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竹籃打水水不漏?這就是神奇的永春漆籃!

竹籃打水水不漏?這就是神奇的永春漆籃!

永春漆籃是福建閩南地區一種著名的漆器手工藝品。漆籃作為重要的生活用品,在閩南地區廣泛流行,是早年民間嫁女的必備妝奩品、陪嫁品。也是迎神祭祖、壽誕喜慶、拜親會友等重大節日裝盛物品的器具或作為互相饋贈的禮品。

「巧手翩翩篾氣舞, 經線緯線入畫圖。竹籃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針大當櫥」。

永春漆籃是福建省特色民間傳統竹漆工藝品, 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由於它的生產基地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 因此人們將這裡生產的漆籃也稱為「龍水漆籃」。

漆籃作為副業是當地農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漆籃。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發展與鄉村社會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 形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漆籃共有三大種類, 即扁籃、格籃和盛籃, 每類又分特級、甲級和光油等幾個級別, 規格大小達100多種。漆籃的製作主要有竹編、油灰、漆畫三大工序, 每大工序又分許多道小工序, 一個漆籃的製作完成需要50 多道工序, 周期達1個多月。漆籃的具體製作工序為:工匠們用竹子製成不同長短寬窄的篾片和篾絲, 以篾片為經, 篾絲為緯, 從而編製成籃胚。那些篾絲既長又細, 最細的只比頭髮粗一些, 柔可繞指, 精細的竹絲使籃胚顯得特別緊密和輕巧。工匠們在籃胚上抹上桐油灰, 裱上夏布, 蓋上生漆, 而後又在竹籃的提梁、籃蓋、籃體上精心繪飾各種金色圖案, 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漆籃。

漆籃工藝把竹編技藝和漆畫堆雕技藝合二為一,不僅一舉顛覆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宿命, 而且使簡單的竹籃從此由單調變得異彩紛呈。

漆籃因為用細如琴弦的竹絲編籃,因而特別輕便;用桐油和細如麵粉的泥土拌成油灰抹在竹籃的關鍵部位,因而特別堅固;用髹也就是生漆漆籃,繪以圖畫、描金、堆雕等,因而特別貴 。工藝相當繁複。

漆籃原材料是竹子,將竹子或切片或切統一細條,片可做柄,細條用來編織籃子。

龍水村生產的漆籃不僅具有高雅古樸、端莊大方、精巧玲瓏的藝術風格, 而且還具有耐酸、耐鹼、耐用的特性, 曾被選送至義大利、日本、波蘭等30多個國家展覽, 並多次在國內展出, 受到好評。在民俗文化活動特別濃厚的閩南地區, 漆籃被廣泛用於結婚壽誕、走親訪友、迎神祭祖等場合中。漆籃在人們生活中可作為盛放物品的容器, 在藝術上可作為觀賞之物。

漆籃已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年閩南人漂洋出海到達東南亞,漆籃隨之成為華僑文化的一部分。許多東南亞的華僑回到故鄉,回去時總要帶上幾個漆籃,以此寄託思鄉之情。

你見過漂亮的漆籃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戒素的咩咩 的精彩文章:

只有1%的人去過!國境之南的小眾漁村——東山島澳角村
泉州開元寺雙塔,雙石塔之最的美讓人心醉!

TAG:在戒素的咩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