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遵守禮制,捍衛文明

遵守禮制,捍衛文明

3.1 孔子謂季氏①:「八佾[yì]舞於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注釋:

①謂:說,用於評論人物。季氏:魯國的大夫,具體所指,前人說法不一。楊伯峻《論語譯註》認為可能是季平子,即季孫如意,今從之。

②八佾:古代樂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禮的規定,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為大夫,應用四佾,卻用了八佾,這是對天子的僭越,故受到孔子的反對。

③忍:忍心。

1

譯文

孔子談論季氏說:「他用天子禮儀規格的八佾舞隊在庭院中表演,如果這種事都可以忍心做出來的話,還有什麼事他不忍心做呢?」

02

心解

《學而》講的是內聖之學,《為政》講的是外王之學。《八佾》則主要講禮樂文明,內外結合,在禮樂中實現文明的穩步前進。

《集注》:「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樂,孔子言其此事尚忍為之,則何事不可忍為。」善惡之別,原本就在一念之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就是要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在不斷行善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錢穆《論語新解》:「禮本於人心之仁,非禮違禮之事,皆從人心之不仁來。忍心亦其一端。此心之忍而不顧,可以破壞人群一切相處之常道。故孔子之維護禮,其心乃為人道計,固不為在上者之權位計。」

看似,孔子是維護禮,其實孔子維護的是人道,維護的是文明的根本。文化可以多元,但文明只有一個。凡是符合人性、符合人道的文化都是文明的,也是儒家可以包容接受的;凡是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人道的文化,都是反文明的,也是儒家不能接受,需要改造的。

《集注》引謝氏曰:「君子於其所不當為不敢須臾處,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則雖弒父與君,亦何所憚而不為乎?」孔子見微知著,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人心細微處去了解人性,後來季氏果然將魯君趕出魯國,最後客死他鄉。

中國的古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憲法,「禮」就體現中國古人的憲法精神,所以違背禮制就是破壞共同體的合作基礎,這在孔子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這段話是孔子對魯國實際上的最高執政者季平子(就是把魯昭公趕出魯國,最後客死晉國的那個季平子)的直接抨擊,毫不留情。儒家有一個傳統,范仲淹總結的很好,那就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尊重禮制,捍衛文明,是儒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蘋果系統長按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庸讀論語 的精彩文章:

人生走在正道上,何處不是風景!

TAG:子庸讀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