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楊軍威:局部戰爭中四代機隱身空戰猜測

楊軍威:局部戰爭中四代機隱身空戰猜測

原標題:楊軍威:局部戰爭中四代機隱身空戰猜測





遠望智庫高級研究員 楊軍威



2018年2月,俄羅斯將尚未達到完全服役狀態的蘇-57突然部署到敘利亞戰場,3月1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稱,蘇-57已在敘利亞完成接近實戰環境下系列測試項目,並於一周前返回俄羅斯。因美軍在中東長期部署有F-22,此次蘇-57「閃進閃出」,不排除該機還會在敘再次部署,世界上首例四代機之間的隱身空戰可能在諸如中東地區的局部空域展開。


分析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部署蘇-57的背景,可能有以下幾點動因:


1.對蘇-57進行實戰部署測試。在實戰條件下進行裝備測試,問題暴露得最充分,測試的可信度最高。在實戰部署中發現預料外的實際問題,而不是在假想典型環境中發現預料中的表面問題,對新型裝備快速形成作戰能力益處頗大。俄羅斯的這種裝備發展理念值得學習和借鑒。


2.找回F-22對俄軍羞辱的面子。俄軍在敘利亞戰場部署了蘇-30、蘇-35、C-400等先進武器裝備,但對F-22沒有形成任何威脅。據美國《航空周刊》雜誌網站報道,他們採訪了一位在敘利亞參加戰鬥的美軍F-22隱身戰機中隊的中隊長,一位美國空軍中校。這位美軍中校說,一旦俄軍戰機想要越過美國划出的界線時,或者俄羅斯防空系統開始對空探測時,F-22隱身戰機的飛行員就會在國際頻道向俄軍喊話,讓俄軍冷靜下來。美軍的這種舉動是對俄軍的一種侮辱。部署蘇-57隱身戰機是找回面子的一種手段,充分體現了「戰鬥民族」的秉性。


3.在可控風險下對美形成威懾。雖然是實戰部署,但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美俄爆發大規模正面衝突的可能性較低。將蘇-57部署到敘利亞,既可對美形成威懾,戰爭風險又在可控範圍內。


由此可見,在敘利亞上空爆發真正的四代機之間的隱身空戰概率不高,但存在擦槍走火的可能。


四代機之間的隱身空戰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新鮮事。除近期入役的殲-20外,世界上批量現役的四代機均在美軍,因此也只有美軍有用四代機實裝研究四代機隱身空戰的條件。在美軍公開的資料中,只報道了四代機與非四代機之間的空戰訓練、演習信息,在這些公開的信息中,四代機以巨大的交換比橫掃非四代機(如F-22以0:144橫掃F-15),相關報道起到了明顯的威懾作用。我們相信,美軍肯定進行過四代機之間隱身空戰規律的探索研究,而未見相關報道。


四代機之間的隱身空戰到底是什麼樣?目前的認識還不定形,主要認識有以下三種:

認識一:兩不相遇


即認為隱身空戰發生的概率極低。由於雙方均隱身,地面預警系統難以發現,面對四代機的威脅,預警機難以升空作戰,無法為空中的四代機提供引導,四代機自主搜索效率極低,因此四代機在空中遭遇的可能性較低。這種現象在四代機執行對面任務時,出現的概率很高。


認識二:越打越遠


這裡的遠近不是指絕對距離,而是指視距外和視距內。


隨著隱身能力、感知能力和超視距攻擊能力的提升,作戰雙方總希望在中遠距解決問題,而不是進入難纏的近距格鬥,尤其是優勢一方。從美國人公布的六代機方案看,更關注隱身性能,對於機動能力的關注似乎不足,這是否反映了美國人認為隱身空戰會越打越遠,這一點也只有美國人有實踐驗證的條件。


空戰的目的是奪取和保持制空權,而對於奪取和保持制空權這一任務而言,空戰只是其中的一項子任務,是主要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如果未來的空戰越打越遠的話,則可以不用戰鬥機實施空戰來掌控制空權。相比戰鬥機而言,有許多其它效能更高的手段,如「大型空中空戰平台」、「武庫機」等。


如果未來空戰是以遠距為主,則對戰場感知的優勢和武器的射程優勢將起決定性的作用,平台機動性的權重將大幅下降。


認識三:越打越近


在近距空戰中,機會是均等的,隱身性能的優劣已沒有太大差異。近距空戰對機動性和敏捷性的要求很高,但如果激光武器能在六代機上實用,則近距空戰的模式將被顛覆。機動性的好壞在激光武器的「閃殺傷」面前沒有差異。


以上認識尚需實踐檢驗。我們依據對蘇-57技術特性的分析,推測俄羅斯人對四代機之間隱身空戰樣式的認識。

一般認為,蘇-57屬於「准隱身」飛機。對蘇-57隱身性能的較為一致的看法是,不如F-22和殲-20,但對蘇-57具體隱身性能的推測則存在較大差異,認為蘇-57正向雷達散射截面(RCS)在0.1~0.5平米之間(X波段)。


根據公開資料,F-22正向X波段的RCS約為0.01平米,取蘇-57正向X波段RCS為0.3平米。以正迎頭接近的典型樣式計,F-22的AN/APG-77雷達對蘇-57的發現距離約為150千米,而蘇-57的N036-1-01火控雷達對F-22的發現距離約為120千米。由此可見,F-22憑藉優異的隱身性能,對蘇-57可以做到「先敵攻擊」。


蘇-57安裝有俄羅斯最新的「產品30」發動機和全向軸對稱矢量推力系統,性能優於F-22的F119發動機和二元噴管。因此,蘇-57憑藉更好的氣動性能、動力性能和全向推力矢量技術,具有優於F-22的超巡和超機動能力。


