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革者周小川 人物

改革者周小川 人物

3月9日上午10:00,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兩位副行長的陪同下,參加了他的最後一場「兩會」發布會。

接受中外媒體採訪的周小川,始終保持著儒雅淡定的微笑,僅僅是他的一個小動作,現場的快門聲就像雨點一樣密集,持續數秒。

2018年3月9日,周小川參加的最後一場「兩會」發布會

根據全國人大公布的議程,3月19日上午將會決定新行長人選。從2002年12月至今,現年70歲的周小川執掌中國央行已近16年。

在這場「謝幕」發布會上,當一位香港記者問及「在漫長的行長生涯里,有哪些特別難忘和特別遺憾的時刻」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會心一笑。

周小川的回答簡短而充滿智慧,他用發布會的主題「金融的改革開放」呼應自己的職業生涯:「我覺得有幸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開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進,很有幸的一件事。」

「改革」、「開放」,這是貫穿周小川近16年央行行長生涯的兩大關鍵詞。在此期間,中國的經濟體量快速壯大,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貨幣,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這些變化決定了致力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周小川,必然成為一個世界級的人物。

國有銀行改革操刀人

作為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北京成方街32號度過了過往的15年,15年前執掌中國人民銀行時,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經濟體量不及英國;而如今,周小川卸任在即,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間,他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市場開放,將人民幣推向國際,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15年間,周小川推動了利率市場化改革、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金融市場改革、國有銀行股改上市、政策性金融改革、農村金融改革、存款保險制度建立等多項重大金融改革,推動人民幣在2015年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

「沒有一個人能把中國經濟騰飛歸功於自己,但是70歲的周行長值得更多的稱道。他為中國經濟增長打造了貨幣環境。他付出了巨大努力,從一個中央計劃體制的泥淖中,拽出一個金融系統,雖然這項改革還沒有達到他自己的預期。」《經濟學人》雜誌在3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中對周小川給予了如上的評價。

在記者會上,周小川強調,改進監管也是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金融方面其他的步伐反而可以走得更快、更大。比如說人民幣國際化和市場准入的放開,這些都跟監管的改革聯繫一起。」

周小川大半生都在致力於市場改革,他是新中國第一位具有博士學位的央行行長。他早在1980年代就提倡更加市場化的經濟模式。

1982年8月,周小川進入清華大學成為系統工程系首批招收的博士生。在此期間,他一直從事經濟體制改革的政策分析及許多經濟課題的研究工作。1986年,周小川出任國務院體改方案領導小組成員,併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為國務院高層擔任智囊;後又兼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委員。

1986年12月,周小川被任命為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助理,開始從政之路,時年38歲。此後,他歷任中國銀行常務董事、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屆委員。1998年2月,周小川出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2000年2月,轉任中國證監會主席;2002年12月,接替戴相龍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2013年3月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回想當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周小川作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他是國有銀行改革的操刀人。

正是周小川當年創造性地提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方案,解決了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嚴重不足的困境。由此,各家國有銀行得以開啟財務重組、注資、引入戰投、股改上市的改革路徑。十多年後,四家大型銀行悉數躋身世界前十大銀行之列。2015年,三大政策性銀行接棒改革。周小川在當年8月接受第一財經的專訪中表示,資本約束是約束機制的核心,也是政策性銀行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對於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新定位,周小川表示:「如果我們能在已有的實踐基礎上,借鑒好的經驗,不斷動態改進,或許三家行的模式能成為中國特色道路中有光彩的一部分。」

強力推進利率匯率改革

2000年~2002年執掌證監會期間,周小川作為資本市場的監管者,因為剷除腐敗被稱作「周扒皮」。隨後,漫長的央行行長生涯中,他掌舵人民幣國際化,力推金融體制改革,同時還要兼顧將通脹保持在較低水平,將增長維持在合理區間,幫助日益強大的中國經濟體抵禦各類風險。

2013年「兩會」期間,他在接受第一財經的獨家專訪時表示,宏觀經濟政策歷來有利有弊,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是如此。黨中央、國務院在決定實施經濟刺激計劃時,充分討論過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認識到經濟刺激計劃在短期內有利於促進經濟儘快企穩回升,但隨後會給物價、債務可持續性、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方面產生代價、造成壓力。「評價經濟刺激計劃的作用,應該將其放在一個歷史階段綜合來看,不能只想在危機時儘快復甦,復甦成功了以後又不願意承擔由其產生的成本,這是不現實的。」周小川坦然表示。

