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喻紅:用新媒體新科技為藝術作品打開更多窗口

喻紅:用新媒體新科技為藝術作品打開更多窗口

「只要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很陌生。」

一直以來,喻紅以人類本質為主體,透過畫筆,關注特定社會及整個世界的變遷與存在。

藝術家喻紅

1 月6 日,作為林冠藝術基金會「虛擬現實藝術(VR)」系列展覽的謝幕之作,喻紅的虛擬現實作品《她曾經來過》與觀眾見面了。VR 逐步蔓延至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對世界變化無比敏銳且反應迅速的藝術圈。林冠藝術基金會這一系列展覽正是這股風潮下的一次集中呈現,展覽序言中說:「虛擬現實藝術作品難以進行客觀描述,而只能在直接體驗中得以理解。因此,虛擬現實在真正意義上向藝術家與觀者雙向開啟了全新的世界。」作為受邀參展的藝術家,喻紅在創作中一直注目於生老病死、恐懼與焦慮、迷茫與不安等人類共性,這一次在她的VR 作品《她曾經來過》中,又會呈現什麼呢?

《她曾經來過》草稿,2017,紙上丙烯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在展覽開幕前一周,前去拜訪了喻紅。當天正值聖誕前夕,天氣雖然陰冷,798 藝術區卻並不冷清,穿過797 中街,我們來到喻紅位於園區角落的新工作室。說是新工作室,其實就在原工作室隔壁,因為拆遷翻新等原因,陪伴喻紅和劉小東13 年的老工作室被拆除了,幸好只是搬到隔壁,免去重新適應的麻煩。輕輕按響門鈴,深灰色鐵門背後傳來一陣高跟鞋踩地的輕快腳步聲,前來開門的正是喻紅本人,帶著溫暖的笑容,一如既往的優雅、精緻。新工作室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但也明亮寬敞,室內一角放置一套寬大木質桌椅,安坐下來後,喻紅沏了茶,開始面對我們的問題。

《她曾經來過》,2017,虛擬現實藝術,

喻紅和科拉當代,藝術家和科拉當代提供

沒有記憶,時間將無從談起。《她曾經來過》從個人和時空兩條線索出發,以不同年代的個人瞬間呈現「女性」的嬰兒、兒童、中年、老年四個場景,有趣的是,喻紅將人生的始終設置為與歷史相逆的狀態,跨越了時空去追溯生命。「『她曾經來過』意即她已經離開,但是她留下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會有印記,都會在我們的記憶和生活當中留下來。最初的構思比現在要複雜得多,一共設計了十個場景,不局限在中國文化背景中,在時空場景這條線索上沒有設定特定的地域,有歐洲、南美,還有印度、中國,但年齡這條線索是明確的。我喜歡原來的構思,同時有兩條不同的路徑,觀眾將看到不同的東西,那會很有意思。」

《她曾經來過》,2017,虛擬現實藝術,

喻紅和科拉當代,藝術家和科拉當代提供

因為製作周期等各種原因,最後方案被壓縮成四個場景,全長不到8 分鐘的影像橫跨人生、縱跨歷史。

戴上VR 眼鏡,我們進入了喻紅為我們創造的世界。先是一片黑暗,很快有了文字和聲音的提示——「看這裡來開始」,第一個場景出現在了眼前。這是間產房,母親在用盡全身氣力後,一個小小的嬰兒呱呱墜地。護士小心翼翼地將嬰兒抱起,走到稱量器前將嬰兒放了上去,母親的目光始終追隨著孩子,得知孩子的體重後,精疲力竭的她終於安心地閉上眼昏睡過去。

《她曾經來過》,2017,虛擬現實藝術,

喻紅和科拉當代,藝術家和科拉當代提供

四周暗了下來也靜了下來,第二幕場景被「叩叩叩」的一陣敲門聲帶出,朦朧中一個小姑娘的聲音急促響起:「喻紅,快出來看遊行!喻紅,快出來看遊行!」隨著一個鑰匙孔的出現,四周變得清晰起來。這是一個女孩的房間,小茶几、沙發椅、潔白的大床、上下鋪,書桌離窗邊很近,牆上掛著一幅小女孩的畫像。女孩聽到外面的呼喊跑到了門邊,透過剛才的鎖孔往外窺視,卻出不去。她轉身走到窗邊,推開了窗戶,爬上窗檯靠坐窗邊,無聊地吹起了肥皂泡。窗外綠樹成蔭,紅旗飄揚,歌頌新中國的歌聲通過廣播喇叭彷彿能傳到每一個角落。

《她曾經來過》,2017,虛擬現實藝術,

喻紅和科拉當代,藝術家和科拉當代提供

昏暗中,另一個場景出現了,這是間完全封閉的幽暗房間,非常標準的明式布局:房間中央是一張中式架子床,一盞油燈幽幽地在桌案前閃爍。「吱呀」一聲,一個中年女人悄然推門而入,她邁著小碎步非常緩慢地挪到了床邊坐下,接著她脫下繡花鞋露出纏著裹腳布的小腳,開始一層層地解下裹腳布……這一幕有著說不出的壓抑,喻紅想要呈現的女性的狀態被觀者真實地接收,也許,這種代入感也正是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創作的優勢。

