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是「是非不分」
本期導讀:生命無限。為什麼人的生命可以無限?我們怎麼來了解和透視人生?本期推出「活動開示」系列之三《生命無限》,探討學佛法的目的就是來認識我們自己的心、開闊我們自己的心,建立我們內心無比寬廣的心胸格局,了解我們整個生命的過程是沒有限定性的。這樣的一生、這樣的生命就是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的。
佛言祖語:如是受、想、行、識不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舍住,正念正智。——《雜阿含經》卷三
學誠法師法語:平等觀不是說,搞得善惡、是非不分,這個叫作平等觀。如果搞成善惡是非都不分的話,這人都變成白痴了。但我們常常說「無分別」「平等觀就是一樣、大家都一樣」,就是對佛法的誤解,極大的誤解——不是一般的誤解,是很大的誤解,也就是沒有真正看懂佛經。
文章:學佛,不是「是非不分」
佛法,它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平等觀,平等的觀念。對牛彈琴也好,壯如牛也好,這個在境界上、在人的心裡,都是有起伏的。
所謂平等觀,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一個階段,沒有安住在事物的表面的現象,沒有安住在事物的一點上,能夠用變化的、動態的這種心,去觀察外在的、變化的、動態的這樣一個過程。就是說,我們的心不執著於哪一點,它都平等觀察。
我們人有生老病死。一棵樹,它有播種子的時候,有發芽的時候、紮根的時候、開花結果的時候。他都能夠平等觀察到,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種子很重要、土壤很重要、樹葉也很重要,它的根部也很重要,花很重要、果很重要,都是很重要。
但是,我們不容易看到,這個花很重要,這個種子很重要,這個根很重要,這個樹葉很重要。我們只會認為,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很重要,這棵蘋果結了五百斤,你看了很高興;你收成只有五十斤,他心裡就不高興不痛快。就是非常容易注重結果了。
非常容易注重結果,不注重原因、不注重行為、不注重過程。他不是以一個平等心來看待,而只是說對我有需要的、對我有用的,他就重視,他就特別地關心。對我們有用的、對我們有幫助的這個事物的出現,是需要很多因素的,是需要整個的過程的,不會說無緣無故,天上就掉一個蘋果下來,這不可能的事情。
也不可能說無緣無故我們就開了大悟,也不可能說無緣無故我們就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很有成就的人、很有道德的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它都需要整個的過程。我們能夠把整個過程當中的每一步、每一點,都知道它是很重要很重要,在這一點上面不要有問題,在這一點上面不要有漏洞,在這一點上面要做好,這個就是佛教的平等觀。
平等觀不是說,搞得善惡、是非不分,這個叫作平等觀。如果搞成善惡、是非都不分的話,這人都變成白痴了。但我們常常說「無分別」「平等觀就是一樣、大家都一樣」,就是對佛法的誤解,極大的誤解——不是一般的誤解,是很大的誤解,也就是沒有真正看懂佛經。(4)(未完待續)
——摘自學誠法師2007年12月北京龍泉寺開示《生命無限》
TAG:北京龍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