來的。

考拉之所以幾乎一直處於睡眠狀態,主要原因在於降低體能消耗。考拉的食物主要是桉樹的葉子,這種樹葉所含的營養極為有限。在食物來源單一的情況下,考拉只有通過睡眠抑制體能的消耗,因為過度的運動和清醒都會消耗體能。在長期的進化進程中,考拉形成了適應低營養的食物、節省能量消耗這一有效的低新陳代謝機制。正是這種機制,要求考拉把難以想像的長時間花費在睡眠上。即使考拉醒著,其一舉一動也總是慢吞吞、輕悠悠的,因為它們時刻得保存體能。考拉性格溫和,滑稽笨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在它們的家鄉澳大利亞,人們視其為歡樂與祥和的象徵。

由此看來,考拉這個「大懶蟲」並非真的懶得要死,而是因為在求生本能的促使下,一種適應機制所起到的作用。

(撰稿人:陳星,圖片來自網路)

科學興趣

從這裡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酷聞 的精彩文章:

海洋到底是海還是洋?

TAG:科學酷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