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為亂世存信史
原標題:史量才:為亂世存信史
● 原創投稿請至:historymook@sina.com
他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最大的報界企業家,在民族危亡的歲月里,他的辦報思想與實踐充分體現了中國新聞工作者剛正不阿、秉筆直書的戰鬥精神。他曾告誡報社同仁:「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三格不存,人將非人,報將非報,國將不國!」
《申報》是中國近代一份赫赫有名、影響深遠的報紙,在其近百年的滄桑歷史中,原《申報》總經理、愛國民族資本家史量才為它的發展直至輝煌鼎盛做出了重要貢獻。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祖籍江蘇江寧縣。他從小接受傳統教育,戊戌變法後,受維新思想影響,放棄科舉。1905年,他與黃炎培等發起組織江蘇學務總會。1907年,為反對清廷向列強借款築路,史量才參加了江浙兩省紳商拒借外資保護路權運動。1908年任《時報》主筆。辛亥革命爆發後,史量才結識了上海的革命黨人陳其美等,參加響應武昌首義、謀求江蘇獨立的活動。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議和期間,他參加了南北議和的協商工作。
振興《申報》的新興企業家
親眼目睹辛亥革命失敗的過程和政權的嬗變,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動軍閥和流氓政客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的真實面目,對革命抱著滿腔熱忱的他感到十分失望,從此把主要精力轉向新聞事業,試圖通過社會輿論力量來監督當局,激濁揚清。
1912年9月,史量才在張謇、趙鳳昌等人的支持下,接辦了當時已虧損數年、發行量只有7000份的《申報》。為擺脫慘淡經營的局面,史量才首先贏得江浙資產階級資金上的投入,接著起用張竹平、馮子培、王堯欽等管理人才,對《申報》逐步實行現代化、企業化管理。同時,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積極開拓廣告業務,大大增加報紙收入,並以敏銳的經商頭腦分析市場行情,適時囤積廉價紙張,降低生產成本。由於經營有方,《申報》在短期內面貌便煥然一新,業務逐漸增長。1916年,史量才收購了合資人的股權,獨家經營《申報》。
早年申報館
現代化報紙的最大特色,一是銷量大,二是傳遞消息快,這就需要大廠房與現代化的印報設備。為改變《申報》原有的極為簡陋的館舍及條件極差的設備,史量才不惜承受經濟困難的壓力,致力於印報技術的現代化。1918年,他用70萬元新建了一座共5層100多個房間的大廈作為《申報》的館址,並從美國購進兩台新式印刷機投入生產,其速度與4台普通印刷機相當,可同時印報18張,每小時印報3萬餘份。其他如鑄字機、紙版機、鉛版機、制銅版機和鋅版機等亦全部加以更新,《申報》成為當時全國設備最新、最完善的報紙。1922年11月,英國報界巨子、《泰晤士報》的主人北岩勛爵來到中國,驚嘆世界上唯有《申報》及《泰晤士報》有此現代化的規模與氣勢。
申報館前整理分發報紙的商販
在改善技術設備、創新經營理念的同時,史量才還不拘一格、不惜重金,網羅人才為《申報》服務,如聘請進步作家黎烈文任副刊《自由談》主編,刊登茅盾、巴金、郁達夫、魯迅等著名左翼作家的文章。僅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就發表了魯迅140多篇戰鬥性很強的雜文,使《自由談》一度成為反文化圍剿的重要陣地,吸引了眾多讀者的關注。劉海粟因「模特事件」落難巴黎時,也被史量才聘為《自由談》特約通訊員,每月酬金百元,這是當時《申報》的最高稿酬。在得知陶行知從日本回國後,為了將科學知識普及到勞苦大眾中去,史量才不僅資助他十萬大洋,聘其為顧問,而且讓他住在自己家裡,共商《申報》改革大計。人才濟濟的《申報》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史量才的銳意改革、苦心經營下,進入20世紀20年代後,《申報》的發行量急劇上升。與此同時,還連續出版了《申報月刊》、《申報年鑒》、《申報叢書》和《中國分省地圖》等書刊,讀者面不斷擴大,報社資金積累亦成倍上升。1912年史量才等以12萬元購得《申報》,到1938年,《申報》僅有形資產就達150萬元,成為當時全國發行量最大、擁有讀者最多的報紙之一。
以《申報》為基礎,史量才不斷拓展業務範圍。1921年與南洋僑商合辦中南銀行;後又集股創辦民生紗廠;幫助擴大五洲藥房,協助復興中華書局;1927年經辦《時事新報》,之後購得其全部產權;1929年從美商福開森手中收買《新聞報》大部分股權,一躍成為上海乃至中國新聞界最大的報業集團,史量才本人也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報界企業家。
