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婦科炎症多因濕熱作祟。這樣艾灸,橫掃濕熱,絕殺炎症!

婦科炎症多因濕熱作祟。這樣艾灸,橫掃濕熱,絕殺炎症!

一提到婦科炎症,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想起那句爛大街的廣告語——「洗洗更健康」,事實真是如此嗎?

結果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研究表明:與不使用陰道洗液的女人相比,使用陰道洗液的女人患盆腔感染的幾率增加了73%!

原因就在於:頻繁沖洗陰道,破壞了陰道菌群平衡,無法抵禦病原體侵入。可見,女人不要動不動就用陰道洗液,否則極易「洗洗更遭殃」。

1

濕邪不除,婦科炎症難斷根

中醫將婦科炎症等婦科病統稱為「帶下病」,婦科大家傅青主曰「帶下俱是濕症」,就是說,無論那種婦科炎症,病根兒都歸結為一個「濕」字。

「濕」分為內濕和外濕。

內濕:指濕熱內生,與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息息相關。比如,脾失健運,就會導致水液等滯留體內,陽氣運行就會受到阻滯,進而產生鬱積,「氣有餘便是火」,火與濕相合,即變成「熱邪」,濕郁化熱。

外濕:指濕邪內侵胞宮,損傷任帶。比如,淋雨或居住環境潮濕,導致濕邪滯留在人體內,濕阻氣機,陽氣運行受到阻滯,生理上的「陽氣」就變成了病理上的「熱邪」,也會濕郁化熱。

因此,要從根上斬斷婦科炎症,必得祛濕,「濕」祛除了,疾病自然好轉。

2

炎症也分冷熱

「炎」由2個「火」組成,因此總被認為是熱證,這就導致幾乎所有帶有「炎」字的病都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來治。婦科炎症反覆難愈,寒涼藥物絕對要立「頭等功」。

其實,炎症有冷、熱之分,不問冷熱,通通用寒涼藥物解決,只會越治越糟。

冷炎症:「濕寒」所致,濕濁下注,導致胞宮寒濕,常見白帶多、痛經等癥狀。

熱炎症:「濕熱」所致,濕熱下注,出現「熱、癢、痛」癥狀,比如陰部灼熱瘙癢、小腹墜脹疼痛等。

3

中年女性更易受濕熱侵襲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其中以30-45歲的人為最。因為這個時段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濕氣比較重。

加上這個階段的女性普遍壓力比較大,容易情緒不暢、肝氣鬱結,極易造成肝經濕熱之症。肝經「循陰經,繞陰器」,和女人帶下病關係密切。

4

濕熱體質有哪些特質?

面相上:

形體:偏胖或消瘦;

臉色:發黃髮暗,面部油膩;

膚質:易生痤瘡,發紅、膿皰;

舌像:舌紅苔黃、舌質紅、舌苔黃厚。

感覺上:

口乾、口臭、口苦、汗味大、體味大;

大便燥結或粘滯不爽,異味特別大,臭穢難聞;

小便黃赤,顏色很深。

疾病上:

男性多有陰囊潮濕;

女性常有白帶多,色黃,外陰經常瘙癢。

5

遇上濕熱型疾病該咋辦?

許多醫家認為,既然是熱毒,就採用清熱解毒的辦法,這樣可以暫緩濕邪所化之熱。不過,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短期內有改善,但不久病情就會反覆發作。原因上文已經說過了——濕邪未除!

所以,再強調一下:濕熱型疾病是濕阻氣機、濕郁化熱而來,因此治療的關鍵在於除濕。就如同洗衣服一般,只需讓衣服中的水分流失掉,衣服就不會再發熱了。

6

一根艾條,讓濕邪去無蹤

不管是濕寒還是濕熱,只要有濕,都可以用艾灸烤乾。陽氣進入體內,就會將濕邪驅出體外——艾灸時,有人皮膚上會有水氣出現,這就是濕氣外排的表現。

並且,在除濕的過程中,還能解決寒熱問題——艾灸調整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了,寒熱也會平衡。

艾灸取穴原則:

1、脾主運化水濕,如果脾的功能足夠強大,就可以將濕邪輕鬆運化掉,因此艾灸要以脾經上的穴位為主,如陰陵泉穴、承山穴、豐隆穴、解溪穴、三陰交穴;

2、肝經「循陰經,繞陰器」,可艾灸肝經穴位,如太沖穴、行間穴,以疏肝解郁;

3、脾腎虧虛者,加灸脾俞穴、腎俞穴、關元穴、中極穴;

4、如果瘙癢特別厲害,加灸「消炎穴」——商丘穴,對下身各種炎症均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濕氣讓人胖催人丑,但祛濕的這三大坑,你一定踩過!
春節過後,上班如上墳!如何擺脫節後綜合症,滿血復活?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