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一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每個一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阿德勒的《兒童人格教育》,迴響在耳邊最多的一句話是——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他不理解光明,不知道為什麼飢餓,不會說,不會走,甚至不會抬頭和轉身,他是多麼的無助,他只會用哭聲來表達需要。

不可想像一個母親可以對嬰兒的哭聲不聞不問。有些父母覺得如果孩子一哭就去安慰,是對孩子的一種溺愛。

這真是一個可怕的認識!

別讓嬰兒在冷漠中成長,他只能以冷漠作為回報。餓了給他食物,尿了給他清潔,試著去理解他,關懷他,溫柔的對待他。柔弱的生命需要呵護,最初的需求應該滿足,這是一個孩子走向安全感的第一步,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為人格健全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成長的道路不會都一帆風順,他開始明白,他是那麼的弱小,沒有爸爸那麼高大,沒有媽媽那麼能幹,沒有哥哥姐姐會的更多……生活處處充滿沮喪。

正因為弱小,所以他自卑;正因為自卑,他渴望強大。當他努力使自己強大起來的時候,就會感到快樂,體會自信。

這需要勇氣,因為他不知道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路上荊棘遍布,可能寸步難行。

我們能給孩子的是什麼?無非是鼓勵,鼓勵,再鼓勵!

鼓勵孩子勇敢前進,鼓勵孩子超越自我,鼓勵孩子戰勝困難!

有時,孩子會因設立的目標過高而失敗。別嘲笑孩子,幫助他設立適合的目標,一步步來。

一些孩子總盼望著別人關注,彷彿只有他人的目光才能給他帶來自信。這樣的孩子可能很容易不快樂,因為他的快樂來自別人的評價。別指責孩子,而應指導他懂得,你最大的快樂不是來自別人的判斷。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沒有一個孩子不會犯錯,懲罰不會改變什麼,只會讓孩子犯更多的錯。

昨天決定今天,今天影響明天。

孩子今天的錯誤有著昨天的原因,不要孤立地判斷孩子的錯誤。當你看到了昨天,才會諒解今天。

所以,不要懲罰,而是了解,更要理解。

要知道,孩子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首先要培養的正是耐心。

孩子如幼苗,自然的風雨已經對他是種考驗,我們不需要變身風雨,讓我們成為園丁,給他需要的水和養料,讓他照見陽光,充分呼吸。根自向下,有一天,我們可以身退。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關於人的自卑感的理論。

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採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你也愛讀書或關注教育,請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逸文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逸文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