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最精銳的一支軍隊,選拔制度比美國特種兵還難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一定聽過這樣一句台詞「我有精兵數萬,足可蕩平天下」。很多史書當中,在形容一方勢力強大時,也常常用「精兵」一詞。
「精兵」,從字面上理解,那肯定是精銳士兵,也就是單兵能力和武器裝備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一大截。那麼這個所謂的精兵到底「精」在哪呢?
我們先來看下為什麼會有「精兵」這一說法。
在春秋以前,我國古代的戰爭以車戰為主,士兵來源是貴族子弟(奴隸平民不能上戰場),平時在家,遇有戰事才集結上戰場。但進入戰國時期,因為戰爭太頻繁,規模越打越大,所以不論國人、野人,只要年齡符合,都要上戰場。
但是兵多了並不意味著就強,因為這個時候的士兵說白了就是一幫平民聚在一塊,不僅要消耗糧食,遇到膽小的見到敵軍就往後縮,恐怕兵再多也會一鬨而散。
所以各國就開始從士兵當中挑選那些年輕力壯又膽子大的,單獨組建成一支作戰部隊,既減少了養兵成本,又能在面對對方的烏合之眾時快速擊潰對方,這就是最早的精兵概念。
比如秦趙長平之戰時,白起就曾派出一支2.5萬人的奇兵攔截趙軍退路,硬生生的切斷了45萬趙軍和後方的聯繫,足見其強悍。
後來到了三國時期,開始出現了世襲兵,而且主要針對那些民風彪悍的地區徵兵,也就是把「精兵」產地化,像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就將少數民族士兵組成了「無當飛軍」。
在古代農業社會,把軍隊完全變成職業化,脫離生產,顯然不太現實,供養不起,所以歷朝歷代在延續寓兵於農做法的同時,還是會遴選一部分精兵出來,進行職業化訓練,用來攻堅打硬仗。
比如呂布的陷陣營,東晉的北府兵,唐太宗的玄甲軍,岳飛的背嵬軍以及明朝的戚家軍、天雄軍、關寧鐵騎等。這些人不用忙於生產,平常主要的工作就是訓練,而且裝備往往是當時最先進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爆發農民起義後,那些沒有拿過刀槍的起義軍可以跟正規軍抗衡,因為冷兵器時代大家單兵戰力都差不多,無非是你正規軍裝備比我好點罷了。
但一旦遇到所謂「精兵」,那結局可就大不一樣了,經常出現十幾萬農民起義軍被幾萬甚至幾千官軍剿滅的情況,因為人家是職業的,單兵技能、軍紀和戰術素養都要高於一般人。
那麼這個「精」具體精在哪呢,有什麼量化的標準嗎?
有。我們以戰國時期的魏武卒舉例,魏武卒就是戰國時魏國的精銳部隊,由吳起一手訓練而成,人數不多,巔峰時也才5萬人。
據史書記載,魏武卒選拔標準是「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也就是說要背著七八十斤的裝備,半日內跑40多公里。
冷兵器時代,不是說跑到地方就算完成任務了,而是還需要有剩餘體力能夠操持刀劍投入戰鬥。目前42公里男子馬拉松的世界記錄是2小時2分,顯然,普通魏武卒要比馬拉松運動員還要厲害,畢竟馬拉松是輕裝上陣。
美軍算是目前全球最強的軍隊,但其選拔也達不到魏武卒的標準,只有特種兵的選拔要求可以超越(負重百斤行進64公里),不過淘汰率達90%。顯然,單就古代「精銳」士兵的體能選拔這項指標而言,美軍士兵也是很難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