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國防部證實俄軍高超聲速導彈試射成功,將強化戰術核威懾力

俄國防部證實俄軍高超聲速導彈試射成功,將強化戰術核威懾力

原標題:俄國防部證實俄軍高超聲速導彈試射成功,將強化戰術核威懾力



央視3月12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11日宣布,本月10日,俄羅斯成功試射了「匕首」高超聲速導彈。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匕首」是一款空射型高超聲速精確制導導彈,可由米格-31B戰機發射,速度可達10倍音速,射程2000公里,可搭載常規彈頭和小型核彈頭。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去年12月份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匕首」導彈保證能夠突破所有現有防空反導系統,可對2千公里以外的目標施以常規打擊或核打擊,並表示研發這類武器裝備的目的是為應對美國及北約國家的威脅。



由於歷史原因,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有著根深蒂固的矛盾,儘管雙方在歷史上曾出現過幾次「合作大於對抗的態勢」,總歸是積重難返。近幾年,隨著北約東擴,大量吸收俄羅斯昔日小弟,引起俄羅斯的強烈不滿,俄羅斯與北約組織的政治軍事對抗態勢日趨激烈。而美國作為北約的盟主,北約組織一系列重大事件均有美國主持,因此,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其實質就是俄美間的對抗。


在此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將大量先進反導系統部署於俄羅斯周邊國家,在俄羅斯看來,這將大幅削弱俄羅斯核武庫的戰略核威懾力。核武器被俄羅斯視為民族生存最後的仰仗,這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因此,發展戰術核打擊能力,破除北約反導系統成為俄軍維護其核威懾力的「雙保險」。



發展戰術核打擊能力,帶來的結果就是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有助於俄羅斯在當前軍費不足的情況下,維持有限的核威懾力。一直以來,核武器被主要核大國視為戰略性武器,只有在最後關頭才會使用,輕率使用核武器極易引發核戰爭,這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承受的結果。



而戰術核武器雖然同樣為核武器,但是由於其射程近,噸位小,一方面可以保持對周邊國家的核威懾力。一方面,即使首先使用,也不會引發全面大規模核戰爭,因此,使用起來更加靈活,在當前的局勢下對俄羅斯而言反而更有效果。


而高超聲速武器將成為俄羅斯對抗反導防空系統的「撒手鐧」。當前的反導系統用來對付普通戰機,巡航導彈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面對高超聲速武器,基本沒有攔截能力。因為高超聲武器飛行速度極快,高度低,且可以在進攻過程中靈活變軌,現有的反導系統很難對其進行偵察定位、跟蹤捕捉和火力攔截。


「匕首」集兩者之優勢於一體,其本質就是一枚飛行速度極快的戰術核導彈,被俄羅斯寄予厚望。通常情況下,射程一兩千公里的戰術導彈一般不會搭載核彈頭,因為沒有必要,而且核污染容易對本國造成傷害。正如我國於2017年年底試射的東風17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一般,其性能於俄羅斯「匕首」相近,但並未搭載核彈頭。但是對俄羅斯而言,卻是另外一回事,數數莫斯科周邊有多少個國家處於2000公里的射程內,就知道為什麼了,難怪普京稱「匕首」是一款「完美的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營發現ING 的精彩文章:

網路直播哪家強,陸軍直播4小時坦克訓練誕生230萬彈幕
忽悠套路日軍強!叫板殲20的「心神」只是400億美金紙老虎

TAG:軍營發現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