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個小故事,告訴你孔子多看重錢!

三個小故事,告訴你孔子多看重錢!

錢能辦的都不是大事,涉及錢的都不是小事。今天,我們往往在為不知道該不該借錢給人,借了錢出去不知道怎麼張口去要而煩惱,在該拿屬於自己的錢財時候羞於談錢。今天就聊聊孔子與錢的故事,在錢的問題上,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

1、雪中送炭,而不要錦上添花

在別人急需幫助的時候施以援手,這是功德,你借出的錢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你越需要幫助,越窮,越沒有親友借錢給你,為什麼?道理很簡單,你的償債能力弱,怕借了你還不起。可是從道義上來講,我們不能這麼做,這裡有一個關於孔子的小故事,雖然講的不是借錢的事,但是也說明了一樣的道理,值得借鑒。

孔子的弟子公西赤被出使齊國,是被魯國公派的,所以就相當於在齊國境內魯國的大使館上班。冉求與公西赤交好,找到孔子說:公西赤在齊國工作,照顧不上家,請求您簽字批點糧食補助給他的母親吧。

孔子說:好吧,就給他六斗四升。冉求說,是不是有點少了,拿不出手啊,能不能多給點呀?孔子不情願地說:那就再給二斗四升。冉求心想:老師你也太摳了,於是他說:「按當前社會上CPI考慮的話,起碼要送上八十斛。」

孔子聽了很生氣,對冉求說:公西赤是駐齊國大使,坐的是肥馬駕的豪車,穿的是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工資待遇那麼高!只有生活困難的窮人需要救濟,公西赤不愁吃不愁穿,給那麼多幹什麼?冉求聽了無話可說,乖乖的退了下去。

關於孔子的這個小故事,就在告訴我們借錢給別人的一個道理。借錢給人是要雪中送炭的,而不是要錦上添花。

2、該要的錢一分都不能少

魯國頒布一道法令,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為奴隸,只要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獲得國家補償和獎勵。子貢在外面做大生意,是個不缺錢的主。一次他把一個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卻沒有向國家領取補償金。

孔子聽說後,把子貢叫過來,語重心長地說:子貢啊,你是很有錢,你救人後主動不要錢,大家都會說你好。可是如果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人家救還是不救呢?救了後如果跟國家要錢就會落埋怨,如果不要錢自己就會吃虧。這種事可不是你自己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的呀。

無獨有偶,子路救起一名落水人,那人為了表示感謝便送了一頭牛給子路,子路坦然收下。孔子高興地表揚子路說:咱們魯國從此不缺見義勇為的人了。

3、沒有人錢是大風刮來的,借錢給別人要考慮對自身的影響

孔子七十二個弟子,儘管很難一一道來,可是如果說道顏回,恐怕沒人不知道。顏回是孔子最得意弟子之一,可惜英年早逝。顏回之死,也讓孔子非常傷心。

顏回的父親叫顏路,顏回死後,正為兒子喪葬費發愁時,看到孔子如此悲痛不已,就想向孔子借錢,覺得他不應該不給吧。於是顏路就給孔子講,你看顏回死了,我們家窮的連喪葬錢都沒有,你看能不能借點錢把顏回安葬了。話說完,他意識到孔子也是一個窮光蛋,於是接著說你可以把你的車子賣了,換來的錢就夠了。

顏路真是用盡心思,趁著孔子抹眼淚哭學生的時機,拋出借錢的事來,連錢從哪裡來都想好了。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不借吧,你哭那麼傷心,不借吧,別人會說你假慈悲,借吧,還要賣愛車!可孔子抹得開臉,說:不管怎麼樣,我對顏回也像對待親兒子一樣。我兒子孔鯉死的也早,埋葬他的時候也是只有內棺沒有外槨,現在讓我賣了車子給顏回置辦外槨恐怕不合適。再說,我好歹也是大夫,出門哪能步行沒車子坐?顏路無話可說,只好草草把顏回葬了。

小結:

以上三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在對待錢的問題上,孔子一點也不含糊。而事實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對待錢的問題上,重要的不是錢本身,而是金錢觀背後所蘊含的做人的道理。今天,我們往往在為不知道該不該借錢給人,借了錢出去不知道怎麼張口去要而煩惱,在該拿屬於自己的錢財時候羞於談錢,孔子對待金錢的態度,對於我們來講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狗年話狗:每個人身邊都有這4種類型的「狗」,你見過幾種?
初級「神棍」修鍊技巧:如何讓筷子立起來

TAG:道訊 |