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仿效蝴蝶翅膀結構開發高效太陽能電池

科學家仿效蝴蝶翅膀結構開發高效太陽能電池

與綠色同行

與光伏相約

德國聯邦教研部(BMBF)近日宣布,在其資助下的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研究人員發現了能高效提升太陽能電池吸光率的新途徑,即通過仿效蝴蝶翅膀結構,可開發高效太陽能電池。新型電池的吸光率最高可提升207%。

通常,在歐洲的氣候條件下,太陽光大多被散射,很少垂直照到太陽能電池板上。優化光捕捉成為能量轉換的基石。KIT的研究人員觀察一種鳳蝶(Pachlioptaaristolochiae),發現其顯著特點是通體呈深黑色,因此吸光能力很好,很適宜於為自身獲取熱量。尤其是這種蝴蝶的翅膀表面為納米結構,其微小的空洞結構較平滑表面顯著增大對光的吸收範圍。

仿效這種納米結構生產太陽能電池,在光線垂直照射時吸光率可提升97%,而當入射角度為50度時甚至能夠達到207%。用於太陽能電池的蝴蝶納米結構是通過計算機模擬優化來實現的。

來源:科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為綠色能源 的精彩文章:

太陽能電池方陣選型要點及安裝維護

TAG:光為綠色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