「周小川並不是激進分子,但是在中國的環境下,卻算一個堅定的經濟自由主義者。」《經濟學人》稱。

2013年6月的中國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流動性的洗禮,今天市場人士還對那場驚心動魄的「錢荒」記憶深刻。「錢荒」事件進入尾聲之後,周小川首次回顧了此次波動的來龍去脈和央行對流動性的政策把握。在出席「陸家嘴論壇」期間,周小川接受了第一財經的獨家專訪。他表示,央行對流動性的把握,市場基本上還是正確理解了。「此次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其積極意義在於提示銀行,需要對自己的資產業務作出調整。」他說。

在當年「錢荒」的處理中,央行的態度是強硬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前,央行總是第一時間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以緩解資金緊張。「這種情況過去沒有發生過,處於半年考核時點等因素,銀行發放貸款的衝動十分強烈,但需要把銀行這種傾向調整回來。」事後,周小川如是稱。

然而,「錢荒」未必是壞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或許是倒逼中國金融改革繼續推進的一個機遇。

對於下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周小川撰文稱,已設定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目標路徑。當年7月,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10月25日,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12月,央行推出同業存單業務,作為存款利率放開的過渡措施,為下一步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做出鋪墊;2015年10月,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中國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

對於匯率改革,周小川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輔導讀本中表示,要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周小川在實踐中總結出,改革開放提高了金融體系的整體健康性。改革開放促進了金融機構和市場的結構優化。尤其是在最近的五年,隨著中國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他在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確立新的貨幣準則方面不遺餘力地推進改革。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周小川在多個國際國內的公開場合,對中國的債務問題發出警示,並提出要警惕「明斯基時刻」。

2017年11月,他撰寫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文,收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文章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現狀給出客觀清晰的判斷,並強調,「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主動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要靠加快金融改革開放」。文章中63次提到「風險」,43次提到「監管」,31次提到「改革」,21次提到了「開放」。

周小川指出,主動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要靠加快金融改革開放。他稱,改革開放提高了金融體系的整體健康性,改革開放促進了金融機構和市場的結構優化。改革開放是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歷史經驗和未來抉擇。

2017年「兩會」央行發布會上,周小川向記者揮手

人民幣國際化路上的戰士

在周小川推動金融改革開放的貢獻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推動,周小川因此被譽為「人民幣先生」,如境外媒體此前所言,周小川「未來會因推動人民幣成為全球貨幣而被載入史冊」。

在記者會上,周小川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改革成果進行評價,並勾勒了這項改革的未來。他稱,人民幣國際化,主要的政策該研究的都已經研究了,主要的步驟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今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這場改革大幕開啟於2005年的匯改。人民銀行宣布從2005年7月21日起,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意味著人民幣開始對美元脫鉤,爭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2015年8月11日,「新匯改」進一步完善了中間價報價機制,為人民幣能夠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鋪平道路。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在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機制方面也不斷推進。2007年,首隻人民幣債券登陸中國香港;2008年,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根據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引擎。截至目前,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全球規模最大。

2009年,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並於2010年、2011年先後兩次擴大試點範圍直至全國。2014年開始,人民幣全球清算網路頻頻布局。

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2016年12月,人民幣成為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市場佔有率為1.68%。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末,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同時,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不斷推進,目前,人民幣在七大類共40項資本項目交易中,已實現可兌換、基本可兌換、部分可兌換的項目共計37項,佔全部交易項目的92.5%。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權重10.92%,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元(41.73%)和歐元(30.93%),納入SDR是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標誌著人民幣為國際市場所認可,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和交易貨幣。

「應該說,市場參與者在多大程度上願意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和投資,以及用於資產計價,包括一些重要商品、儲備,在多大程度上用人民幣計價交易,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也是誰也強制不了誰的,都是他們自願按照他們的理解來考慮的。」周小川坦然自信地表示。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未來的方向,周小川在今年的記者會上表示:「至於政府方面或者說從央行的角度能夠繼續推動的事,一是在資本市場和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連通方面,可能還有進一步可以做的事情。這方面大家也已經看到,這些年始終都有一些進展。除了資本市場以外,整個金融市場其他方面的連通也會有所增強。另外,中國是穩步地、漸進地推進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可兌換以後,還存在著一些個別方面的限制,這些限制也會逐步有序放開,放開以後,人民幣國際化還能夠進一步地向前邁進。」周小川再一次,為人民幣國際化指明方向。

與世界溝通的智者

2017年「兩會」,出現在央行發布會上的周小川換了一塊蘋果手錶。而此前的十年左右時間,他都戴著一塊看不出牌子的金屬手錶。市場隨即解讀為,技術官員周小川對中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發揮的特殊作用。

