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連鎖加盟店負面消息頻出 「天上掉下的餡餅」到底該不該接?
置頂《澳洲財經見聞》,隨時獲得最新澳洲財經資訊
歡迎原創作者主動投稿
點擊文章底部「寫留言」,分享您的犀利觀點
覺得字體小的朋友,可在右上角進行設置,把字體調大
喜歡就分享出去,讓原創充滿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3947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
前言
近期,澳大利亞兩家知名加盟特許經營品牌卻相繼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救。
首先是Retail Food Group(零售食品集團,RFG)業績大變臉,引發市場投資者恐慌情緒,股票出現暴跌,單日市值瞬間蒸發上億。隨後,澳大利亞汽油零售商加德士(Caltex)在澳洲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Ombudsman)調查顯示「經營方式不可持續」 後表示逐步取消加盟特許經營。
事實上,過去幾年內,包括商7-Eleven、達美樂披薩(Domino)、Hungry Jacks漢堡在內的多家特許經營品牌均屢屢曝出欺壓加盟商、工資欺詐的醜聞。
要知道,對於很多懷揣這創業致富夢想的小生意主而言,尤其是千千萬萬赴澳移民的華人而言,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太多的不知所措,創業路上有太多要摸索學習,無數的酸甜苦辣等著去品嘗。在眾多創業模式中,加盟特許經營連鎖店以其系統、規範和比較省心贏得了眾多投資人的青睞。
但是,當數個特許加盟品牌先後跌落神壇,我們不禁會問:澳大利亞的特許經營品牌到底怎麼了?我們還要不要選擇相信並加入目前依然存在的特許經營商?
閱讀導航
一、RFG跌落神壇
二、加德士(Caltex)剋扣工資、加盟轉直營
三、澳大利亞特許經營行業概述
四、澳大利亞特許經營到底怎麼了?
一
RFG跌落神壇
1
零售食品集團(RFG)
總部設在昆士蘭州黃金海岸的零售食品集團(RFG)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食品特許經營商,旗下品牌包括Donut King,Brumby"s,Gloria Jean"s,Pizza Capers,Crust Gourmet Pizzas和Michel"s Patisserie,其市值高達8億澳元,擁有門店總數超過2500家。
自從2006年以每股1美元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RFG在大多數時間裡為股東創造了創紀錄的利潤,股本回報和股息分紅,RFG股價在2015年觸及7.15澳元高點。在過去的十年里,RFG收購了包括Crust Gourmet Pizzas,Pizza Capers,咖啡連鎖店Gloria Jean"s,Café 2U,DiBella Coffee和食品製造&分銷商Hudson Pacific在內的15個項目,總花費超過5億澳元,成為了一家名副其實的收購巨頭。
然而,最輝煌的過去也抵不過最殘酷的現象。在歷經媒體大肆的負面報道和業績下滑之後,曾經高高在上的食品零售集團最終跌落神壇。
根據3月6日《澳洲金融評論報》提供的最新消息, RFG計劃在2019年中前關閉多達200家門店。至於具體每個連鎖品牌關閉多少家店,RFG尚未公布。在聲明中,RGF表示,租金高企、購物中心業績下降、以及國內加盟商銷售額和續約率大幅下滑是導致其陷入「關店潮」的主要原因。
2
媒體負面報道
2017年12月,費法傳媒(Fairfax)新聞集團刊登多篇報道,對RFG的經營結構以及商業模式進行了披露。其中更是深入報道了RFG集團欺壓加盟商的情況。數百家商店因零售食品集團RFG的殘酷商業模式,而面臨破產。
