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博餅不是鄭成功發明的啦

原來,博餅不是鄭成功發明的啦

春節期間在越南旅行,參觀越南順化皇城皇家珍藏博物館,無意中發現一套皇家御用的象牙「狀元籌」實物,如下圖:

以順化為首都的阮朝(1802-1945),是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歷史上越南中北部曾經是中國的直屬領土,在法國殖民之前,越南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使用漢字。因此,起源於明中期的狀元籌(又稱狀元簽,以象牙或骨、竹等材料製成)遊戲流行於越南皇家並不太奇怪,狀元籌作為文物或古玩在國內也不算罕見,不過這套狀元籌選材珍貴,製作精美,且又是中國民俗文化流傳番邦的實物見證,也算是頗具史料和文物價值。

不過,對於廈門人來說,狀元籌又有別樣的意義。你看那象牙籤上的文字:一紅、二紅、秀才、舉人、四序、進士、狀元,還有骰子,很熟悉,很親切,有木有?對了,狀元籌就是廈門(閩南)博餅的源頭,狀元籌的玩法和名目,幾乎也博餅的規則完全相同。

但是萬能的百度告訴我們,博餅「是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這種說法是如此的流行,幾乎成為博餅來源的一種「官方」解釋。偉大的國姓爺不僅替廈門人擋了颱風,還為廈門人民發明了喜聞樂見的博餅活動。不過,就像乾隆皇帝品嘗和稱讚了各種民間美食一樣,這種傳說都是沒有根據和不靠譜的。廈門的文史專家學者早已指出,鄭成功發明博餅的說法不見於任何史料記載,沒有任何的根據,且不合情理。成功治軍極為鐵血,且不論在廈在台抗清,形勢都極為嚴峻且物質匱乏,整肅軍紀尚且不及,何有閑情「發明」這種恬嬉且易淪為賭博的遊戲?毋寧說,鄭成功發明博餅一說,是八九十年代商家和好事之徒共同「發明」出來的一種傳說。

越南博物館的展品說明,雖然隻字不提狀元籌來自中國,其解釋卻和國內狀元籌的說明完全一致:

狀元籌是一種遊戲用具,材質有象牙、骨和竹等。全副狀元籌由63根長短大小不一的籌條組成。每根籌條上刻有從狀元到秀才的不同科名和注數,以科名高低定注數,以所擲骰子定得失。最小得1注為秀才,得2注為舉人,得4注為進士,得8注為會魁,得16注為榜眼和探花,得32注為狀元,共計是192注。

遊戲規則:骰子擲出一個紅4為秀才,得1注;二個紅為舉人,得2注;除擲出四個紅4以外的四個一色的點數叫四序(聚),為進士,得4注;三個紅4為會元(或會魁),得8注;擲出二個4、二個5、二個6稱大馬軍(或上馬軍)為探花,得16注;擲出二個1、二個2、二個3稱小馬軍為榜眼,也得16注;以擲出四個紅4為最基本,為狀元,可得32注。如果後邊的人擲出同色的五子,就壓過四紅,可以將前邊人的32注奪過來。假如後邊的人又出五個紅4,乃可奪「三及第」,也就是不論前面的四個紅4、五子都可奪過來。如果擲出六子一色,不論紅黑,由他一人全收,獨得192注。

由此可見,狀元籌的遊戲規則,獎項設置與博餅幾乎完全一致,所差在於,博餅以一套63枚的會餅代替了狀元籌,另外,對堂的得者為順子(一至六)與大小馬軍(一二三或四五六對子)有別,其餘博法相同。另外,狀元籌明確規定了每一種籌的注數(價值),如秀才1注,進士4注,狀元32注等,整套為192注。會餅則雖然大小有別,但並沒有規定不同餅之間的價值比例。鑒於現在的博餅已用其它禮品甚至購物卡或現金代替會餅,則主辦方可以考慮依古法確定不同獎項的價值,如一秀價值10元,則狀元價值320元,全部獎品價值1920元,不過大家都會覺得狀元的價值高一些會更刺激,

博餅習俗直接來源於狀元籌沒有爭議,狀元籌如何、何時與中秋、月餅結合併在閩南地區流行,才是關鍵的問題。

其實,早在狀元籌遊戲成型之前,狀元(科舉)和「博餅」已經發生了有關係,根據史書記載,隋唐時期,中秋過後往往要舉行「秋闈」會考。於是,士子們發明了一種遊戲,預卜考試能否奪得狀元。遊戲的「主角」是一塊大餅,餅上寫著「元」字,代表狀元,幾個熟悉的舉人湊一桌,擲骰子奪餅。也就是說「博餅」這一遊戲,幾乎是伴隨著科舉制度產生,不過僅限於士子,只博一塊餅,與今天的博餅風俗相差甚遠,充其量只能說是博餅的雛形。至於狀元籌遊戲是否從士子奪餅遊戲中演化而來,或者獨立演化出來,無從考證。但似乎民間從此存在著兩種各自獨立的,與科舉有關的遊戲,即原始的博餅與狀元籌,後者無疑更為流行。