在國際上,周小川以英文流利、極富個人魅力而著稱。「周小川可以同國際交流,而這點相當重要。」有央行前任官員曾如此表示。

周小川在2015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演講

周小川具有國際化的視野,秉持開放的心態,執掌中國央行15年有餘,他學習和借鑒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中央銀行理論以及貨幣政策操作的成功經驗,帶領中國央行成功抵禦了一次又一次危機。

隨著中國的經濟體量快速壯大,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貨幣,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

在近16年時間裡,世界先後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直至如今,全球經濟都在緩慢的復甦之中。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經濟治理中開始發揮一定作用,包括參與儲備貨幣體系改革以及貿易與金融穩定等政策的制定工作。

不僅如此,周小川在全球貨幣體系的改革中也貢獻了自己的智慧。2009年3月23日,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不久,他在央行官方網站發表《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一文,指出,此次危機的爆發並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反映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系統性風險。周小川提出了「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

2010年末,面對「熱錢」流入加速的形勢,周小川提出「池子理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2月15日,周小川首次對此作出解釋,在他看來,典型的「池子」就是指外匯儲備,儲備有不同的板塊,板塊又可以理解為不同的池子。他解釋稱,有的保證進出口支付;有的預備外資企業分紅;有的是熱錢進來,100%的吸收再給予100%的對沖,不讓其對經濟產生影響。

作為中國央行行長,過往的15年是中國經濟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時期。2002年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長,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18.32萬億元,2018年2月末,M2餘額172.91萬億元,15年間,貨幣供應量增長接近10倍。其間,不乏「貨幣超發」的擔憂。

2013年3月「兩會」期間,周小川再次接受了第一財經的獨家專訪。這一次,他深度解疑釋惑了M2。在他看來,過往10年中國M2/GDP有所提高,雖然有各方面的客觀原因,但確實反映了中國經濟金融結構中儲蓄率過高、直接融資發展不足、金融風險過度集中於銀行體系的現實問題,需要深化改革,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來逐步解決。

2011年9月,《歐洲貨幣》雜誌評選周小川為「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長」。2016年10月中旬《環球市場》(Globalmarket)雜誌將其評選為2016年度東亞地區的「年度央行行長」。

在國際舞台上,周小川也因經濟領域之外的興趣特長和強大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國際同行。熱愛體育和音樂的周小川顛覆了外界對於中國官員的刻板印象。

據媒體報道,IMF總裁拉加德曾贈送一套羽毛球拍給周小川,並盛讚稱:「周行長很愛打羽毛球和網球。這兩項運動都需要耐力、靈活性、速度、精確性和戰略技巧,這些都是中央銀行行長的應備素質。」

周小川熱愛歌劇,他曾於1998年11月在中國最大的對外出版機構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名為《音樂劇之旅》 的書,「首次向中國讀者全面介紹了音樂劇這門藝術形式」,讓諸位避免「遺漏掉本世紀最重要且發展最快的一項文化成果」。該書的責任編輯說,當時的周行長還在中央音樂學院兼職教授音樂劇。

如今,周小川即將謝幕,而中國金融改革的進程還將繼續,周小川也必將因其為中國金融改革奠定的堅實基礎以及國際的影響力而載入史冊。

周小川任職央行15年大事記:

2002年12月底,正式出任中國央行行長。

2003年,開始啟動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至2010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順利完成上市,躋身世界前十大銀行之列。

2005年7月21日,正式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啟動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08年7月,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根據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引擎。

2009年7月,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並於2010年、2011年先後兩次擴大試點範圍直至全國。

2010年6月,人民幣匯改再度啟動。

2013年6月,中國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流動性的「錢荒」洗禮,央行成功處理了這一流動性緊張局面。央行實施調控,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和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

2014年開始,人民幣全球清算網路頻頻布局。

2015年,三大政策性銀行接棒改革;同年8月,「新匯改」進一步完善中間價報價機制,為人民幣能夠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鋪平道路。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後,加入SDR貨幣籃子的第五種貨幣。

第一財經獨家專訪周小川相關報道:

專訪央行行長周小川:解疑釋惑M2

http://www.yicai.com/news/2537851.html

專訪周小川:市場基本正確理解了央行

http://www.yicai.com/news/2822080.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專訪周小川:絲路基金起步運作

http://www.yicai.com/news/4576485.html

周小川談政策性銀行改革:資本約束是心

http://www.yicai.com/news/4674297.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虛假互聯網廣告成為重點整治對象,專家建議監管還需先進手段
亞洲最大貨運機場獲批,湖北鄂州打造「東方孟菲斯」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