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古奇書大禹一段話,揭示地球史前高科技文明,黃帝蚩尤將其毀滅

上古奇書大禹一段話,揭示地球史前高科技文明,黃帝蚩尤將其毀滅

《山海經·中山經》記載:禹曰:「天地之東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天下名山經:5370山,64056里,居地也;出水之山者8000里;受水者8000里;言其五臧:出銅之山467;出鐵之山3690;此天地之所分壤,封於太山,禪於梁父。72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能者有餘,拙者不足。樹轂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

如果假定禹和黃帝所測量的是地球東極至西極的距離,那麼應該是赤道長度的一半,由現在地圖得知赤道長度的一半是20038.5公里,那麼經過計算禹的1里=現在的0.4公里,那麼他所說天地28000里 =現在的11200公里。專家以北緯42度圈從長白山到西班牙的長度作為東半球陸地長度的代表算出來為11169公里,誤差僅-0.3%。

由此可知禹所說的天地包括了亞洲、歐洲、澳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可知黃帝這批人當時對地球已作出了非常詳細的測量。不過測量人豎亥作為地球原始人,靠走路從東極到西極沒有任何障礙物的情況下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走也要8年,他到底是如何辦到的呢?

再看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如果他在地面上走動測量的話當他來到一座高山背後是看不到青丘北的,他到底是怎麼測量的呢?有一種可能:豎亥是在高空並且乘坐著快速可飛行移動的交通工具進行作業的,而他右手的「算」則應該是一種精密的測量儀器。

如果是這樣則可以推斷七八千年前黃帝這批人要麼是已經發展出高科技文明的地球人,要麼是擁有高科技技術的外星人。那他們所擁有的高科技文明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而消失了呢?也許這與黃帝和蚩尤的那場涿鹿大戰有關,可是他們為什麼而戰呢?

禹說:「言其無臧」,「臧」就是寶藏,一般指金銀銅鐵錫,甚至代表了所有的自然資源。「封於太山,禪於梁父」則是表示地球上的礦藏非常豐富,它們蘊藏在各地的山脈和地底中。而「七十二家」則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7個周期和10個系列加主表外的鑭系、錒系共12系。

「得知之數,皆在其內」則表示所有的化合物都是由這些元素造成。「樹轂也」:種植稻米,代表如果能善於利用這「七十二家」資源就能改善生活,但它們同時也是「戈矛之所發」:是製作武器的材料,「刀鎩之所起也」:戰爭爆發的根源。

禹告訴我們:地球上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如果能好好利用就可以改善民生,同時它們也是製作武器的材料,資源匱乏的國家勢必會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戰爭。這不難理解,在現代人類史上,有很多場戰爭也是直接或間接跟搶奪資源有關,如美國阿富汗、美國利比亞都是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引發戰爭。

那麼由此我們可以推測,黃帝與蚩尤正是為了搶奪地球上的資源而爆發戰爭,而從《山海經》中對戰爭種種描述很有可能這是場現代化戰爭,這場戰爭導致的結果是地球幾乎遭到了毀滅,而能讓地球產生如此創傷的很有可能是核武器甚至更恐怖的武器。

禹的這一段話在《山海經》末尾也是點睛之筆,他告訴我們黃帝、蚩尤戰爭的真正原因,並且在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這場戰爭的屁股擦乾淨後痛定思痛警示我們不要再重蹈他們的覆轍,可惜我們卻將《山海經》當成神話故事來看,而歷史卻依舊不斷地在重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軒軒有禮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建立的八卦城,無紅綠燈交通卻井然有序,屹立千年而不倒

TAG:軒軒有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