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煜:我想成為一隻鯨魚
智慧是值得傳播的。
也許是新媒體無法俘獲青年人的心,也許是新媒體的虛假地崛起恰與青年群體的集體性的激情退潮打了個正面——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新媒體都掌股於老青年,並以老青年為受眾定位——大學的新媒體起步都比較晚。(本文的新媒體僅指微信公眾號。)
武大校媒自強網的官微「自強 News」起步於 2015 年 9 月 23 日,第一篇發文是《〈武大生存指南〉背後:與情懷的一場邂逅》,此後,「自強 News」遊走在半新聞/評論和半娛樂/消息之間。
「新視點」的第一篇是《【新視點新年獻詞】2014:弦歌不輟,只因與你同在》,此文標的日期: 2014 年 2 月 4 日。2015 年年末、2016 年年初,「新視點」正式被作為新媒體經營了起來,保證了一月四稿的發文頻率。「新視點」做的是嚴肅新聞,弱勢在策劃和文本。
「自強 News」有一篇發文曾被瘋狂轉發,《性與愛的十字路口:大學生約炮記》,在我間隔十分鐘點開的兩次,閱讀量就躍升了一萬。——這樣的閱讀量,在校媒中已是極其罕見。「新視點」在閱讀量方面,表現得最好的一篇是,《失蹤的公眾號:關注互聯網生態鏡像》。
在同一個時間段——2016 年上半年——,武大媒體表現最好的還有自媒體「乘桴」,3 月 14 日,「乘桴」刊發一文,《我們就是像想和宋仲基睡覺怎麼了》(點擊量超過 100000,點贊量是4060—— 2017 年 1 月 2 日數據),回應輿論對於武大辯論隊隊名如「麻煩關一下燈我要和宋仲基睡覺了隊」的熱議,標榜武大環境的自由。
「乘桴」的機制是回應熱點,這裡並不涉及諸如媒介運營的概念,自媒體多數恪守的還是它自己的「意義偏見」。「乘桴」的語境仍然是在輿論語境之內的。正是依賴於(准)精英話語對世俗話語的魅惑,媒介產品才得以廣泛地被消費。
姬煜是自媒體「乘桴」的運營人,辯論隊主力。他是清晰的,自媒體必須抓住輿論中最精華的那一部分,在此意義上,私人化寫作成為一個公共意義上的事件。在世俗的「無意義」之中,存在著大量的價值有待發掘和揭示。
在一六年夏日假期開始的日子,我曾將自己的文章發給姬煜,向他請教。令人感動的是,他在次日竟給了我回復,而且是很長的回復,他向我強調「媒介產品要被受眾所悅納」,「在輿論語境中談論新聞」(並非原話),——在追求純粹的批評的我看來,那裡存在一條不可彌合的鴻溝。
姬煜展示了一般意義上的大學生的真實,他們有著一個很高的精神海拔,追求超越性的人格和意義,令人憂心的是,在他們謙和的背後往往是道德真空。他們以一個低姿態接受社會的時代意識,甚至不惜以喪失自己的純潔和青春作為代價。
姬煜說,「我想成為一隻鯨」,那不正是人的古老的抽象嗎?
/ the end /
TAG:河之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