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功德寺外話「御道」

功德寺外話「御道」

????????功德寺村南側是一條東西向的馬路,東至青龍橋、頤和園,西至玉泉山、香山,而今只是一條普通的公路,但清代卻是京西一條御道,當年帝後們往來京西的「三山五園」多由此經過。

所謂御道,也稱御路,是專供皇帝走的路。據《日下舊聞考》載:「(西直)門外修治石道,西北至圓明園二十里。」這條「每歲聖駕自宮詣園」的御道始建於乾隆年間。大致方向是出西直門經高梁橋,到魏公村向北經黃庄、海淀鎮至圓明園,後至清漪園(頤和園)。此後又由清漪園向西,經青龍橋鎮通往靜明園、靜宜園,而功德寺村在清漪園與靜明園之間,所以御道由該村的南面經過。????????

清代時,皇帝從由暢春園、清漪園(萬壽山)、圓明園去往靜明園、靜宜園必經過此道。根據封建禮制,皇帝出行前,要對必經的御道進行「清水潑街,黃土墊地」。御道是三七土墊層,路面為黃土墊道,路兩側由三塊紅虎皮條石組成便道。

功德寺村雖是御道北面一個不起眼兒的小村落,但村裡的人卻見過「大人物」。自乾隆年間到清末,時有帝後乘鑾駕往來三山五園,並經過功德寺村。每有鑾駕往來,沿御道兩側戒備森嚴,八旗兵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沿路村民不得往來。為看個熱鬧,一些村民多站在遠處地勢較高的地方觀望鑾駕。但看的清楚不清楚,各有說法,所以早年間時有功德寺村人誇口:「別看咱是村兒里人,可見過皇上!」

清王朝滅亡後,這條御道成了鄉間土路,只有三四米寬。當時還沒有今天的香山路,所以是從圓明園、西苑、大有庄、頤和園、青龍橋去往玉泉山、香山及西山一帶的主要道路。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22日,北平市公共汽車管理處開通了北京歷史上的第一條公共汽車線路,即東華門至香山的5路公共汽車。該線路從東華門始發,經西單牌樓、西直門、白石橋、黃庄、海淀鎮、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萬壽山(頤和園)、青龍橋、玉泉山,到達香山腳下的靜宜園(今香山公園),全程24.8公里。雖然該線路從功德寺村南側通過,但因村子太小,沒有設站,村民要乘坐公共汽車,要到東面不遠的青龍橋站。

?5路公共汽車採用的是美國產的「道奇牌」客車(T110型),呈長方形,發動機前置,形似一個大鼻子,俗稱「大鼻車」。車身為鐵木混合結構,車窗寬敞,雙排木質座位,每輛僅能乘載35人。駕駛員座位在右側,俗稱「右舵輪」。一個手扳摺疊式車門在左側,乘客上下車時,需要售票員用手推拉車門,路牌放置在前風擋上方的頂窗內。

當時公共汽車還是個新鮮玩意兒,每當有車輛駛過時,不少人駐足觀看。由於京城的道路多為石渣路,有的地方還是土路,而城門外的郊區,幾乎全是土路。當公共汽車駛過後,車後塵土飛揚,一些好奇的小孩子在車輛駛過時,還會追著車跑上一段路,以此為樂。

多年前,功德寺村的一位80多歲老人回憶,5路公共汽車開通不久,他便跟著家人乘坐過兩次。先從村子走到青龍橋,等了有半個多鐘頭才來車。當坐到車裡時,感到特別新鮮,車開起來後,覺得比洋車、馬車快多了。行駛在路上,只見車窗外的樹木、電線杆子嗖嗖地往後走,把路上的馬車、洋車甩得遠遠的。因車輛較少,一個小時才能發一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的公共汽車全部停駛,因5路公共汽車所途經的西北郊也被日軍佔領,所以該線路也停駛了。同年12月,北平市區的公共汽車恢復運行,通往香山的5路公共汽車再次運營。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十二月,因營業不振,經營虧損,該線路停駛。

1954年7月15日,開通了頤和園至香山的公共汽車,時稱「頤香線」,路長8.36公里,1955年1月改名為33路(後稱333路,今331路)。當時從頤和園出發,經北宮門、青龍橋、功德寺、玉泉山、萬安公墓、卧佛寺,至香山(北辛村)。車型仍為「大鼻子車」。1964年12月,香山至安河橋的道路(今香山路)開通後,33路從北宮門向北至安河橋,向西,經青龍橋北、廂紅旗、娘娘府、正藍旗、萬安公墓、卧佛寺至香山。由此功德寺村就不再通公共汽車了。昔日的御道,如今成為玉泉山下的一條普通公路,每日里仍是車來車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淀鎮相隨 的精彩文章:

TAG:海淀鎮相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