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賽博格時代將會代替人們期待已經的《人工智慧》時代

賽博格時代將會代替人們期待已經的《人工智慧》時代

當人類吃飯為的是享受美食,而不是填飽肚子;參加聚會是為了增添視野,而不是交流應酬。這樣將人類解放的生活只可能被一種新的生物所實現——賽博格(cyborg:意為機器與人類合體生物)。

在2001年上映了一部名為《人工智慧》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具備人類大腦思維的智能機器男孩,尋找母愛的感人故事。如今的社會AI技術已經進入高速進化期,在日後的生活中,也許不會出現《機器管家》中那樣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不會出現《終結者》中的天網試圖毀滅人類,最有可能出現的是人類為了長久存活在世界而與機器結合的新物種。

《人工智慧》這部電影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觀點,那就是關於「是否我們造出機器人是為了讓他們來愛我們?」劇中的男主角大衛就是一個專門生產出來為那些需要孩子的人提供慰寄的只能機器人。

關於是否機器人完全服從人類要求這一點,其實不能受到人類的思想的控制,因為擁有獨立思維的生物,天生具備對自己身邊事物的主觀選擇。例如我們生下孩子,難道是為了讓他們來愛我們嗎?即使我們抱著這種期待,孩子也不一定會那麼做。

既然這些被製造出來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不會愛上我們人類,難道對他們的苦心研究難道只是為了解放人類原有的勞動?我想之所以人類不斷的對機器人進行研究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在人們的心中,總會有著多多少少的佔有慾,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對特定人佔有慾的實現太難了。

在許多年前人們在文學中創造出了匹諾曹,一個從木偶變為真人的童話。電影中的機器人大衛就是一個追求自己人類化的代表,影片之所以將大衛渴望變成一個真人的追求表現的那麼強烈,並不是大衛對母親的愛,而是人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一個人甘心情願為自己付出一切的人。

在很多人看來,人類陷入對機器的迷戀可能性很小。事實卻不是這樣,早在二十多年前,網戀的產生標誌著人類對於思想的追求在某些情況下超出了真實的存在。兩個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只是通過言語的交談,便可以陷入愛河。很多時候在得知對面可能是騙子或者年紀與自己相差巨大的情況下,依然在愛情里無法自拔。

大衛這種智能機器人應該會出現在賽博格之後,因為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最先滿足的會是解決自身的死亡問題。當人體的各個器官都可能被人體仿生器官所提替換時,延續生命只需要去考慮成本問題。聽起來似乎這一天遙不可及,就當前的科技進步速度,相信可以實現在本世紀結束之前。

有一種增長叫做指數增長,可以理解為在一定的正數值上乘以一個固定的正數,隨著次數的增多,增長速度會成倍甚至是成百倍、成千倍的增加。這樣的增長已經出現在了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最近一百年的發展,已經超過了過去人類幾千年的進步。

簡單的一個例子,將一個周朝的人帶到明朝,時間跨度將近兩千年,他也許會對明朝某些現象感到驚訝,但是在短時間能便能夠接受和適應;倘若將一個清朝嘉靖年間的人帶回現代,他可能會被我們生活的世界直接嚇死,即使幸運的活下來,想要適應我們當下的生活,沒有個幾年時間也很難實現。

這部電影在2001年上映的時候,觀眾會被影片中的科幻場景所震撼。可在我們現在看來,智能機器人已經出現了雛形,需要解決的僅僅是完善的問題。在2000年之前,我們看到電影中看到主角駕駛具備導航功能的智能飛船我們會感到驚訝,現在幾乎每個擁有智能手機的人,都擁有了這項權利。最新的智能聊天機器人,在當事人不知情的狀態下,足以瞞過幾個小時,只有在長時間的交流中人們才會發現與自己交流的可能是一部機器。換句話說,一個未滿10歲擁有正常智商的兒童,已經無法辨別出與自己交流的到底是真人還是智能聊天程序。

賽博格出現在人工智慧機器人之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管人類身上多了多少機器的組成部分,在權利上依然優越於純機器人。如果一個人換身體零件,最後換的只剩下腦子,社會依然還要把他當成人看,因為人權的存在以及最先享受這種科技成果的多半是個極為成功的人士。機器人就比較慘了,它們即使擁有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將這個獨立思考的晶元裝在一個人類的頭顱中,也只是一個可以操控人類身體的機器罷了,沒有人會覺得它是個人類。

影片中,當家庭中真正的孩子回來之後,母親不久便將大衛丟棄在了荒野之中。這就說明不管機器人再怎麼像人類,我們再怎麼愛它們,當需要犧牲的時候,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是會將機器人犧牲掉。當然這部電影是在用這個情節來諷刺人類的實用主義,不只是對待物品,很多時候對待身邊的人也是如此。當我們在特定的人身上需要親情、友情、愛情或者名譽、金錢、權力的時候,我們會對提供者殷勤有加,一旦我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或者覺得這些東西不再有價值,便會將他們踢得遠遠的。

賽博格作為人類與機器結合的一個概念,他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人類長生不老的願望。同時也是解決地球饑荒、戰爭、生存環境的關鍵。

人類的特別之處在於人類懂得思考,缺點是我們身體機能對思考限制,賽博格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衝破這種限制。當人類的需要了解一種知識,不再通過做筆記,反覆的看書獲得,而是可以下載到植入人類大腦的記憶晶元中,人類便可以節省下大量的知識儲備時間,同時人類的思考可以通過智能晶元加速運轉。在強大知識與高速思考速度的支持下,一些幾十個科學家苦心研究幾十年的問題,可能在一瞬間就被解決。

從1870年最早的儲存媒介打孔紙到1970年計數電子管,發展了整整100年才擁有了4kb的儲存容量。但是我們從60G的攜帶型移動硬碟過度到4TB移動硬碟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科技的進步速度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也許在短短了幾十年後,人類因為仿生器官的植入,不再需要進食,吃飯純粹是出於味覺的享受;戰爭也不再有傷亡,通過計算機之間的計算和競爭,用機器人便可以一決高下;人類在強大的思考速度支持下,掌握了衝破光速的技術,移民其他星球變成了可能。

電影片頭機器人

如果您覺得這些離我們太過遙遠,在這部電影的開頭,那個被當成示例機器人,已經不再是科幻。因為2016年3月機器人索菲亞已經成為了第一個取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

圖為機器人索菲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失的下雨天 的精彩文章:

一個你不了解的伊朗,兄妹因為一雙鞋成了《天堂的孩子》
生活只能《勇往直前》

TAG:消失的下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