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廣東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令人精神振奮,備受鼓舞,其中「創新是第一動力」對東莞尤為重要,「近年來,東莞著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初步形成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深刻體會到,要實現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必須在強化科技創新上謀求突破」。
2017年,東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4000家,位居全省地級市之首;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提高到39.0%;R&D佔比提高到2.55%;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比首次超過50%……反映製造業質量和效益的指標均處於歷史上最好水平。從世界工廠到科技創新前沿陣地,東莞發力科技創新的戰略考量是什麼?又將有哪些舉措?3月11日,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梁維東。
策劃:江強 統籌:靳延明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靳延明 郭文君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王輝 孫俊傑
1 談創新驅動
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南方日報:今年3月,位於東莞的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將竣工,建成後每年將吸引上千名頂級科學家到東莞工作。依託散裂中子源,東莞也呈現出大科學裝置正不斷集聚的可喜勢頭。從世界工廠到科技發展前沿陣地,東莞發力科技創新背後基於什麼樣的戰略考量?
梁維東:近年來,東莞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東莞實踐證明,只有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才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只有堅持深化創新驅動,才能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要求,推動更高水平發展,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目標,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通過深化創新驅動,發力科技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真正跨越經濟轉型的攻堅期關口。
第二,只有堅持深化創新驅動,才能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重大機遇,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實施,是東莞製造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東莞應當要有更大的擔當和更主動的作為。下來,我們將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為目標,發力科技創新,提升創新能級,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建設為突破,強化創新要素集聚,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通過發力科技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作出東莞的貢獻。
第三,只有堅持深化創新驅動,才能實現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體系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東莞初步形成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具備了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基礎和條件。2017年,東莞反映製造業質量和效益的指標均處於歷史上最好水平,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比首次超過50%。要實現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這一根本性跨越,在科技創新上實現突破尤為重要。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不斷提升創新能級,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構建智能製造全生態鏈和科技成果孵化育成快速通道,培育更多支柱產業集群。
南方日報:為推動科技創新,東莞將重點推進哪些方面的工作?
梁維東:一是加快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強化「核」的牽引,集中力量加快松山湖高新區和濱海灣新區兩大核心平台建設,加快推進廣深、港澳等地的協同創新。抓好「帶」的建設,全力推進廣深高速、莞深高速、廣深鐵路東莞段三大創新帶建設,加快推動沿線「三舊」連片改造,為科技創新項目提供品質化、特色化的產業和配套空間。推動「點」的引爆,目前我們規划了「2+9+32」的三級創新節點體系,輻射帶動創新資源集聚。
二是把中子科學城打造成高水平創新引擎。突出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群建設。推動散裂中子源實驗運行和系列譜儀共建,加快啟動同步輻射光源的規劃建設,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南方基地建設提速,引入一批前瞻性、創新型、關聯性大科學裝置,著力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突出重點實驗室和研究院建設。高規格推動省材料實驗室成為國家材料科技創新的戰略力量和世界一流的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機構,培育帶動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實現提質增效,發揮溢出效應,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雙提升。突出完善區域綜合配套。加快國際化宜居品質的提升,著力完善區域綜合配套和綜合服務,打造高層次人才社區,為高端創新資源的導入創造條件、做好準備。
三是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抓好創新主體培育。繼續抓住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牛鼻子」,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在提升數量的同時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努力把東莞高企的數量優勢轉化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優勢。大力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今年內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基本建有研發機構,力爭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38%。抓好科技成果轉化。發揮東莞市場化程度高、產業配套完善的優勢,構築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快速通道,增強成果匯聚能力,提高轉化效率,催生更多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抓好核心技術攻關。以企業為主體,重點圍繞智能製造和高端裝備、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雲計算與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六大技術領域,加快攻關突破核心技術瓶頸,爭取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並實現產業化。抓好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大力建設引領型知識產權強市,建立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成果保護機制,加快建設東莞市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開展專利優勢企業培育認定和企業貫標工作,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維權援助機制,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水平。
2 談區域合作
更深度參與國際城市群競爭
南方日報: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身處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東莞,將如何與廣州、深圳等超級城市進行創新資源的互補,科技創新資源如何在大灣區城市間流動?