自報道刊登後,100多家加盟商均紛紛挺身而出,描述自己在RFG體制下的經歷。有人甚至因此而婚姻破滅,或退休金毀之於旦,或慘遭破產。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加盟商Wayne Hong稱,自己簡直就如奴隸般生活著,「他們把我們像狗一樣對待」。還有許多加盟商皆聲稱該公司監視他們,並收取特許經營費等各項費用,以此推動品牌穩定發展,並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總部位於新州的Michel"s Patisserie加盟商表示:「我終於安心了,這件事長久以來如鯁在喉,如今終於得以公之於眾。」另一名加盟商稱:「2017年1月,我不得不將Crust Gourmet Pizza Store的業務進行清算,我的房子、退休金和儲蓄都沒了,現在只能靠著養老金生活。」
3
糟糕的財務業績
RFG上周公布的糟糕財務業績是導致市場賣空情緒明顯的又一誘因。
據悉,上半財年,集團錄得凈虧損8,780萬澳元,較2016下半財年盈利3270萬澳元「嚴重變臉」。稅前收益也大幅下降282%,達到1.008億澳元。值得一提的是,RFG集團減值總額高達1.38億澳元。其中包括「品牌體系減值」8400萬澳元、「關店減值」3570萬澳元、庫存、工廠和設備折舊減值1830萬澳元。
此外,公司還宣布無限期推遲股息派發,導致股東失望情緒甚濃。
4
前景甚是慘淡
RFG在近期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鑒於集團正在進行業務審查、並且尚未作出決策,該階段尚不能預測全年的業績。
雪上加霜的是,RFG的負債已經高達2.597億澳元。西太銀行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也拒絕繼續貸款給RFG。
據估計,未來一年內,RFG的負債收益比將由目前的2.5倍進一步提升至3倍。這也就意味著RFG必須在2019財年實現稅前收益至少9000萬澳元。而按照目前的業績水平,實現該目前顯然難度不小。
二
加德士(Caltex)剋扣工資、加盟轉直營
加德士(Caltex)是澳大利亞主要的運輸燃料供應商和方便零售商以及唯一的綜合煉油與營銷公司,同時也是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據商業內幕網報道,澳洲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Ombudsman)稱,加德士加油站零售網路中,有3/4的加油站剋扣工人工資,並警告這種經營模式不可持續。
專員署早前接到舉報稱,加德士油站剋扣甚至不發工資、以不記賬的形式現金髮薪,並威脅工人如果投訴就要解僱甚至取消簽證。專員署於是對其展開調查。
剋扣工資,加盟轉直營
調查員在布里斯班、悉尼、墨爾本和阿德萊德走訪了23家加德士加盟店經營的25個汽油零售點,發現僅6個符合工作場所法規,不合規比例高達76%。許多遭剋扣工資的工人是來自非英語背景的年輕人。
專員署對加德士發出了9張侵權通知、11張違規通知和16張正式警告。在一個月的評估期內,26名工人收到了遭剋扣的工資,總額為9,329.85澳元。由於油站保存的記錄多有缺漏,專員署的調查甚至無法確定「剋扣工資的真實程度」。2家加盟商涉嫌偽造記錄而將遭起訴。
公平工作委員會調查專員詹姆斯(Natalie James)直斥加德士的相關行為已成為「慣例」、「重複發生」。她說:「在受審查的站點,大量僱員都是年輕的移民工人,正如我們所知,他們面對職場剝削問題尤為脆弱,而且不情願去投訴虐待行為。」
調查還發現,23個違規加盟運營商中,有17個來自非英語背景的國家,其對聯邦職場法規極不了解或毫無經驗。詹姆斯稱,專員署曾邀請加德士加入合規合作夥伴項目,但加德士並未作出承諾,也未討論細節。
根據加德士上周向澳交所遞交的公告,其會逐步取消加盟特許經營模式,而轉為轉為公司直接運營。
三
澳大利亞特許經營行業概述
特許經營品牌
