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根源在哪裡?
道學
03-13
按照易傳的說伏義觀物取象從而畫得八卦,所謂「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身,近取諸物」。八卦完成之後,經曆數千年,文王出世,演八卦為六十四卦。後又經數百年,孔子出世,為六十四卦作傳,易經才始告完成。這就是「人更三世,世歷三古」的三聖作易說。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這些說法其實都是來自於易傳及其以後的文獻。在《周易》本經裡面並沒八卦及六十四來源的說明,甚至也沒有關於八卦的任何知識。本經是周代的文獻,而周代文獻中還有詩、書、禮、春秋等古籍,在這些文獻當中也是沒有易經起源問題的具體論述。而易傳則是這些文獻後數百年之後才出現的,那麼這就說明三聖作易的說法是晚出於易經本經的,至少本經並未作此說明。易經同時代的作品中亦沒有相關論述。我們將它看作後世神話本經的一個手段,伏羲、文王、孔子究竟與易經的創作有沒有關係,恐怕是難以考證的歷史謎題了。
我對易經的研究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不算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通過研究發現,為了理解易卦意義和卦爻辭內容的具體含義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八卦與八種自然事物的對應關係,也不需要太極圖丶先後天八卦圖、河圖洛書等相關知識,而是需要還原一個我國陰陽學說的早期形態。八卦是由四時陰陽盈縮以及生長收藏的意義推廣而來。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說,易經的根源是古代陰陽學說中四氣四象的理論。這個看似不可能的結論提供了一個理解本經內容的全新視角還有新的結論。
※《周易》乾卦經文解讀
※《周易》坎卦不是水,那它究竟講什麼?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