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談綜合執法機構改革

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談綜合執法機構改革

成熟的消費者向來與成熟的市場環境相伴相生。過去數年間,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要求不斷增高,而作為承擔著我國商事制度改革、承載著普通人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工商部門,責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2018年兩會期間,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部長之聲》,對網民關心的市場准入、執法監管等問題進行一一回應。

放寬市場准入:「證照分離」將於下半年全面推開

數據顯示,我國新設市場主體數量衝上了新的高地。日均新設市場主體從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1萬戶增加到2017年底的5.27萬戶,日均新設企業從商事制度改革前的0.69萬戶提高到2017年底的1.66萬戶。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從2013到2017年度,我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提高1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上升65位。

「工商總局在市場准入的改革當中實行了『先照後證』,原來是『先證後照』,後來又實行了『多證合一』,大量的前置審批取消了,這意味著企業先拿營業執照再審批,給企業提供了方便。」談及工商部門如何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張茅如是告訴記者。

至於一些企業反映的「進了大門,還有很多小門」的問題,工商總局還進一步實行了「證照分離」,意義就在於簡化營業執照後的審批。記者了解到,上海浦東新區已經進行了「證照分離」改革試點,116項行政許可事項納入其中。

「上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張茅透露,「證照分離」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全面推開,做到成熟一批、推廣一批。

「把審批作為監管的方式,批完就不管了,所以批的時候很複雜,」 張茅說。現在的邏輯是減少審批、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這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嚴管與減負兩不誤:不能前腳敲門後腳「又來了」

市場准入放寬了,存量企業的規範問題又考驗著工商和監管部門的智慧。

有企業反映,政府部門執法過程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檢查任性、執法擾民等問題,企業疲於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一些小規模創新型企業甚至因此被扼殺。如何在保證嚴格執法和為存量企業「花樣減負」之間掌握好度呢?

關於規範監管執法方面,張茅表示,其實這是商事制度改革當中很重要的一環,新的監管理念是改巡查為抽查,實行「雙隨機、一公開」。

所謂「雙隨機」,就是抽查對象是通過搖號隨機產生,同時檢查人員也是隨機的。而「一公開」,就是檢查結果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示,企業有什麼問題,受到什麼處罰一目了然。

張茅告訴記者,工商總局今年把抽查的比例提高到5%,公示的結果要求達到百分之百,藉此對企業起到了「震懾」作用。「如同企業頭上吊著一把劍,今天抽查完了以後可能明天搖號又搖到,所以企業必須保持依規守法經營。」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企業若嚴重違法失信將進入「黑名單」,依據《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進入「黑名單」企業將禁止參加政府採購、工程招標等工作,這將對企業的商譽造成一定影響。

張茅強調道:「目前的手段就是依法公示,當然我也贊成通過法律的制定加大對假冒偽劣懲處的力度,提高違規違法的成本。」

另外,張茅還指出,處罰標準是有規定的。除了隨機抽查到的和舉報的,不得隨意檢查企業,政府不能敲門「又來了」,這樣對於減輕企業的負擔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多頭多層重複執法,怎麼看怎麼辦?

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個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大力推進綜合執法機構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

張茅直言不諱:「因為現在確實執法隊伍比較多,存在相互交叉、職責不清的問題,比如關於食品安全,有食品的執法,有質量檢查的執法,有工商的執法,過去說『幾個大蓋帽管不住一個大草帽』,也就是出現了執法部門的扯皮、不銜接。」

對此他表示,在基層,很多地方創造的經驗就是整合相關的執法部門,取得的直接效果就是投訴率上升,他認為這是好事。「老百姓投訴找到你了,你就得接受,不能說這個找食品部門、那個找質量部門,老百姓找不到誰來解決。現在全國70%的縣區都成立了市場監管局,地市一級很多也成立了,這樣出了什麼事就是你的責任了。」

張茅說:「這次總理也講到要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執法隊伍,我覺得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當然如何具體進行組建,如何運行,還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提出的方案來進行。」

來源:新華網

食葯法苑

食葯企業及監管者的資訊新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葯健康 的精彩文章:

經常放屁,可能是身體出現了這3種毛病,越早知道越好!
市場監管體制改革設想

TAG:食葯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