《她曾經來過》,2017,虛擬現實藝術,

喻紅和科拉當代,藝術家和科拉當代提供

場景再次轉換,一道光束將觀者帶到了遠古紅山時期。荒野中有三個金字塔狀的帳篷式建築,中間最大的建築門帘掀起,觀者得以進入其中。天光從帳篷頂部透下來,一位年邁的女祭司正在做法事,眾多信徒跪拜四周。女祭司緩緩起身開始了某種儀式,也許是在祈禱,也許是在祈福,也許是在為全族人的命運進行占卜。之後,「看這裡開始」的提示再次響起,觀者彷彿墜入一個時光隧道,盡頭的光亮處出現一隻好奇的眼睛,它在窺探,就像我正在做的那樣。影像又回到了最初的場景,彷彿輪迴。

「雖然這是一個純女性的題材,歷史跨度也很大,但其實還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即作為女性這樣一個社會角色,她們在不同時期的一種生存狀態。」 談及《她曾經來過》與以往作品的關聯之時,喻紅這樣說道,「藝術都是人創作出來的,最核心的其實是人本身。傳統繪畫也好、新媒體新科技也好,不管用什麼樣的創作形式,最核心的還是人的思考和創造,是人與世界的關係。我認為這是古今中外所有藝術存在的最基本的一個內容。」

在整個觀看過程中,雖然深受作品氛圍和內容的感染,但始終有某種不知從何而來的違和感,思考了多日後,終於明白——自始至終我只是個旁觀者和窺視者,而在虛擬現實的很多運用中,參與者往往會成為其中的某個角色,參與互動。

對於喻紅來說,這次與VR 技術的合作是一種機緣,強烈的好奇心在遇到這種能夠塑造虛擬三維空間的技術時,她興奮得躍躍欲試。作品最終給我們帶來了諸多驚喜,但仍留有遺憾,喻紅整體的構思與對場景人物的設想因認知、技術及時間等多方面因素沒能完整地實現。此外,傳統架上繪畫無論從創作者還是觀看者的角度來說,都是一種主體之於客體的關係,這與虛擬現實技術將主體融入客體並成為客體中的一部分有很大的區別,如喻紅自己所說:「從架上繪畫到虛擬現實創作也是需要一個轉化過程的。」 她認為越來越多新媒介的出現為藝術家打開了更多的窗口,但「媒介不是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只是提供了一個方向,關鍵還是要通過你作品的想法、構思,再利用媒介去呈現出一個好的東西」。

《玩呼啦圈的男子》,1992,布面油畫,127×96cm

由長征空間提供

《看》, 2006,絲綢、紡織顏料,400×110cm×8

由長征空間提供

《巡視》,2017,布面丙烯,150×140cm

由長征空間提供

接下來,長征空間將於2018 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上推出喻紅的個展。除VR 作品《她曾經來過》將亮相於「策展角落」單元(Kabinett Sector)之外,本次展覽還將展出喻紅自90 年代起「新生代時期」的作品《玩呼啦圈的男子》,往年曆次重要個展「目擊成長」(2002;2007)、「金色天景」(2010)、「黃金界」(2011)、「憂雲」(2013)、「平行世界」(2015)及「遊園驚夢」(2016)等中的作品,以及近期的大型創作《新世紀》。圍繞著以繪畫為主的創作,藝術家在絲綢、玻璃、錫紙等平面材料上的探索將被悉數呈現。

《新世紀》,2017,布面丙烯,250×900cm

由長征空間提供

《蚊帳》,2013,布面丙烯,190×330cm

由長征空間提供

《開門見山》, 2015,布面丙烯,180×200cm

由長征空間提供

《日常生活-我在聚會》,2003,

The painting: 177.4×151.8cm

with frame: 181cm×6cm×156cm[L×W×H]

由長征空間提供

與喻紅個展相呼應的是,香港巴塞爾「光映現場」單元(FilmSector)將放映由王小帥執導的電影《冬春之後——喻紅篇》(2009),影片講述了藝術家生活中的另一種現實,讓人不由得想起25 年前王小帥導演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冬春之後——喻紅篇》承接著《冬春的日子》中以喻紅為原型塑造的年輕藝術家,在多年後已為人妻、人母,奔走於事業、家庭、學校、社會中。「生活就是如此簡單平靜,有些人不願承認這最真實的一面,而我欣賞的則是洗盡鉛華,處世不驚。」在影片中,喻紅如是說。

展覽信息:

「喻紅」2018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展位:1C13

展期:2018.3.29 - 31

文/栩栩 編輯/石薇薇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博報告 的精彩文章:

溫情二月 珠寶甄選之作邀您悅享愛的濃情蜜意
羅博私享旅程:從南美秘境到北非沙漠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