目前,澳大利亞特許經營品牌大約有1120個;較2014年的1160個有所減少。
儘管特許經營品牌數量出現減少,但是單個特許經營體系內的單位數量卻出現適度增加。
特許經營單位
目前,澳大利亞商業形式特許經營單位70,700個,另有直營單位8300個;合計共有79,000個特許經營單位。儘管商業形式特許經營單位數量略有增加,但是直營單位數量亦有所減少。因此,自2014年以來,特許經營單位總數未有變化。
目前,澳大利亞小微企業中,特許經營單位佔4%。此外,機動車和燃油零售行業特許經營門店數量估計分別為6050家和4618家。
過去兩年,特許經營行業缺乏實質性增長符合澳大利亞的經濟基本面狀況。澳大利亞特許經營主要以零售業為主導,而過去兩年,澳大利亞零售業(尤其是非食品零售業)面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相比之下,食品零售業憑藉創新和產品種類方面的優勢更具彈性。據預計,未來零售行業洗牌仍將持續。
銷售營業額
2016年,澳大利亞商業形式特許經營單位總銷售收入估計為665億澳元(2014年:650億澳元)。另外,機動車特許經營單位和燃油零售特許經營單位銷售額分別為434億澳元和360億澳元。兩者相加,整個特許經營行業總銷售收入估計為1460億澳元(2014年:1440億澳元)。
商業形式特許經營就業情況
儘管澳大利亞經濟近幾年相對平穩,但是特許經營行業就業人口數量自2012年開始逐步增加。其次,全職工作的人數比例出現上升,表明前景樂觀。同期,就澳大利亞整體經濟而言,全職就業人口卻略有下滑。據估計,目前特許經營品牌從業人數超過470,000人。下表為2012年-2016年間特許經營品牌從業人數的變化。
特許經營品牌特徵
行業
在所有特許經營品牌中,零售(非食品)行業佔27.1%,食品和酒店住宿行業佔比18.1%,行政和支持性服務行業佔比14.7%;其他服務業佔比29.6%。
規模
不同的特許經營品牌之間的規模差異很大。本報告將特許經營品牌分類為規模較小體系(≤50個特許經營單位)和規模較大體系(>50個特許經營單位)。
小型特許經營品牌往往比較年輕,特許經營單位中位數為15個;相比之下,大型特許經營品牌更為成熟,特許經營單位中位數為117個。
就整個特許經營行業而言,2016年,各大特許經營品牌內部呈現持續擴張的特點。其中,服務業特許經營品牌增長最為突出。
運營年限
60%的特許經營品牌運營時間超過10年。在正式開始特許經營活動前,品牌試運行時間中位數為兩年。
特許經營單位啟動成本
新開一家零售業特許經營單位的總啟動成本約為287,500澳元。相比之下,開設一家非零售業特許經營單位的總啟動成本則為59,750澳元。其中包括初期特許經營費31,500澳元(零售業)和28,000澳元(非零售業)。
特許經營糾紛
據報道,25%的特許經營授權商同加盟商戶發生過糾紛。特許經營品牌與糾紛涉及加盟商戶中位數為每個品牌兩家加盟商戶。就所有行業而言,加盟商戶與特許經營授權商存在糾紛的比例為1.8%,與上一次調研結果大體持平。最常見的糾紛原因是加盟商依從性、溝通問題以及費用問題。
國際業務
本次調研中90%的特許經營品牌均是澳大利亞本土品牌;其中32%的連鎖品牌目前擁有國際業務。這一比例與2014年的調研結果一致。據統計,紐西蘭仍然是澳大利亞特許經營商境外業務的主要目的國。
在經濟相對平穩、零售業疲軟的背景下,過去兩年,澳大利亞特許經營行業表現良好。品牌持續整合、內部持續增長。據預計,未來12個月內,特許經營單位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就銷售營業額而言,特許經營行業的銷售營業額略有上升。
此外,特許經營行業就業人口呈穩步上升態勢,全職就業崗位有所增加。簡而言之,2016年澳大利亞特許經營調研結果表明,澳大利亞特許經營行業日益成熟,在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仍可保持不陷入衰退。
四
澳大利亞特許經營到底怎麼了?
特許經營模式本身的問題?