清康熙年間《台灣府志》卷六記載:「(中秋)是夜士子逆為燕飲賞月,制大餅一塊,中以紅朱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有些學者以此為由,大加引申,認為博餅習慣或起源於台灣,證明了閩台密切關係云云。其實由前文可知,博大餅乃古俗,一直有存在,並非台灣首創,與後來的博餅是兩回事,比較值得注意倒是在這裡中秋節和博大餅產生了結合。當然不排除在台灣流行的士子博大餅習俗反哺閩南地區,啟發了現代博餅風俗的產生和定型,但把博餅風俗的形成歸功於台灣,就如鄭成功發明博餅一樣,是一種「善良」的鄉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士子秋闈博狀元餅(一塊)習俗古已有之,而科舉考試時間與中秋節本就相近,中秋又有吃月餅的風俗,於是「博狀元」就逐漸與中秋節合流,然後在明代又產生了狀元籌遊戲,在某種機緣下,在閩南地區產生了中秋節以整套63枚會餅代替狀元籌的博餅遊戲,至此閩南的博餅遊戲給合了博狀元、中秋、月餅等要素正式形成。那麼問題來了,博會餅的遊戲到底是何時、如何產生的,又為什麼會在閩南地區產生和流行呢?

成書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廈門志》,對廈門的風物人情記載甚詳,且有專門的《風俗》一卷,卻並未提及博餅風俗。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先生又找到光緒舉人王步蟾的《鷺門雜詠》詩,其中有一首:「冰輪三五又中秋,閨閣聽香吉語求。月餅團圓新買得,拈骰奪取狀元籌。」並有解釋:「婦人拈香牆壁間,竊聽人語以占休咎,亦古鏡聽遺意,親友相饋以月並餅,間有賭狀元籌者。」王氏之書成於光緒27年(1879年),直到這時,中秋吃月餅和博狀元籌仍然是分開的,不過離整合起來似乎只差靈機一動,臨門一腳了。而宣統二年(1910年)的廈門報紙已有商家製作狀元餅的記載。因此,廈門中秋博狀元餅應當發明於光緒宣統年間(1879-1910),而其大規模流行時間可能更晚,因為當時的方誌史料及時人都鮮有提及。比如林語堂先生是漳州平和人,曾居住於鼓浪嶼,且於1920年代任教於廈大並在廈門過過中秋節,但這位熱衷於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文化名人,卻對閩南博餅風俗無一字提及。到了1948年,則有民國報紙報道廈門賭餅成風,九人因在道旁賭餅被拘的消息,廈門的博餅風尚可能就是在這之前的幾十年內逐漸風行起來的。

中國有句老話「禮失而求諸野」,相對偏遠或後發的地區,往往能夠保留一些古老的文化或習俗,比如閩南的中原古韻、南音等等,就像偏遠的小城市流行節奏總比大城市要慢幾年一樣,這或許是博狀元籌風俗最終能在閩南演變並保留至今的原因。中秋博餅的習俗,據說流行於廈門、金門、漳州龍海及泉州部分地區,然而實際上主要流行於廈門,泉州人和漳州人大多並不知曉博餅規則。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博餅的習俗可能就是在餅業商家的推動下,形成並風行於廈門島,並影響及周邊。清末民初之際,廈門港口繁盛,對外交流頻繁,商品經濟發達,市民階層活躍,這或許是博餅風俗形成於斯的契機。

自九十年代以來,在民間的熱情和商家的推波助瀾下,廈門的中秋博餅風俗推陳出新,如火如荼,已成為重要的社交公關手段。真正的會餅早已成為古董,每年的中秋成為廈門各大商場最幸福的季節,近來,有形的獎品又逐漸被購物卡甚至現金所取代(這倒頗有回歸狀元籌的古意),更有商家贊助豪車博取「狀元王中王「的名堂。風俗的流變,商家的摻和,自來如此,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是也,唯凡事皆以適度為宜。

* 本文在廈門相關文史專家提供的史料及觀點基礎上,加以綜合整理並提出一些推測與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南三城記 的精彩文章:

TAG:閩南三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