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美的情 最真的話

最美的情 最真的話

(春天,屬夬卦,最上面缺一截(如下圖),說明腦子容易出問題。想念,是腦子出問題的具體體現,但是,過去的人,連腦子出問題,都那麼美,那麼真……)

01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這四句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春天到了,家中的婦人分外思念遠行的丈夫,白天想,夜裡想,許多眼下的心酸和回憶的美好伴隨著這個婦人熬過一個又一個孤夜。

忽然有一天,遠方來人,送來了一封信。捧著這封日盼夜盼的消息,白色的絲上先寫著「要好好吃飯哦」,再寫著「我一直很想你」……

情到深處,往往所言都是生活中極瑣碎的小事,比如穿暖點,吃飽點……情到極致,心裡有的只是平安健康的叮嚀。

最深的惦念大概就是——你要好好吃飯,一定平平安安的啊!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02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東漢光武帝劉秀,二十多歲的時候,在新野第一次聽說陰麗華的名字,就立下心愿: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執金吾西漢末年時率禁兵保衛京城和宮城的官員)

陰麗華是劉秀的第一任妻子,卻未能為劉秀生下第一個孩子。稱帝後的劉秀陰差陽錯,不得不立郭聖通為皇后。郭聖通出身高貴,其母為真定恭王劉普之女,她舅舅更手握重兵。但從後劉秀的態度,卻不難看出,劉秀用情的是陰麗華——劉秀每次離開洛陽的時候,都把陰麗華帶在身邊,盡量減小陰麗華對郭聖通稱姬妾的機會。

公元33年,陰麗華的母親死於意外,陰麗華悲痛無比,劉秀為此頒下一道詔書:

吾微賤之時,娶於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以貴人有母儀之美,宜立為後,而固辭弗敢當,列於媵妾。朕嘉其義讓,許封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禍,母子同命,愍傷於懷。《小雅》曰:『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風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謚貴人父陸為宣恩哀侯,弟為宣義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後。及屍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綬,如在國列侯禮。魂而有靈,嘉其寵榮!

一封詔書,劉秀對陰麗華的用情之深,溢於言表。

03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中國古代的評價家們,總羞於談論愛情。愛情的美好,在他們的價值觀里,只會搗亂。幸好,我們還有錢鏐。

愛情之於帝王家,是真正的奢侈品。幸好,有錢鏐——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錢武肅王。

故事不複雜,錢鏐的原配夫人戴王妃回娘家探親了,多日未歸,錢鏐心生思念,就提筆給戴王妃寫了封信,寥寥九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錢鏐自幼學武,並沒有太高的文學造詣,可這九個字將思念表達得忽然而純粹——看見花開了,想跟你一起賞花。有催促,又有顧慮王妃依戀父母不敢太催促,所以「緩緩」——顧慮是怕驚擾,怕驚擾是情太深。「緩緩」其實就是「我可以等」,情之深摯,可見一斑。

後世蘇東坡對這九個字評價「含思宛轉,聽之凄然」,並由此發揮作了三首七絕——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輦來。

若為留得堂堂在,且更從教緩緩歸。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04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這首詞大約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詞牌是《少年游》,蘇軾寫下「潤州作,代人寄遠」——代人寄遠,只是託詞。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到常州、潤州(今江蘇鎮江 )賑饑,久不得歸,為思念夫人王閏之而作。王閏之是蘇軾第二任妻子,是其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堂妹。王弗年方27遍香消玉殞,留下僅六歲的蘇邁,所以「沒不待年」(去世不到一年),蘇軾便於王閏之訂下婚事。王閏之的名字也是蘇軾所取。

王閏之與蘇軾共從熙寧元年 (1068年) 到元祜八年 ( 1093年) ,25年共同生活經歷。其時蘇軾的年齡為 33~58歲, 王閏之的年齡為21—46歲。這是蘇軾人生起伏最大的時期。王閏之陪伴蘇軾從家鄉眉山來到京城開封,爾後輾轉於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汝州—常州—登州—開封—杭州—開封—穎州—揚州—開封 ,「 身行萬里半天下」。她默默地陪伴蘇軾度過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歷經坎坷與繁華。

有人說蘇軾最喜歡的是其侍妾朝雲,其實我想,以蘇軾的性格,很難說到底對誰用情最深。蘇軾有新歡不忘舊愛,人走茶不涼,是其重情亦是其通達之處,乃真正的情之至者。如果說朝雲與蘇軾是知己,王弗與蘇軾是少年夫妻,那麼王閏之與蘇軾則可算相濡以沫,這三份情,豈可論孰輕孰重?

05

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遊與唐婉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多,據說因唐婉無法生育,兩人被陸母棒打鴛鴦。分別七年後,在沈園重逢,留下的兩首《釵頭鳳》——

釵頭鳳 陸遊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此後,陸遊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63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67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後陸遊75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兩首,即《沈園》詩二首: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陸遊臨終前一年84歲的時候,再游沈園,寫下最後一首思念唐婉的詩:《春遊絕句》: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06

情之所鍾,雖丑不嫌

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許拌鹵腐,亦鮮美;以鹵瓜搗爛拌鹵腐,名之曰雙鮮醬,有異味。余曰:"始惡而終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曰:"情之所鍾,雖丑不嫌。"

沈復的《浮生六記》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極致女人——陳芸,林語堂曾說:「沈三白之妻芸娘,乃是人間最理想的女人,能以此姝為妻,真是三生有幸呢!」。

三白準備了兩方章,一方朱文自己用,一方白文給芸娘,刻著同樣的話「願生生世世為夫婦」。芸娘曾深情的對沈三白說:君畫我綉,以為詩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二人的故事也誠如這段話,純樸,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卻浸潤心脾。

《浮生六記》所言皆為夫妻瑣事,讀來卻無比動容。比如芸娘知三白不喜甜點,特意留了「清粥小菜」;比如芸娘因為三白小時候出痘就一直吃齋;比如芸娘知道三白喜歡花,便在夏荷初放之夜,把茶葉放在花蕊中,兼具茶荷的清香幽韻……從這些不難看出,芸娘愛三白,愛得用心,更愛得迷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彈三花 的精彩文章:

TAG:彈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