簡言之,事實並非如此。特許經營模式本身並無好壞之分,關鍵在於加盟商和特許商之間的特許經營關係。
2012年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相比獨立的個體經營,特許經營企業勞資關係相關法律依從性相對更高。法國的數項調研顯示,特許經營商可以從總公司的營銷、研發和培訓中受益。
研究者Lorelle Frazer指出:「此外,加盟商戶表現比直營店更為突出。」
「
由此可見,特許經營模式本身並無問題。好的特許商可以給加盟商提供品牌、營銷等一站式的支持。反過來,加盟商的持續加入可以迅速提高特許品牌的知名度、進而增加其價值和收入。當然,這種雙贏局面建立的前提自然是良好的特許經營關係。
」
特許經營協議如何運作?
簡言之,特許經營商通過向授權商繳納或不繳納首期加盟費,並按照營業收入的部分比例支付給授權商,以獲得後者的品牌的支持以及原料配送等。但是,事實上,很多加盟商在簽署此類特許經營協議的時候往往低估了其中的財務風險。
特許經營協議會對協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約束。Jenny Buchan副教授表示:「一家特許商可以授權多個加盟商戶,同時簽署多份特許經營協議。相比之下,加盟商一生中可能只會選擇一家特許品牌。」
特許方和加盟方的職責是什麼?
簡言之,特許方向客戶(以及股東)負責。加盟方則對自己的員工以及合規性負責。
假設一名客戶對自己從加盟店購買的商品不滿意,則可能會不再光顧這個品牌而選擇其他的品牌。為了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特許方往往會控制和最終產品息息相關的整個環節,如價格、供應商和衛生規定等等。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特許品牌為了擴大品牌效應,實現短期內迅速擴張,他們往往會引入風投等投資者進入。伴隨風投等投資者的進入,為了迅速兌現最初投入,他們往往會犧牲產品和服務質量。
尤其我們不難看出,一些加盟商在經營過程中會發現入不敷出是常態,所以會想盡辦法、不惜一切代價減少運營成本,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使用通過虛假合同僱傭持度假簽證來到澳洲的非法海外員工,並儘可能的壓低薪酬。
遇上不良特許商,加盟商和工人怎麼辦?
2017年9月,《澳大利亞公平工作法》(the Fair Work Act)修正案獲得議會通過,旨在就特許商違反行業法律行為進行相應懲罰。
但是。如Louise Thornthwaite所言,工人在獲得自己的權利、以及就相關損失進行索賠時仍然面臨不小的困難。
他說:「很多工人,尤其是初來澳大利亞的移民,他們對自己享有的權利根本就不清楚。此外,向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Commission)上訴歷時不短,且成本不菲。因此,除非工人受工會保護,不然上訴這條路幾乎根本就走不通。」
此外,特許商相對加盟方/工人之間存在明顯的優勢。其具有充足的資源和聘請有專業的律師團體。因此,在和特許商的訴訟中,加盟商往往只能吃啞巴虧。
END
在美麗的澳洲,擁有自己的一家小店,過著充實富足的生活。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夢想。
然而,實現這個夢想遠遠沒那麼容易,甚至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坑和陷阱。
在很多加盟商的招商函上,以下字眼我們再熟悉不過:
「作為一個擁有多個食品品牌的公司,我們支持了無數的中小商戶,幫助他們賺取利潤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成功來源於我們加盟商的成功——他們蓬勃發展,我們才能蓬勃發展。我們致力於為我們的合作夥伴提供更好的支持,為他們的員工和顧客創作一個持續發展的零售環境。」
但是,謊言太美,天上不會掉餡餅!實現夢想的路上,多一份謹慎,多一些研究,多獲取專業意見,或許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本文信息來源:悉尼先驅晨報、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Conversation、Ibis World
※招不到人,澳洲這幾個行業人才缺口巨大!
※《澳洲財經3分鐘》03月05日
TAG:澳洲財經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