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東坡也有糗事》

《蘇東坡也有糗事》

蘇東坡與杭州有緣,他先後兩次在杭州為官,總共五年。第一次是他三十六歲至三十九歲時,來杭州任通判,大約相當於副市長職務。第二次是五十四歲至五十六歲,任杭州太守。時間雖然只有五年,但是他在杭州做了許多好事,拯災枚荒、治理六井、浚湖築堤等,千古傳頌。

杭州人對蘇東坡也有特殊的感情,到今天人們還在稱頌這位先賢,春天即將來臨,蘇堤上的遊人哪個會忘記他呢!

但是人的名氣再大,功績再豐偉,也難免有些糗事。當然,我今天來談蘇市長的糗事,也只能算是軼聞趣事了吧!

話說宋仁宗嘉祐元年,二十一歲的蘇軾蘇東坡和他十九歲的弟弟蘇轍蘇子由,一同參加禮部秋試。

考場中,蘇東坡對試卷中的一道題目發了呆,前思後想理不出頭緒,想不起題目的出處,只好一聲聲地嘆氣,同時時不時地朝弟弟蘇轍那邊看。

蘇轍雖說是弟弟,但是學問並不比哥哥差,這道題目他是做得出的。看到哥哥這股樣子,心中有數,於是他把手中的毛筆橫過來,往東看看,又往西看看,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然後又用嘴巴對著筆管吹氣。

蘇東坡發現弟弟做了這麼個動作,頓時領悟了過來:哈哈!原來題目中的這句話不就是《管子注》里的嗎?茅塞頓開,刷刷地下筆,順利地完成了試題。

結果,兄弟二人雙雙錄取。

後來兄弟二人又要參加殿試。皇帝老兒親自要考他們,兄弟二人發了愁,心想,兩人中能錄取一個已經不錯了,可是誰落選都不舒服。於是去向他們的父親求教。他們的父親也不是等閑之輩:蘇洵蘇明允,又稱蘇老泉。也是一代文豪,所以世稱「一門三學士」。蘇洵告訴兩個兒子,你們拿到題目,一個做「和題」,就是附和命題,從正面立論;另一個做「罵題」,就是批駁命題,從反面立論。結果兩個兒子照此答題,果然兩兄弟同科進士及第,脫穎而出,名動京師。看來,兒子終究還是老子厲害。

如果沒有弟弟蘇轍吹筆管,蘇東坡禮部考試都可能通不過呢!

蘇東坡考試「作弊」,畢竟有點不光采,雖然只是兄弟倆打了個啞謎,但是沒有這個毛筆管子哪裡來那個文章《管子注》。不過相比那種文抄夾帶的作弊來,蘇東坡的作弊只是小意思而已。就像現在的考試,考生在衣服里貼橡皮膏、大腿上寫公式,被監考老師發現直接記零分。如果兩個人約定,摸左耳為A、右耳為B,至多是警告。再說,蘇家兄弟只是提示了一下,後面的文章還是要自己寫的。

怪不得後來蘇東坡在密州(山東諸城)當太守時,要寫詞來懷念弟弟了: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是啊!不僅蘇東坡要感謝蘇轍,我們也要感謝他。沒有他轉動筆管,或許蘇東坡就答不出這道試題,就通不過禮部秋試,他的人生軌跡就要改變,世上就少了一個大詩人,西湖十景就沒有了蘇堤春曉,說不定西湖都沒有了呢!

【原文】宋 蔡條《鐵圍山叢談》

昔東坡公同其季子由入省草試,而坡不得一,方對案長嘆,且目子由。子由解意,把筆管一卓,而以口吹之。坡遂寤乃《管子注》也。又二公將就御試,共白厥父明允,慮一有黜落奈何。明允曰:「 我能使汝皆得之, 一和題一罵題也可。」 繇是二人果皆中。噫,久不獲見先達如此人物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老葛說 的精彩文章:

《天上真的掉餡餅了!》老老葛講聊齋
《一個色魔官二代》

TAG:老老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