蘇-57安裝的N036雷達系統包含5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分別為N036-1-01型X波段主火控雷達、N036B-1-01型X波段側視雷達(2部),以及N036L-1-01型雙波段(X/L)襟翼雷達(2部),N036L-1-01雷達在L波段對F-22的探測距離可達約200千米。加之光電探測系統是俄羅斯的傳統強項,多元組合的探測系統使蘇-57具備了超強的戰場感知能力。


因此,在與F-22可能發生的對抗中,雖然隱身性能處於劣勢的蘇-57在中遠距難以對F-22構成威脅,但憑藉其機載5部雷達和光電系統對F-22的探測,可以為蘇-57提供充足的預警時間。L波段雷達由於技術原理的制約,可以讓蘇-57遠距發現F-22,但預計難以滿足蘇-57對F-22實施攻擊的火控條件。


在蘇-57與F-22可能發生的隱身空戰中,蘇-57可以做到「先敵發現」,但無法做到「先敵攻擊」;F-22可以做到發現即可攻擊,形成「先敵攻擊」態勢。面對F-22的「先敵攻擊」,蘇-57利用「先敵發現」的預警優勢,憑藉優異的超巡和超機動能力,規避F-22「先敵攻擊」的導彈攻擊。由於對抗雙方在超聲速巡航狀態接近,F-22的單向攻擊窗口只能為F-22提供一輪導彈攻擊的機會。當雙方接近到蘇-57可以實施攻擊的距離,蘇-57即可對F-22實施攻擊。歷史統計資料表明,在空戰雙方明了戰場態勢的條件下,中遠距攻擊很難命中目標。而一旦雙方距離縮短到視距內,蘇-57的近戰優勢就可以充分發揮了。


這可能就是俄羅斯人對隱身空戰樣式的理解。在未來空戰中,四代機之間的超視距空戰其實很難分出勝負,最終的贏家很可能還要在視距內解決。因此,蘇-57強調超越對手的超機動性和近距格鬥能力,哪怕犧牲一部分隱身性能也是可以接受的。蘇-57在超視距空戰中並不需要追求絕對優勢,只要保證自己不在視距外被擊落就可以了。而蘇-57的這種發展理念是俄羅斯基於自身技術的優劣,揚長避短的優化選擇。俄羅斯在蘇-57的研發中,沒有在自己並不擅長的隱身指標上盲目追趕F-22,而是重點強化運用自己擅長的機動能力、雷達探測能力,從作戰效能角度形成與F-22的抗衡能力,而不是單純追求在性能指標與F-22的對比。


我們研究認為,造成隱身空戰與非隱身空戰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機載雷達的探測能力與導彈的攻擊能力不匹配。一般要求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是導彈攻擊距離的1.5~2倍,但由於四代機大幅壓縮了雷達的作用距離,相比之下導彈的攻擊距離並沒有縮小。假設紅藍對抗雙機的隱身能力、機載雷達的探測能力與導彈的攻擊能力相當,則雙機機載雷達的發現距離均小於導彈的有效攻擊距離。依據雙機之間的相對距離、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以及導彈的有效攻擊距離,可將空中隱身空戰劃分為遠距、中距和近距三個階段。



在隱身或非隱身空戰中,在遠距情況下,雙方之間的距離大於導彈的攻擊距離。因此,在遠距情況下先打開雷達,雖然看不到對手,雖然有可能被對手以被動方式截獲,但仍處於對手的導彈攻擊區之外,對手形不成攻擊態勢,雖有風險但不致命。

在非隱身空戰中,在預警機的支持下,在中距情況下先打開雷達,可實現「先敵發現、先敵攻擊」。但在隱身空戰中,由於無法獲得預警機的信息支持下,同時面對隱身目標,雷達的探測距離被嚴重壓縮,雷達的探測距離小於導彈的攻擊距離。中遠距打開雷達可能出現的狀況是,打開雷達沒看到目標,形不成攻擊態勢,反而會由於破壞了隱身條件,被對手在其導彈攻擊區內以被動方式「先敵發現」,並可能遭受無法預料的「先敵攻擊」,存在致命風險。因此,在中遠距隱身空戰情況下,誰先開雷達誰就明顯處於劣勢,而這種情況在有預警機信息支持的非隱身空戰中體現的並不顯著。


在近距情況下,雙方均在雷達可視範圍內,隱身能力的重要度排序後移,在此情況下,隱身空戰的樣式與非隱身空戰沒有本質的差異,只有程度的不同。



由此可見,在隱身空戰中,中遠距空戰的模式與非隱身空戰相比存在本質差異,而中遠距是空中隱身作戰的主要模式。


因此可以認為,空中隱身作戰的關鍵在於突破中距。中距區是隱身空戰與非隱身空戰差異最明顯的區域,也是隱身空戰態勢變化最劇烈的區域,危險程度最高。蘇-57的作戰理念就是在「先敵預警」的支持下,利用超巡和超機動能力突破中距。


蘇-57的這種作戰理念可能有效,但也存在較大風險。規避F-22發射的導彈攻擊需要準確的告警,配合有效的機動和電子對抗操作,從作戰使用角度看,難度較大,並處於被動應對局面。F-22在攻擊未果的情況下,可以高速脫離,避免進入與蘇-57進行近距格鬥的局面,戰場主動權掌握在F-22手裡。


未來空中隱身作戰究竟是什麼樣,我們可能很難認識得一清二楚。隨著蘇-57等四代機趨向成熟走上局部戰場,將會推進我們對空中隱身作戰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參考 的精彩文章:

擊落俄軍蘇-25的防空導彈從何而來
原創∣美媒:俄軍陸海空無人系統,居然領先了

TAG:裝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