梁維東:東莞地處穗深港經濟走廊,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通道城市。一直以來,東莞非常注重參與區域分工合作,融入區域發展一體化。我們充分認識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已經進入了區域分工格局調整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進程中,東莞面臨系列機遇和挑戰,但機遇大於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機遇是,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一員,可在更廣闊的平台上更深度地參與國際城市群競爭,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推動改革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粵港澳城市群中,香港擁有發達的金融體系和教育資源,廣州擁有一批著名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深圳擁有最前沿的創新資源,東莞擁有完善的產業配套。粵港澳三地共同構建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大力推動高新科技以及創新產業共同發展,形成跨區域產業分工協作網路,將有助於儘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搶佔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南方日報:與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開展合作,東莞有哪些具體規劃?
梁維東:對於東莞來說,在與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進行創新資源的互補方面,將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間。比如,國家賦予廣東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定位,其中廣深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主要「策源地」,擁有良好產業配套的東莞,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首選地,目前香港、深圳與東莞已形成了良好產業合作關係,未來要從全球坐標體系下謀劃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功能。又比如,我們能夠充分藉助香港科技優勢,結合東莞強大的智能製造轉化能力,依託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松山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創新載體,全面加強與香港一流大學和頂級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建一批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和服務平台,打造灣區科技產業成果轉化中心,促進東莞從分散式創新向協同式全域創新轉變。
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在大灣區城市間的自由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我們相信,粵港澳三地將以共建大灣區為抓手,推動粵港澳間互動合作,將進一步打破跨行政區域之間制度上及行政區划上的藩籬,促進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自由往來,推動創新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更加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區域協同創新合力,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更好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支撐,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創新資源的競爭。
3 談人才升級
提高勞動者素質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南方日報:隨著東莞產業的升級,對於勞動力素質的要求也在提高。接下來,東莞將如何通過有效手段,提高勞動力素質,實現城市人才與產業的同步升級?
梁維東: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勞動者的技能、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要實現城市人才與產業的同步升級,必須花大力氣提升勞動者技能,推動龐大勞動者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對此,東莞有著深刻的體會。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吸納了數量龐大的外來勞動者就業創業。我們堅持不懈提高勞動者隊伍素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總體而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差距很大。接下來,我們將制定未來5-10年的長遠計劃,在存量上全面提升勞動者技能,在增量上擴大高層次人才規模,在面上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更大的力度增創人力資源的質量紅利。
其中一項關鍵工作,就是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為牽引,著力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加大粵港澳及國際先進評價標準體系引進力度,破除國際化引才障礙。特別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為重點,力爭到2020年,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十」是初中及以下學歷的比例下降10%以上,技工的比例提升10%以上;「百」是開發認定100個技能培訓規範標準;「千」是建設1000個培訓平台,向社會提供1000門以上培訓課程;「萬」是推動100萬人提升學歷技能素質。
二是構築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高地。依託中子科學城、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以及產業配套和集群效應的優勢,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科研團隊,構築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高地,形成與廣州、深圳等城市的錯位發展格局,攜手參與世界級城市群的人才競爭。比如,隨著近年東莞智能手機產業快速壯大,智能手機產業鏈的高層次人才正加快向東莞集聚,新引進的千億元級的清華紫光晶元項目,預計將吸引一大批高層次人才來莞發展。
南方日報:東莞對人才的引進力度很大。媒體報道目前全國的一線、二線城市也爆發了「搶人大戰」,出台了各種爭奪人才的政策和做法。目前東莞的人才數量是什麼樣的,下來如何打贏人才爭奪戰?
梁維東:近年來,東莞通過實施人才發展戰略、進一步降低入戶門檻、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等有效措施,吸納了大量人才來莞就業創業。目前,全市人才總量已經突破146萬,其中高層次人才約8.5萬名,與2014年相比年均增長21.97%,累計引進省創新科研團隊31個,居我省地級市之首。
接下來,我們要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花大力氣解決公共服務量不足、質不優問題,推動更多的人才紮根東莞實現更大的發展。比如,在教育方面,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推進集團化辦學和品牌學校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特別是在2017年實現新增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和補貼學位6.8萬個(增長78.3%)基礎上,挖掘公辦學位潛力,增加民辦學位補貼數量,向隨遷子女新提供學位13萬個。在醫療方面,把其作為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之首,著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加快區域中心醫院建設,推進醫療聯合體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與此同時,著眼於提高整體人口的穩定性和質量,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兩個五年」的入戶政策,非戶籍人口只要社保滿5年且居住證滿5年即可落戶東莞,同時大幅放寬8類人的落戶條件,讓更多為東莞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才留下來。
※這款清障無人機有點牛!配備激光炮,10秒清理障礙物
※送「福」啦!40餘位廣東書畫名家元宵書畫應眾揮毫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