「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
史量才抱著「新聞救國」的理想,以辦好《申報》為終生事業。他常說,「新聞家,國醫也,……一日不死,則國醫之重任一日不容息其肩。吾知報界中不乏年富力強飽學深思之士,當此國病垂危,必能併力同心診察其癥結所在,處方下處,起死回生,挽救浩劫於萬一」,以此來呼籲作為輿論先鋒的新聞界同仁在國運傾危之際戮力同心,尋找國勢衰微之病因,共同擔負起時代使命和民族重託。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史量才痛感國土淪喪,生靈塗炭,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十分不滿,反對國民黨當局不顧民族危亡而進行的「剿匪」內戰。在與宋慶齡、楊杏佛、陶行知等人士的頻繁接觸中,迸發出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精神,思想日趨激進,政治態度更加鮮明,開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轉折。他曾告誡報社同仁:「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三格不存,人將非人,報將非報,國將不國!」堅決主張捍衛新聞獨立與新聞自由。
《申報》在史量才的主持下,成為抗日進步力量的喉舌。國民黨左派領袖鄧演達被蔣介石秘密殺害後,宋慶齡撰寫《宋慶齡之宣言》予以嚴厲譴責和抗議,但沒有報社敢於公開發表,史量才得知此事後,當即決定全文見諸《申報》。他還支持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等發起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運動,衝破新聞封鎖,頂住國民黨當局施加的種種壓力,在《申報》上發表民權保障同盟的宣言和各方函電,對其活動進行全方位跟蹤報道,使民權保障同盟正義的呼聲傳遍國內外,擴大了同盟的社會影響。《申報》不僅大力宣傳抗日救國,反對妥協退讓,而且敢於抨擊時弊,揭露當局的黑暗統治,成為反對內戰、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要求實行民主的陣地。《申報》旗幟鮮明的政治態度令國民黨當局感到莫大的恐慌,蔣介石設立新聞檢查所,給各報派員督導,唯史量才堅拒不納,否則《申報》寧可停刊,以維護其「獨立之新聞乃世界幸福之所賴」的辦報理念。
為控制上海輿論陣地,蔣介石政府試圖拉攏史量才,給他以中山文化教育館常務理事、上海臨時參議會議長等榮名高位,但他堅持正義不為所動。由於言論自由進步,1932年7月至8月,《申報》曾被蔣介石手令禁止郵遞達35天之久。之後,蔣介石找史量才談話,威逼說「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100萬軍隊」,史量才回敬說:「我手下也有100萬讀者,我們也不敢得罪。」
腐蝕拉攏、威逼利誘均告無效後,1934年11月13日,蔣介石指使戴笠派遣軍統特務將其暗殺。
《申報》
秉持「以史自役」辦報方略
史量才認為報紙是對歷史客觀忠實的反映,應成為「史家之別裁,編年之一體」。要為後人修史建立完備的檔案,必須有完整的資料,因此報紙肩負著「通史之任務」,報社全體同仁必須「以史自役」。
在接手《申報》之初,史量才發現《申報》整整40年竟未留存一份資料,他上任伊始就決定收購自1872年4月30日至1912年10月20日的全部舊《申報》,為此反覆刊登徵集廣告,最終從民間一位收藏者手中徵集到了自問世起整整40年的幾乎所有《申報》(僅缺7張)。史量才在1928年的《申報》二萬號慶祝會上表達了百般搜求之用心所在:「慨自17年中,兵爭俶擾,而國家之文獻蕩然無存。一旦政治清明,朝失而求之於野,此戔戔報紙,或將為修史者所取材乎。」《申報》秉承他「以史自役」的辦報方略,儘力全面、詳盡、真實地記載每天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成為記錄近代中國社會歷史的詳實的「百科全書」。
史量才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他的辦報思想與實踐充分體現了中國新聞工作者剛正不阿、秉筆直書的戰鬥精神。在民族危亡的歲月里,史量才忠於新聞事業、尊重客觀事實、不畏強權的辦報精神,值得今人紀念與學習。
【來源:《中國文化報》2010年11月2日 文/李嵐】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